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保持平穩增長,要看哪些指標

來源:經濟日報 2019-11-25 09:44:48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8萬億元,同比增長7.2%,增速較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從今年整體情況看,前10月同比增長8.1%,增速比前9月回落0.1個百分點。

對這一數據變化,商務部市場運作司負責人表示,今年“十一”期間舉國上下歡慶新中國成立70週年,居民休閒、旅遊、文娛等服務消費明顯增加,購物活動相對減少,加之汽車銷售階段性低迷,影響了當月增速,預計後期消費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看波動——

增長仍在合理區間,結構出現優化升級

“月度小幅波動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研究員趙萍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今年以來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圍繞8%左右的增速上下波動,“總體上保持了較為平穩的走勢”。

談到10月份消費增速回落的情況時趙萍指出,短期波動主要受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汽車零售額的持續下降影響了消費增速,“如果不考慮汽車零售額,消費增速仍舊保持在9.1%”。二是“雙11”促銷活動對10月份消費産生了影響。

趙萍表示,10月份的消費數據呈現出兩方面明顯特點。一是通信類産品的消費再次回到高增長的通道。10月限額以上單位通信器材零售額同比增長22.9%,較上月加快14.5個百分點。二是因為國慶假期等節慶因素,促使服務消費保持較高增速。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統計師張敏指出,10月份市場銷售增速放緩主要受“雙11”虹吸效應等短期因素影響。剔除此因素影響,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與上月基本持平。

看需求——

進口貨物買買買,網購增長快快快

在不久前閉幕的第二屆進博會上,超過50萬名境內外專業採購商到會洽談採購,共達成意向採購711.3億美元,比首屆增長23%。“這表明國內市場的消費需求依然非常旺盛。”趙萍指出,隨著我國積極擴大進口政策的逐步落地,國內消費結構升級對世界各國特色優質産品的需求將會得到進一步釋放。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我國進口消費品佔到進口總額的比重為9.7%,而發達國家消費品進口占進口額比重往往會在40%以上,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未來消費品進口仍有很大增長空間。“從消費結構升級的角度來説,我國對世界各國特色優質産品的需求增長潛力仍然非常巨大。”趙萍説。

網路零售快速增長是目前我國消費市場比較突出的特點。商務大數據監測主要電子商務平臺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1日到11日,全國網路零售額超過了8700億元,同比增長了26.7%。網路零售市場規模再創新高。“隨著5G時代的到來,網際網路的應用將會出現巨大的飛躍,物與物的聯通將進一步提升購物體驗,會使網上消費的便利程度進一步提高。”趙萍認為,消費的體驗將更加多元化、立體化,從而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通過網上平臺進行消費。

看預期——

就業穩“荷包滿滿”,消費增“信心足足”

今年以來,多重因素支撐我國消費潛力持續釋放,這也為全年消費市場平穩運作奠定了基礎。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日前表示,今年的就業形勢比較穩定,就業形勢的穩定帶來了收入的穩定增加,從而為消費的提質擴容奠定了基礎,提供了條件。今年前10個月,實物商品零售保持了比較快的增長,同時前10個月,服務消費額增速持續在10%以上,保持了比較快的增長。

同時,消費價格雖然漲幅擴大,但核心CPI仍保持穩定。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8%,漲幅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影響CPI上漲約2.43個百分點。其他食品的價格,包括糧油價格是比較穩定的,前期漲幅比較大的鮮果鮮菜同比價格還出現了下降。從整體上來看,10月份的核心CPI為1.5%,與上個月持平。前10月核心CPI是1.7%,與前三季度也是持平的。而且1月份至10月份CPI同比上漲2.6%,仍然控制在年初預期目標之內。

談到消費市場接下來走勢時,趙萍指出,預計今年消費市場總體會保持較為平穩的態勢,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代表的商品消費增速將會保持在8%左右,消費結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順應消費結構升級的大勢,消費能力也會呈現持續穩步提高的態勢。(記者 馮其予)

(責任編輯:)
品牌房企
樓盤速遞
網站無障礙
消費保持平穩增長,要看哪些指標
來源:經濟日報2019-11-25 09:44:48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8萬億元,同比增長7.2%,增速較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從今年整體情況看,前10月同比增長8.1%,增速比前9月回落0.1個百分點。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