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産稅具備開徵條件 與降房價關係不大

來源:北京青年報 2018-09-21 09:17:24

重慶、上海模式基礎上改良 先徵後調

談及未來地産稅會如何徵收時,很多專家學者都認為,在現有的重慶、上海模式基礎上進行改良,是最可行的方式。

朱少平告訴北青報記者,地産稅目前還沒有公佈任何細則,但他認為最可行的就是在上海、重慶模式的基礎上適當調整,形成方案。他認為,無論怎麼調,都不能從家庭房産的第二套開徵,如果是家庭房産的第二套甚至第三套才開始徵收地産稅,很可能會産生巨大的社會問題,會有一大批人為了避稅而選擇離婚,會激增離婚率,導致現有家庭分裂。因此根據這個思路,還應該對多套房實施懲罰性稅率,在原有徵收地産稅的基礎上,對多套房提徵高稅。

另外,58安居客首席分析師張波也表示,地産稅的徵收方式會參考目前上海和重慶的地産稅試點模式,對工商業房地産和個人住房按照“評估值”按比例徵收地産稅,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會造成稅賦過高,但稅賦高低和採用“評估值”徵收並不存在直接因果關係,影響稅賦的重要因素除了稅基還有稅率,換言之,按評估值徵收也並不意味著會採用歐美國家2%-4%的稅率徵收。

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則認為,地産稅從執行週期來看,要先從增量開始:從之前已經有的試點看,地産稅都是從新增量開始試點,這樣政策落地的難度小,上海、重慶都是先從增量開始,但這並不意味著地産稅在這些城市就不會擴大。重慶已經逐漸開始擴大到存量。

對於市場中各種不同方式徵收地産稅的聲音,朱少平告訴北青報記者,地産稅從最開始提出,一直都在積極推動當中,全國人大也一直有論證問題,要不要立法,立什麼法,應該怎麼徵稅,涉及利益怎麼平衡,程式如何走等等都在研究過程中。他認為,存在分歧是正常的,但可以先出臺徵收,隨後隨時調整。

“我們的很多法律都是這樣的,比如合同法,最早叫做經濟合同法,後來又有了涉外經濟合同法,再回來有了技術合同法。一個合同法,三個法律。這就是第一個階段,由單行法律在實踐後,逐漸合理,逐漸補充豐富,逐漸形成體系。所以現在的地産稅跟這個道理是一樣的。”朱少平表示,因為理論上存在爭議,客觀上涉及的房産問題又比較複雜,所以可以先徵收試試,隨後調整,最終會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

地産稅與抑制房價關係不大

不少人認為地産稅的出臺就是為了抑制房價,因此翹首期盼地産稅的落地。但實際上,在大多數業內專家的眼裏,地産稅與抑制房價關係並不大。

張波認為,地産稅立法的目的並不是降房價,而是改變現有稅賦重流轉、輕保有的現狀,達到優化地産稅制效果。目前流轉稅一方面限制了房屋交易,變相減少了存量房供應;另一方面本應賣房者承擔的稅賦容易轉嫁到買房者,變相抬高房價。地産稅立法後,誰持有誰納稅的方式會更合理。此外,地産稅與土地出讓金制度相比,後者是一次性收入,容易造成地方政府的短期行為,通過地産稅收則變成長期現金流,細水長流的方式更能讓地方政府著眼于長遠。

不過張波也表示,地産稅雖然不能調節房價,但結合其他長效機制會極大改變人們對於房産投資的預期。地産稅是長效機制的組成部分,未來稅收制度結合土地制度、住房制度、金融制度等多種長效機制手段將對於房産投資的預期産生較大影響。但這一變化是潛移默化而非一蹴而就的,影響也會更為深遠。

朱少平也認為地産稅對於抑制房價的作用不會太大,像上海和重慶的徵收經驗來看,並沒有對房價産生明顯影響。地産稅説到底就是財産稅,誰持有這個財産誰應該交稅,稅的目的是解決地方政府運作中的資金問題,世界各國的地産稅都是這樣的,是為了解決地方政府資金不足的問題,並不是通過地産稅來調節收入,解決收入問題,也不是為了降房價。朱少平補充道,實際上,地産稅的立法初衷,就是為了調整地方稅收的結構,補充地方稅源,調控房價只是附帶的預期。

備註:立法專家、經濟學家朱少平教授原為全國人大財經委法案室主任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房地産稅具備開徵條件 與降房價關係不大
來源:北京青年報2018-09-21 09:17:24
傳了多年的房地産稅已具備開徵條件 業內認為房地産稅與降房價關係不大。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