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樓市調控仍是“房住不炒”“以穩為主”

來源:中國經濟網 2018-12-29 15:54:06

在2018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高層對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安排有七大項,其中在第七項“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提到,要構建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將住房列入“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這一重點工作任務,我從中可以解讀出四點:

第一,強調房地産行業是民生工程,而不是炒作的工具。將房地産與就業、教育、養老、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産和交通安全等放在一起,説明國家並沒有將房地産視為國家發展的支柱産業,而是為了保障民生、服務社會的重點工程。未來的房地産發展將如同其他民生工程一樣,其炒作空間將不斷被壓縮,就如同教育、養老、醫療近年來所覆蓋、服務的人群在不斷增加一樣,能夠享受到居住服務的人群也會不斷增多。

第二,房地産的發展不會停滯。房住不炒不代表房地産的建設會停滯,在圍繞民生工作方面,可以肯定國家未來會為房地産的建設情況做出相應的規劃,以此服務更多的民眾,來保證這項民生工程可以順利進行。因此,相信房地産未來的發展會有規劃、有步驟、有方向地穩步發展。

第三,房地産未來還將長期保持收緊的狀態。由於房地産不動産的特殊資産屬性,在沒有政策限制的情況下,依然會被市場、資金炒作,只有通過各種政策,在購買、貸款等方面做出限制,一方面盡可能保障剛需購房者的實質需求,另一方面增加炒房者的炒作成本,才能將房價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中,使得住房無法被炒作。

第四,房地産價格將進行控制,既要控制上漲幅度也要防止惡性下跌。構建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關鍵在於房地産市場的穩定,這種穩定有多種表現,如穩定的供應量、穩定的價格、穩定的增長等,因此在防止炒作的時候也需要防止房地産價格承壓,或將房地産承壓情況控制在可令社會情緒穩定的範圍裏。

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反映出的內容,可以預計房地産2019年的市場會繼續因政策的施壓而整體發展緩慢。這種緩慢對房地産表面上看起來是寒冰,實際上是激勵,激勵房地産企業在立足不動産的基礎上,積極拓展相關業務,可結合同屬民生保障的就業、教育、養老等重點工程,建設人才交流公寓、養老公寓等項目,併為業主、租戶以及周邊居民提供相應的服務,在傳統的拿地、設計、建造、銷售的模式上,逐漸增加運營、增值服務,滿足住戶的各種合理需求,將房子是用來“住”的這一功能得到最大化的發揮。

如何延伸?如何轉型?轉型會經歷哪些痛?痛過之後是否能站在更高的平臺上?這是房地産企業當前必須考慮的問題,房地産市場目前處於冰火兩重天的狀態,業績穩定的企業就如成績拔尖的學霸高喊此次考試“完了”一樣,即便寒潮湧來在行業中也是第一集團;弱勢企業則是默默無聞,總覺得市場還有不少空間可以挖掘,但最先倒下的往往是他們。

房地産這種兩極分化的局面,也出現在很多行業之中。領先的企業往往看到的是行業之中的難點和痛點,他們常常急於在問題出現之前就將問題解決,以免這些問題影響到企業的營收;想在行業中分一杯羹、入行晚的企業在嘗到甜頭之後,常常會誤以為市場沒有想像的那麼困難,他們以為還有巨大的空間在等著他們,結果成為首先倒下的一批。在限購、限貸等一系列政策之下,房地産行業在2016年就開始喊進入寒冬,而相關地産上市公司的業績數據依然漂亮,尤其是那些喊得兇狠的、令市場膽戰心驚的。

站在穩定宏觀經濟的角度,我國有關收緊房地産的政策還將長期持續下去,以此來防止房地産泡沫的積壓,並適當地擠掉泡沫。在政策對房地産收緊的過程中,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曾經野蠻生長的房地産行業將繼續洗牌,這種情況放在各行業中都是必然,中小型房地産企業、資金流動性不足地産企業、經驗不足的地産企業,極有可能在這洗盤的過程中被收購、兼併、吞沒或是關門。在洗牌、進行優勝劣汰的過程中,我國房地産市場也會逐漸優化,並變為良性競爭,這有助於我國房地産的健康、穩定發展。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2019年樓市調控仍是“房住不炒”“以穩為主”
來源:中國經濟網2018-12-29 15:54:06
要構建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