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城推出二手房成交參考價格機制

來源:中國證券報 2021-07-14 09:09:15

繼2月初深圳推出二手房參考價格機制後,近期西安等城市相繼跟進。機構指出,深圳出臺二手房參考價以來,月成交量已三連跌,效果顯著,不排除更多熱點城市出臺二手房參考價格機制。

穩定市場預期

7月8日,西安市住建局發佈《關於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發佈機制的通知》,明確房地産經紀機構、房地産銷售服務人員不得以“學區房”“學位房”等名義炒作房價;涉及二手房交易各環節有關機構要將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作為參考依據。

同時,要求房地産經紀機構、房地産網路資訊發佈平台下架價格虛高的二手住房房源;西安市房産交易管理中心以住宅小區為單位,充分參考二手住房網簽成交價格、評估價格等因素,經調查分析,形成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

同日,成都公佈第二批住宅小區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

7月9日,上海市在已實施房源掛牌核驗基礎上,增加價格資訊核驗。上海市房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實施二手房源價格核驗,是為了進一步規範整頓房地産經紀機構和房地産資訊服務平臺企業的經營行為,是加強房地産市場調控和監管的重要舉措。

今年2月初,深圳就出臺了二手房參考價機制。對於西安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發佈機制的原因,西安市住建局表示,引導二手住房理性交易,穩定市場預期。

從深圳的情況看,2月初發文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發佈機制,同時發佈深圳3595個住宅小區二手房成交參考價格,之後多家銀行以此作為按揭貸款的參考依據。

平安證券指出,深圳自2月實行指導價以來,二手房月成交量已三連跌。6月的成交量跌破3000套,同比下降近8成。整體而言,該機制對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穩定市場預期效果明顯。不排除更多熱點城市出臺二手房參考價格機制。

監管力度加強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6月,100個重點城市二手房均價環比上漲0.19%,同比上漲1.95%;環比上漲城市較5月減少了13個,平均漲幅收窄0.1個百分點。

從具體城市情況看,鄂爾多斯以2.74%的環比漲幅居前,蕪湖、泰州、西安、上海分別環比上漲2.71%、2.41%、2.16%、2.06%。漲幅居前的10個城市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及西北地區,且二、三線城市環比漲幅明顯。

數據顯示,6月,一線城市均價環比上漲0.14%,上海、北京分別環比上漲2.06%、0.29%。二線城市均價環比上漲0.07%,漲幅較5月收窄0.47個百分點。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表示,二季度以來,二手房市場熱度攀升,價格連續3個月上漲。整體而言,二手房市場均價呈穩中趨升態勢。

根據機構統計的數據,今年前5個月,房地産行業調控超過234次,二手房市場政策密集出臺,推動樓市穩定健康發展。有分析人士稱,疊加參考價格機制,二手房市場或迎來降溫。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日前表示,房貸趨緊,地方政府管控力度加強,下半年房價上漲動能料有所減弱。

房貸利率上行

近期,杭州、廣州等城市部分銀行上調房貸利率,放款週期也有所延長。天風證券指出,今年一季度,房地産市場交投熱情較高,核心城市購房者對以學區房為代表的二手房需求集中釋放,樓市熱度有所提升,二手房市場交易增長較快,帶動信貸擴張。

北京市西城區近日要求各機構加強房源發佈管理,不得以學區房為賣點發佈房源;規範業務承接管理,不接受價格明顯高於市場價格的委託;強化從業人員管理與培訓,及時組織學習,嚴格落實相關規定,不得參與炒作學區房的任何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日前發佈《深圳市住房發展2021年度實施計劃》,2021年計劃批准預售和現售商品住房面積為600萬平方米,約6萬套。該文件明確,繼續嚴格落實“新深八條”調控政策,嚴格執行限購、限售、限貸、限價、限戶型“五限”政策,確保各項調控措施落實到位。同時,強化一二手住房聯動調控,確保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政策執行到位。

(責任編輯:王永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多城推出二手房成交參考價格機制
來源:中國證券報2021-07-14 09:09:15
繼2月初深圳推出二手房參考價格機制後,近期西安等城市相繼跟進。深圳出臺二手房參考價以來,月成交量已三連跌,效果顯著,不排除更多熱點城市出臺二手房參考價格機制。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