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環《設計未來》展 解構現代藝術與未來科技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20-11-24 16:49:08

俗話説,離城十里路,各有各鄉風。不可否認,標簽化是一種有效的宣傳手段,我們對於碎片化的資訊樂此不疲。火鍋、麻將、茶館這些元素雖廣為人知,但不親歷蜀地,人們就無法窺探全貌。一如在看《重慶森林》之前,我們尚不知道這部電影裏既沒有重慶,也沒有森林。

當在寧浩、楊慶們的鏡頭下窺探,被山城舞臺上演的一齣出好戲吸引時,很多人對成都的了解還僅限于“錦官城”這一名號,以及十幾年前張藝謀那部有名的宣傳片《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這片土地,不僅僅再是“少不入川”。

如今,成都不僅有宜居文化的另一面,也蘊含著未來發展的洪流,科技與智慧在這裡交匯,時尚與傳統在這裡碰撞。

11月27日-12月6日,由清華大學中意設計創新基地活動主辦,成都天府新區天府文創城(中意文化創新産業園)管理委員會、清華大學藝術與科技創新基地、紫光·天府芯城聯合承辦的“遠見·可見——2020設計未來國際作品展”將在成都紫光·天府芯城——智慧之環開展。

科技與設計發燒友的盛宴

本次國際作品展的舉辦地紫光·天府芯城——智慧之環,是由國際著名建築設計師南納.德.魯(Nanne. De.Ru)與中國智慧産城運營商紫光海闊合力打造的地標級作品,在致敬成都這座包容城市的同時,蘊含了獨有的美學與科技感。

智慧之環《設計未來》展 解構現代藝術與未來科技-中國網地産

如同綿延起伏的山坡,智慧之環整個屋頂和立面均為曲線形設計,用一抹鮮艷的紅色點綴。流線的環狀建築寓意萬物互聯、科技無限演進,屋面步道的創意功能旨在創造人與人、人與自然共融共通的交互。

作為紫光·天府芯城的展示中心和接待中心,智慧之環是整個項目科技、文化、生態凝結的縮影,同時,也將作為呈現未來可能性的重要場地。

對於主辦方清華大學中意設計創新基地而言,將這場關於設計與未來的對話放置在智慧之環這座充滿科技特質的建築之中,實在相得益彰。事實上,清華大學中意設計創新基地作為清華大學在歐洲設立的首個教育科研基地,其以設計創新為驅動,統籌清華大學米蘭設計學院,打造的國際化設計創新綜合平臺,多年來堅持對人才培養、設計研究、展示交流等,使得更多更好的中國文化、藝術、原創設計“走出去”。

此次展覽作品更不乏運用高科技,以多媒體為載體的藝術作品,通過獨特的視覺奇觀,激發人們對未來的想像、對時間的思考。

設計與未來的對話

本次設計未來國際作品展分兩部分,設計未來論壇+設計未來文獻展。以設計學和未來學為基礎,“設計未來”從人文視野展望未來研究,在産品與服務中融入對世界觀、價值觀的社會人文視角宏觀思考;它為設計賦予時間變數,將演變過程與趨勢視為設計的有機組成,為設計思考和實踐注入未來思維,幫助創造者從未來視角思考當下設計與科技發展方向。

在眾多將展出的“黑科技”作品中,《AI山海經》以沉浸式壁紙與AR展示的方式,讓山海經中的生物“活”在智慧手機裏。

智慧之環《設計未來》展 解構現代藝術與未來科技-中國網地産

在這個由電腦扮演上帝的“電子烏托邦”中,虛擬生物棲息而生,日與夜不斷迴圈,演化出了許多“不合常理”的怪象,如同人工智慧也會在黑夜夢境中暢想,也許就是這樣和諧又衝突的場景。

智慧之環《設計未來》展 解構現代藝術與未來科技-中國網地産

《異次“圓”宇宙》作品, 三個圓環內部竟然是三個全然不同的異次元世界!科技城市、武林之境、美學空間儼然排列開,未來感、禪意、詩情撲面而來。

智慧之環《設計未來》展 解構現代藝術與未來科技-中國網地産

同樣在視覺上相當複雜的還有《光輝城市》。通過像素圖形這一數字時代下特有的視覺語言,構成整個城市發展的表達邏輯,即運用像素從點、線、面、體到多維的造型語言,描繪一個不斷發展、週而复始的城市景觀。

智慧之環《設計未來》展 解構現代藝術與未來科技-中國網地産

同時,也不乏可互動的人機交互作品。《聲光映射交互裝置》讓聲光映射在墻壁之上:觸摸之時,音符與人工智慧生成的樂段伴隨著數字影像,聲光電帶來了精微曼妙的感受。

智慧之環《設計未來》展 解構現代藝術與未來科技-中國網地産

《溯源》將中華姓氏投射到整個房間中,是一個講述從古至今姓氏發展的沉浸式展覽。結伴而行的你不僅可以追溯到自己姓氏的源頭,還可以了解你和他(她)妙不可言的緣,進入中華姓氏文化的探索之旅。

此外,還有諸多涉及教育、硬體領域的商業構想作品。

每一個作品都獨具味道、打動人心,這些設計者們在現代和傳統的融合中創造了價值,也為城市未來設計提供了多種思路。

連結未來 一場無限可能的續寫

急劇變化的當下,探討趨勢、審視變革、通過設計創造未來價值,成為全新的議題。很多人不禁會問,未來可以被解構嗎?

大多數人都認為時間的機制淺顯易懂:以可丈量的方式勻速朝著固定的方向前進,即可從過去到未來。然而,這是我們容易犯下的錯誤:低估世事變化的速度,以為現存的秩序和趨勢能夠永無休止地延續下去,至少在我們的有生之年延續下去。我們看似在預測未來,其實只是在回顧過去。

不確定性、混沌、可期、巨變……我們眼中的未來包含眾多思考。如今,這一虛幻的概念將被重構,伴隨成都悠久城市歷史的,是與時間、空間一同延展的生活美學。

未來的不可預測性,不僅催生出期望與懼怕兩種截然相反的情緒,也帶來了更為發散、多元、不確定的可能性。而設計則是一個從發散到聚合的過程。

試想一下代達羅斯之翼與飛機、海底兩萬里與潛艇,這些曾先於現實産物而生的幻想,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未來是可以被設計的呢?2020設計未來國際作品展,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示。

而在智慧之環的未來場景中,還將打造一系列文化“創客”集聚地。這裡將結合“網際網路+”模式,引入各地的“創客”加盟。同時,融入時尚、藝術領域頂級匠人大師,以及美食、音樂俱樂部等文化創意元素。

更多關於藝術與文化、城市與未來的畫卷,將持續在智慧之環徐徐鋪開。

智慧之環《設計未來》展 解構現代藝術與未來科技-中國網地産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智慧之環《設計未來》展 解構現代藝術與未來科技
來源:中國網地産2020-11-24 16:49:08
如今,成都不僅有宜居文化的另一面,也蘊含著未來發展的洪流,科技與智慧在這裡交匯,時尚與傳統在這裡碰撞。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