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北京市將新增學位16萬個

來源:北京日報 2021-01-08 08:19:26

明年,“全面二孩”政策實行後的第一批“二寶”到了入學年齡,本市中小學適齡人口規模快速增加,學位需求將明顯加大。為此,市教委等六部門近日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市中小學學位建設的工作方案》。根據方案,本市將加快中小學學校建設,到2025年,全市新建、改擴建和接收居住區教育配套中小學150所左右,完成後新增學位16萬個。

學校可適當擴大班級容量

方案明確了16項重點任務,在增加學位資源供給方面,一是將加快中小學學校建設,嚴格落實教育設施專項規劃,優先保障中小學教育用地,建立中小學建設項目庫,補齊教育設施欠賬。二是要充分挖掘利用現有教育資源,支援學校整合校內空間資源,通過各類教室複合利用,增加學位數量;在保障教學品質和安全前提下,適當擴大班級容量;統籌區域內職業教育、校外教育等資源,用於補充中小學學位缺口。

本市還將加大出租出借校捨得回收力度。除經教委審定的教育用途外,各區教育用地和房産不得出租或出借。本市鼓勵各區通過適當方式,提前收回教育用地和房産用於補充學位,市級財政通過轉移支付予以支援。

各類教育設施將統籌使用。本市將加強學區內、學校間的資源共用,充分提高學位資源利用效率。綜合考慮小學、初中、高中入學高峰的動態變化,建立各學段用地用房騰挪調配機制,優先保障學位緊張學段的需求。

方案還提出,要積極面向校外拓展辦學資源。各區要充分利用城市疏解騰退空間資源,優先用於補充義務教育學位缺口。在學位緊張地區,積極探索通過租賃、購買等方式增加辦學空間,擴大學位供給。支援核心區優質高中學校到平原地區新城和生態涵養區辦學,通過寄宿制、跨區招生等方式招收中心城區學生就學。

重點功能區新建17所優質校

本市將分區域推進學位建設。方案明確,要合理保障核心區入學需求;綜合運用戶籍、住房、入學等政策,合理控制核心區入學規模;發揮核心區優質教育資源引領帶動作用,實現核心區內外施教品質的整體提升和均衡發展。

中心城區將重點促進教育資源均衡配置。人口密集地區結合街區修補,補充中小學辦學資源;城鄉結合部地區確保中小學設施與村莊改造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全面補齊海淀山後、豐臺河西等地區教育設施短板,大力引入優質教育資源。

多點地區教育承載力將提升。本市將根據區域功能定位和人口變化,合理規劃建設一批中小學;加強重點功能區教育服務保障,建設一批優質學校,新建、擴建一批國際學校;加快補齊昌平“回天”地區、房山長陽地區等人口密集區教育設施缺口。生態涵養區學校要突出辦學特色,積極創建優質學校,整體提高辦學品質。

本市還將加強優質教育資源市級統籌,在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區、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等重點功能區和人才聚集區,規劃建設17所優質中小學學校,採取“市建共管”或“市建區辦”方式,建成後提供學位約5萬個。

就近入學規則將更公平完善

方案提出,本市將嚴格中小學學位管理,有效控制學校建設成本,禁止超規模和超標準建設學校。學校應設置必要的專用教室,保證教育教學品質。各區應按辦學條件合理確定各中小學校辦學規模和招生規模。

入學政策將不斷優化調整。本市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根據學位供給情況和戶籍、房産、居住年限等因素,全面推進單校劃片和多校劃片相結合的入學方式,形成更加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學規則;嚴格執行非京籍入學審核政策。

本市還將研究制定中小學學校建設資金保障政策,加大財政資金支援力度;出台中小學學校功能建設標準清單;鼓勵區級政府組建專業部門負責中小學學校建設,優化居住區配套中小學建設機制,吸引鼓勵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學校建設。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到2025年北京市將新增學位16萬個
來源:北京日報2021-01-08 08:19:26
明年,“全面二孩”政策實行後的第一批“二寶”到了入學年齡,本市中小學適齡人口規模快速增加,學位需求將明顯加大。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