中山謀劃城市綜合競爭力提升路線圖

來源:南方日報 2021-08-20 14:57:07

作為一座工業城市,工業尤其是製造業,是中山的最大發展根基。圖為中山南頭一家企業的自動生産線。

8月18日,中山市委十四屆十三次全會(下稱“本次全會”)召開,貫徹落實廣東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精神,對搶抓“雙區驅動”“雙城聯動”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機遇進行部署。

面對區域發展新格局和新機遇,中山如何突圍成為本次全會的重點話題,中山通過本次全會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會議指出,面對日趨激烈的區域競合,中山優勢在於城市綜合競爭力,未來的發力重點在於鞏固和全面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將優勢轉變為發展勝勢。對於如何提升,會議也給出了方向和路徑:從宜商競爭力、區位競爭力、産業競爭力、開放競爭力、文化競爭力、宜居競爭力六個方面發力,並在重大産業平臺建設等十個關鍵領域進行突破。

“性價比”最高、全國一線、引領型城市……隨著多個對標國內外先進的建設目標被提出,一張中山城市綜合競爭力提升路線圖逐漸清晰。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雷海泉攝影:南方日報記者葉志文

1建設灣區“性價比”最高城市

城市無商不興。在六大競爭力體系中,宜商競爭力被放在了首要位置。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經濟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的集中體現。《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營商環境建設提出了目標,即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身處大灣區,中山的營商環境建設應有著更高的目標,但與先進城市相比,中山仍有不少差距。

世界銀行自2003年起,持續對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營商環境進行調查,併發布權威調研報告。世界銀行發佈的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營商環境在全球排名躍升至31位。去年,深圳把優化營商環境改革作為“一號改革工程”來抓,先後出臺了“營商環境改革20條”等改革措施。深圳還提出,參照世界銀行評價體系,深圳營商環境要達到全球經濟體第20名左右的水準。去年底,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聯合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佈《2020年中國29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營商環境報告》,深圳和廣州分別排名榜單榜首和第四,在其他珠三角城市中,進入前50名的還有珠海、東莞、佛山、中山、惠州、江門,其中珠海第15位,東莞第18位,佛山第22位,中山第36位,惠州第37位,江門第43位。

對於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中山在本次全會中提出以降成本為突破點,建設灣區“性價比”最高的宜商城市。降成本主要集中在三個領域:降低要素成本、制度成本和融資成本,具體包括降低工業用地、用電、用氣、用水、通信等基礎性消費成本,健全落實加強産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保護的司法執行機制,推動更多資金流向中小微企業等。世界銀行的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主要包括企業開辦、獲得電力供應、獲得信貸等方面,與此對照,中山營商環境建設將對標國際,這也是中山提出建設灣區“性價比”最高宜商城市的隱藏邏輯。

在十個重點突破關鍵領域中,深化穩企安商被列為重點。在該項舉措中,中山提出通過完善政企溝通和企業服務代表常態化制度和優化惠企政策落地機制,推動“人找政策”變為“政策找人”。

今年是中山“項目落地年”,在推動項目落地過程中,同樣考驗地區“服務力”。本次全會在十大關鍵領域中提出推動項目落地大提速,其中包括推動項目準入提速、土地供應提速、項目審批提速,而最引人關注的是,中山提出全面推進“熟地招商”模式,推行“帶項目”供應和“交地即動工”,突破用地瓶頸。在多項創新“軟服務”下,項目落地有望進一步加速。

2把區位優勢轉變為發展勝勢

伶仃洋畔,深中通道工程建設在如火如荼開展。今年8月,廣東交通集團發佈最新消息,深中通道中山大橋西主塔封頂,這標誌著該橋轉入上部結構施工的階段。

地處粵港澳大灣區,中山有著天然的區位優勢,內暢外聯的交通網路將是中山區位優勢的“放大器”。隨著深中通道通車,中山將是唯一直接在陸路上與深圳、珠海兩個經濟特區相鄰的內地城市。

對自身的區位優勢,中山已有深刻認識,當中山吹響重振虎威的號角,第一仗就落在了交通領域,打響交通大會戰。在本次全會中,交通是中山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方面。瞄準珠江口西岸綜合交通樞紐的目標,本次全會提出繼續推進交通大會戰,除了內部交通網路,本次全會還提出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強化與灣區世界級機場群、港口群對接,優化往返香港、澳門、深圳的快速水上交通線。

對於發揮和放大自身的區位優勢,中山有著更大的佈局。本次全會提出通過“強融合”“建樞紐”,全面提升區位競爭力。省委對中山提出“三個定位”,即珠江東西兩岸融合發展的支撐點、沿海經濟帶的樞紐城市、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一極,做好“東承”文章,強化“西接”功能,發揮“融合”和“樞紐”作用是其中的應有之義。

