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西有座古城村,是永定河東岸一座古老的村落

來源:北京日報 2018-09-13 11:23:53

長安街西延長線北邊的古城村,隸屬於北京市石景山區,是永定河東岸一座古老的村落。我在東廟街居住時,古城村已經沒有廟了。但過去有,而且有八座,簡直是一個寺廟群落。

前街東口有一座三義廟,俗稱東廟,那是古城村最大的寺廟,我所居住的東廟街便因此而得名。村裏的老人們説,三義廟內有山門、火神殿、三官殿、南禪堂、回香亭等殿堂,供奉劉備、關羽、張飛以及碧霞元君、火神等塑像。

三義廟消失後,留下了三棵奇樹,其中一棵古槐鬱鬱蔥蔥,形似遊龍,被稱作“龍槐”;另外兩棵樹齡約五六百年的白皮松,枯死後枝幹完整,仿佛冬眠的樣子,被村民們視為“神松”。那三棵奇樹曾是古城村的標誌。三義廟改為古城村最早的小學校時,民間花會隊伍經常在古樹下集結,每年大年初二和農曆四月十一,村民們在古樹下聚集,敲鑼打鼓,踩著高蹺,排著長長的隊伍,到七十多裏外的妙峰山朝頂進香,祈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三義廟之外,古城村還有過五道廟、朝陽廟、樹神廟、馬神廟、娘娘廟和兩座龍王廟。朝陽廟俗稱西廟,與東廟對應,坐北朝南,一進院落,山門影壁後有韋陀護法神像,正殿供奉觀音菩薩。娘娘廟是一種統稱,凡供奉女神的廟宇往往稱為娘娘廟。古城村的娘娘廟供奉碧霞元君娘娘,每逢妙峰山進香朝頂的日子,各村花會便到娘娘廟“獻檔”。娘娘廟旁邊建有茶棚,招待獻檔的人們。

1995年,在古城村以西出土了兩座唐代古墓,歷史學家考證認為,早在1300多年前的盛唐時期這裡就形成了村落。世世代代以種地經商和拉駱駝運煤為生的村民們,在石景山腳下繁衍生息,創造了燦爛的農耕文明。起始於明代萬曆年間的秉心聖會,下轄十檔花會,俗稱“花十檔”。每年農曆四月十一“踩街”、十二“揚香”、十三“朝頂”、十四“還鄉”的行香走會活動,村民們喜聞樂見,秉心聖會也因此聞名遐邇。如今,被專家們稱為“北京地區民俗風情活化石”的古城村秉心聖會,已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産。

古城村還有一個名字“老古城”。分明是一個村子,為什麼叫作“城”呢?據《光緒順天府志》記載,古城村曾是五代時期玉河縣城所在地。有專家認為,宋代曾在此駐軍,一則防禦外族入侵,二則防範永定河洪水,而駐軍的營寨——安祖寨是一座城堡。至於“古城村”這個名稱,據考證,最早出現在明代萬曆年間的《宛署雜記》。

關於村名的來歷,還有一個民間傳説。明朝末年,李自成帶領起義軍行進到京西,發現夜色中有一座城堡。他懷疑城堡中有伏兵,便命令隊伍停止前進,並派人前去偵察。探子回來報告説,那不是城堡,而是一個村子。天亮後,李自成親自進村察看,發現村東的兩棵白皮松並排而立,高大挺拔,枝椏搭在一起,宛如一個城門洞,而夜色中的城墻,不過是村邊的籬笆墻。

在李自成的起義軍隊伍裏,有許多來自山西洪洞縣的災民,他們後來在這裡落地生根。古城村的常姓、郝姓和閆姓人家,就是李闖王起義軍的後裔。村民們根據劉關張古城相會的故事,在村東那兩棵白皮松旁邊建起了三義廟,一則懷念故土,二則弘揚忠義正氣。

2009年,古城村拆遷,一座千年古村從此消失。如今,那裏高樓林立,我曾經居住過的東廟街已經了無痕跡。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北京京西有座古城村,是永定河東岸一座古老的村落
來源:北京日報2018-09-13 11:23:53
長安街西延長線北邊的古城村,隸屬於北京市石景山區,是永定河東岸一座古老的村落。我在東廟街居住時,古城村已經沒有廟了。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