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0”目標下建築業摘“高碳”標簽 低碳綠色建築正當時

來源:中國經濟網 2021-05-21 09:28:42

中國建築能耗研究報告(2020)》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建築全過程碳排放總量為49.3億噸,佔全國碳排放比重的51.3%。在“碳中和”“碳達峰”的目標約束之下,長期貼著“高碳”標簽的建築行業“十四五”期間將如何“接招”?

建築行業節能減排任重道遠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王翠坤看來,建築領域的減碳已成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一環,對全方位邁向低碳社會,實現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環境與節能研究院院長徐偉表示,從建設到運營,我國建築行業碳排放約佔總碳排放量的40%,是名副其實的碳排放“大戶”。伴隨著建築需求的不斷攀升,加之南方供暖市場逐漸擴大,我國建築領域的碳排放量在未來十年內仍會持續攀升。

我國“碳中和”藍圖中,建築行業的角色至關重要。作為碳排放大戶,建築行業的低碳轉型,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也指出,深入推進建築、工業、交通等領域低碳轉型。

政策加碼 推動建築行業低碳發展

當下,建築業仍然存在資源消耗大、污染排放高、建造方式粗放等問題。

王翠坤表示,我國每年新增建築面積約20億平方米,建築的設計、材料生産、施工建造等環節,都必須加大低碳化的考量,同時注重加大綠色建材的應用,從而減少碳排放。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司長田國民強調,創新是引領綠色建築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動力,開展綠色建築創新獎評選,有利於鼓勵綠色建築技術和管理創新,推動綠色建築精細化設計和高水準運營,也有利於提升綠色建築能源資源節約水準,為建築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提供有力保障。

其實,發展綠色建築早已成為主管部門的重點工作。

2020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發佈的《綠色建築創建行動方案》提出,到2022年,當年城鎮新建建築中綠色建築面積佔比達到70%,星級綠色建築持續增加,既有建築能效水準不斷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斷完善,裝配化建造方式佔比穩步提升,綠色建材應用範圍進一步擴大。2021年3月份,住建部印發《綠色建造技術導則(試行)》明確,綠色建造應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工程策劃、設計、施工、交付的建造全過程,有效降低建造全過程對資源的消耗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減少碳排放。

與此同時,地方也已出臺了相關文件,明確了綠色建築的發展目標。比如,重慶市提出力爭到2022年,城鎮新建建築中綠色建築面積佔比達到70%,全市新開工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比例不低於20%;江蘇省提出建築碳排放強度力爭全國最低。

田國民表示,我國將推動綠色建築立法,引導江蘇、浙江、寧夏、河北、遼寧、內蒙古、廣東等7省(區)頒布地方綠色建築條例,推動山東、江西、青海等省頒布綠色建築政府規章,為綠色建築工作提供法律支撐。

房地産企業積極踐行低碳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之外,房地産等相關企業也早已積極行動起來,紛紛確定減碳目標和具體的實施減排路徑。

近年來,世茂集團一直致力於綠色環境可持續發展、打造綠色建築與社區。截至2020年底,世茂綠色建築總面積達6463.58萬方,同比增長28.44%,其中多個項目榮獲LEED金級&銀級認證。與此同時,多年來,世茂持續投入綠色建築領域,在建築設計與施工層面,持續探索綠色環保技術並積極推動技術落地。

中南建築通過一系列綠色建築措施,例如節約土地使用、打造“海綿城市”、節約能源與材料、減少建築垃圾的排放,以施工技術的迭代與推廣,來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多個項目獲得“國家級安全文明標準化示範工地”稱號。同時,通過對供應鏈與項目運營的優化,提高環境效益和資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實現真正的綠色開發,為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3060”目標下,綠色建築、低碳地産是建築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累計建設綠色建築面積超過50億平方米,2019年當年佔城鎮新建建築比例達到65%。全國獲得綠色建築標識的項目累計達到2萬個,建築面積超過22億平方米。(中國經濟網記者楊秀峰)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3060”目標下建築業摘“高碳”標簽 低碳綠色建築正當時
來源:中國經濟網2021-05-21 09:28:42
《中國建築能耗研究報告(2020)》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建築全過程碳排放總量為49.3億噸,佔全國碳排放比重的51.3%。在“碳中和”“碳達峰”的目標約束之下,長期貼著“高碳”標簽的建築行業“十四五”期間將如何“接招”?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