除了交通,中山還將結合自身區位優勢,建設要素流通的樞紐和協同發展的樞紐。要素流通方面,中山提出參與推進跨區域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互聯共用,加快形成有利於生産要素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的良好環境。在協同發展方面,消除“制度落差”是其中的一個重點,中山提出加快複製周邊地市創新舉措,推動政策協同、規則協同、標準協同、要素協同,加快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

3建設全國製造業一線城市

作為一座工業城市,工業尤其是製造業,是中山的最大發展根基。在中山城市綜合競爭力“六邊形”中,産業競爭力也被置於重要位置,在本次全會提出的十個重點突破關鍵領域中,更是有5個方面與提升産業競爭力直接相關。

今年1月,中山市委十四屆十一次全會首次提出“打造全國製造業一線城市”,在本次全會上,“堅持製造業強市不動搖,建設全國製造業一線城市”的目標再次被強調,要實現這一目標,提升城市的産業競爭力,本次全會提出“調結構”“促轉型”兩招。調整和轉型的具體內容包括發展方式轉變、産業結構轉型和增長動力轉換三個方面。

本次全會在上述三個方面提出了幾個讓人印象深刻的關鍵詞:“畝均效益”,對“低産田”和“高産田”實行差別化資源配置和政策支援,提升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産業聯動傳導”,強化與周邊地市産業聯動傳導,加快形成緊密協作的産業鏈供應鏈;製造業“賦智”“賦能”,加快建設西部優勢産業升級帶,推動騰籠換鳥、機器換人、空間換地、電商換市;“增長動力轉換”,深度對接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打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

在重點突破領域方面,直接涉及提升産業競爭力的內容最多。其中,推進重大産業平臺建設被放在重點突破領域的首位。本次全會提出,聚焦翠亨新區、火炬開發區、岐江新城等“尖刀”,設立若干個萬畝級産業園區和五千畝級産業園區,全力打造省級大型産業園區。

對於重大産業平臺建設,中山市從去年起就開始謀劃新佈局。去年,中山市委第十四屆九次全會提出,中山將以“3+4”重大産業平臺為“碗”,承接深圳“黃金資源”,這其中的“3”,即翠亨新區、火炬開發區、岐江新城三大平臺。結合本次全會內容,産業平臺建設,仍將是中山産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在建設平臺載體的同時,本次全會提出實施大項目招商計劃,實施“中商回歸”工程,開展靶向招商,力爭實現百億級産業項目突破,增強産業梯隊深度。

對於新舊産業發展,本次全會也有佈局。對於新興産業,中山將加快推進中山科學城、光子科學中心、先進低溫研究院、大灣區生物醫藥國際合作創新區建設。針對傳統産業,尤其是傳統製造業,本次全會提出推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為製造業賦能,同時實施低效工業園改造。打造“製造類特色小鎮”。鼓勵支援企業盤活低效用地、就地轉型升級,推動鎮街舊改試點先行,年內至少打造一個1000畝以上的樣板項目。

4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第一個農村“萬元戶”、第一家中外合作賓館、第一家中外合資大型遊樂園……改革開放後,“全國首個”不斷在中山涌現,成為中山改革開放先行兵的最佳注解。開放,一直是中山這座城市的底蘊氣質,也是中山發展的最大競爭力之一。

本次全會重提中山“開放競爭力”,主要從制度、人才和市場三大領域進行發力,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在上述三個領域中,市場開放是中山現有基礎最優和條件相對成熟的領域。改革開放40餘年,以製造加工貿易為優勢的中山已發展成為一個外貿導向型城市,21世紀經濟研究院去年曾對全國37座主要城市進行了統計,發現有17座城市的外貿依存度在50%以上,中山名列其中。在傳統製造業發展轉型和國內外經濟大環境變化的背景下,中山市場開放和外貿經濟已到了“不得不轉型”的階段。為此,本次全會提出要加強市場開放,立足國內大迴圈、國內國際雙迴圈,依託中山製造業優勢,謀劃建設一批覆蓋全省、輻射全國、聯通全球的商品集散和分銷中心,推動“中山貨”暢銷大灣區、風行全中國、走向全世界。同時,在更大範圍對內對外開放,大力拓展國內市場,積極開拓東南亞、葡語國家、“一帶一路”等沿線國家新興市場,大力推廣跨境電商、市場採購等外貿新業態,構建“買全球、賣全球”的國際展會平臺,更好打造港澳産業發展的延伸區、拓展區。

