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場半年考:高價地存風險

來源:中國建設報 2018-07-19 15:25:48

2018年上半年,高總價、高溢價的住宅用地共成交156宗,規劃建築總面積3608萬平方米,總出讓金4386億元,成交樓面均價12158元/平方米。

其中,一線城市高價地共成交21宗,二線城市成交91宗,佔比接近60%,較2017年高價地成交佔比明顯提升;三四線城市成交44宗。另外,從部分城市高價地成交樓面價來看,部分地塊成交樓面價已接近或超過周邊房價,地價偏高,未來項目開發存一定風險。

限競政策促進土地出讓

房企拿地各有側重

從拿地金額來看,碧桂園萬科保利摘得上半年冠亞季軍。2018年1~6月,碧桂園以884億元拿地總額位居榜首,拿地實力無出其右;萬科以723億元拿地總額穩居第2位,保利以615億元穩居第3位。TOP10房企1~6月拿地總額4784億元,佔TOP50企業的44.7%,與1~5月佔比基本持平,龍頭房企獲取土地資源優勢相對穩定,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碧桂園1~5月已位居拿地榜榜首,6月其在土地市場繼續發力,保持冠軍姿勢。6月4日,碧桂園以40億元總價競得佛山順德第3宗TOD地塊,樓面地價約10217元/平方米,該地塊臨近地鐵7號線。

限地價、限房價、競自持、競配建政策成為主流,考驗房企盈利能力。近半年來,房地産調控保持高壓,限地價、限房價、競自持、競配建的土地出讓方式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各個城市。

中鐵置業69億元競得的北京順義後沙峪地塊採用“限房價、競地價、競自持”的出讓方式;碧桂園40億元競得的佛山地塊出讓條件為“限地價,競自持70年租賃住房計容建築面積”;保利29億元競得的廈門地塊採用“限地價、競配建”的出讓方式。

從各城市群拿地金額來看,長三角土地市場持續火熱,中西部成為開放新高地。受區域經濟發展和房地産市場成熟度影響,發達的交通、高速發展的經濟以及完善的配套設施吸引著大量優秀人才,長三角為眾多房企投資的重點,土地市場持續火熱。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對外開放水準不斷提高的同時,中西部地區逐漸成為開放的新高地。長三角地區TOP10企業拿地總額高達1982億元;中西部和珠三角以1487億元和1176億元分列第2、第3位;環渤海地區拿地總額位列第4位,為946億元。

從城市群拿地企業來看,龍頭房企佈局更廣,中小房企佈局集中其深耕區域。如碧桂園萬科在4個榜單中均有上榜,其中碧桂園在長三角和中西部榜單中分別以308億元和261億元的拿地金額榮居榜首,萬科在環渤海榜單中以126億元的拿地金額位居榜首;保利龍湖除環渤海外在其他3個榜單中均有上榜,中海除長三角外在其他3個榜單中均有上榜,其中保利以301億元拿地總金額居珠三角首位,綠地陽光城則在各城市群榜單中出現2次;另外,祥生、建發、正商等房企則均在城市群榜單中出現1次,拿地較為集中。

從城市排行榜來看,一二線城市仍為房企投資拿地的重心。2018年1~6月,全國土地成交金額TOP10城市總計成交6564億元,同比增長13%;規劃建築面積TOP10城市成交1627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9%。

其中,杭州以1439億元的成交總價位於榜單首位,同比上漲100%,北京和重慶分別以751億元和718億元的成交總額佔據榜單第二、三位;規劃建築面積方面,鄭州以2132萬平方米躍居榜首,武漢和西安分別以1803萬平方米和1706萬平方米緊隨其後。值得注意的是,青島、菏澤土地成交大放量,規劃建築面積分別同比增長211%和161%。

從重點城市拿地金額前10企業來看,房企區域性戰略佈局明顯,全國性房企同地方性房企平分秋色。龍湖作為全國性房企,1~6月拿地總額分別位列杭州和蘇州前3名,進一步提升在兩城的佈局力度。美的加快擴張步伐,1~6月拿地總額分別位列佛山和蘇州前10名,濱江集團、蘇州高新等地方性房企持續發力深耕城市。恒隆、九龍倉、恒基兆業3家港資背景房企,瞄準杭州、蘇州和佛山,加大對內地房地産市場的投資力度。其他企業中,龍光、保利碧桂園憑藉區域深耕優勢,穩居佛山市前3名;中海、中鐵置業、電建地産拿地金額位居北京前3名,強化其資源優勢。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土地市場半年考:高價地存風險
來源:中國建設報2018-07-19 15:25:48
伴隨房地産市場調控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房企在業績競賽中加速奔跑,實現規模化發展。與此同時,土地儲備規模與結構對房企業績的影響越來越大。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