緊隨市場開放步伐,中山還將在制度開放上發力。本次全會提出,強化與橫琴、前海改革聯動傳導,緊跟兩個合作區國有企業、競爭政策、智慧財産權保護等方面的開放舉措,對接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措施。值得關注的是,中山在十個重點突破關鍵領域中提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打通産權改革、公司治理、選人用人、激勵約束“四個關鍵環節”,支援國企參與重大産業平臺建設、“三舊”改造和重大項目招商,加快國有企業資産證券化。

人才開放也被提至重要位置。今年5月公佈的《廣東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中山市2020年人口數為441.8萬人,10年間人口增長數為129.72萬人,十年增長率達41.56%,排名全省第4,僅次於深圳、珠海、廣州。人是城市發展的核心要素,在人口總量增長的基礎上,本次全會突出“人才開放”,其背後目的顯而易見——優化城市人口結構。

根據本次全會,中山人才開放以翠亨新區為突破口,中山將參照珠海橫琴人才政策,打通人才認定和評價體系,完善人才載體,強化人才服務,並將創新“居住生活在合作區、工作服務在中山”“先期導入在合作區、後續跟進在中山”等靈活多樣的引才用才模式,大力吸引集聚高端人才。

5打造大灣區優質生活圈

本次全會還提出文化競爭力和宜居競爭力。相比其他4個方面競爭力,雖然文化和宜居競爭力涉及的內容更“軟”,卻可能是中山在粵港澳大灣區“強手如林”的城市圈中“出圈”的最重要資本。

10年前,2011年,中山一連拿下兩個國字號城市名片。當年3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將中山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1月,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山“中國粵菜名城”稱號,這是國內首次以一個菜係命名一個城市。這是中山城市發展的高光時刻,兩大國字號招牌將中山的文化軟實力放大。而在宜居方面,中山早已得到國際認可,1997年,中山獲得全球人居領域的最高獎項———“聯合國人居獎”。

塑造文化競爭力和宜居競爭力的過程,將是中山重塑城市精神內核和形象的過程。本次全會提出要打好“中山牌”“紅色牌”“華僑牌”,打造灣區人文地標城市、高品位文化引領型城市。中山將挖掘利用歷史名人文化遺存,實施香山名人先賢文化工程,用活用好紅色資源,引導廣大市民和海外鄉親了解城市發展史、激發城市認同感。同時,中山將促進文化與旅遊産業結合,建設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孫中山故里、岐澳古道、環鐵城三大文化遺産旅遊圈,整合環五桂山脈生態文旅資源,創建國家級森林公園,引進百億級文旅項目,進一步擦亮“中國粵菜名城”金字招牌,打造集美食、美景、文化于一體的灣區文旅新名片。

中山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新框架

六大競爭力:

◎宜商競爭力◎區位競爭力◎産業競爭力◎開放競爭力◎文化競爭力◎宜居競爭力

十個關鍵領域:

◎全力推進重大産業平臺建設

◎大力實施低效工業園改造

◎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合作

◎推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

◎實施大項目招商計劃

◎推動項目落地大提速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持續深化穩企安商

◎著力提升城市品質

◎打造優質公共服務

■相關

《中山市優化營商環境辦法》立法草案徵求公眾意見

每年3月28日設為中山營商環境日

日前,中山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公示《中山市優化營商環境辦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向社會徵求意見,反饋意見期限至9月5日止。

《辦法》共五十八條,包括總則、市場環境、政務環境、監督執法、法治保障和附則共六章。《辦法》提出,中山市優化營商環境應當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原則,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創新體制機制,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根據《辦法》,每年3月28日為“中山營商環境日”,中山市、鎮人民政府(管理委員會、街道辦事處)應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依法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如何激發市場活力、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根據《辦法》,中山持續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等四種方式分類推進審批制度改革,大幅提高市場主體辦事的便利度和可預期性。

如何支援企業做優做強?在中小企業方面,《辦法》規定,加強中小企業保護,完善中小企業權益保護機制,提升中小企業維護合法權益的便利度,依法保障中小企業的知情權、參與權、表決權、收益權和監督權等合法權利。

政務服務大數據體系如何構建?此次《辦法》圍繞打造公平公正、公開透明、便民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對統籌政務服務、就業服務、人才發展、電子證照等內容進行規定。其中,中山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部門應當建設全市統一的政務服務平臺,各政務服務部門應當將本單位自建業務審批系統和數據資源與市統一政務服務平臺對接,推進共用協同,推動實現一網通辦,並逐步拓寬移動應用服務範圍和覆蓋面。南方日報記者吳帆

(責任編輯:王永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中山謀劃城市綜合競爭力提升路線圖
來源:南方日報2021-08-20 14:57:07
作為一座工業城市,工業尤其是製造業,是中山的最大發展根基。圖為中山南頭一家企業的自動生産線。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