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權屬糾紛不能“快刀切”

來源:中國經濟網 2018-05-07 14:45:41

無論是耕地或者林地,明晰的産權制度可以保證土地使用高效、流轉順暢,使得經營者能夠安心投入。處理土地工作要用“尺子量”,不能“快刀切”。從長遠來看,確權頒證工作是對農村土地産權的明晰化。在解決土地糾紛過程中,要全力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合法合理地解決糾紛,提高農民滿意度。

據報道,黑龍江某地正推進國有土地清收行動,要將農民開荒並耕種多年的土地,由村集體收歸國有。當地政府認為這些土地屬於國有;農民則認為自己握有當年開荒的審批表、二輪延包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之前每年繳納農業稅,此後也享受了國家糧食補貼,這説明自家的耕地是農村集體土地。情況一時陷入了僵局。

理清土地權屬,有必要先了解土地制度。我國實行城鄉二元土地制度,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對農村集體耕地,實行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系,目前正實行“三權分置”改革。為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對集體林地也實行“三權分置”,在保護集體林地所有權和農戶承包權的前提下,平等保護林地經營權。但是,國有耕地、林地一般歸國有農場、林場經營。

以該地區為例,其癥結是存在歷史遺留問題,就是村裏的耕地和國有林地、草原有交叉,對同樣的地塊,農民有承包經營權證、國有林場有林權證,到底該歸誰?事實上,當地相當一部分農戶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開荒的,橫跨生産隊、包産到戶、取消農業稅等不同歷史階段。隨著國家生態保護力度加大,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問題開始凸顯。應當看到,伴隨城鎮化進程加快,用地指標趨緊,土地大幅增值,各方對土地權益更加重視,但由於時間跨度很長,又涉及諸多農民切身利益,處理起來自然應慎之又慎。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對土地所有權和經營權的確定,國家已有成熟的法律規定和頂層設計。從2011年起,農村開展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3年時間把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證確認到每個農民集體經濟組織。從2013年開始,國家對農村土地全面確權登記頒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力圖摸清農村的“家底”,搞清土地權屬,為農民確實權、頒鐵證,讓農民吃下“定心丸”。

無論是耕地或者林地,明晰的産權制度可以保證土地使用高效、流轉順暢,使得經營者能夠安心投入。按照不動産登記的要求,鄉村的每一塊土地,土地上的每一座農房,都要實行産權確認,得到農戶認可,並體現在權證上。由於歷史遺留等問題,在農地確權工作中可能會出現爭議地塊,但從長遠來看,確權頒證工作是對農村土地産權的明晰化,有利於土地關係的長期穩定和減少後續土地糾紛。

對於已經出現相關糾紛的地區,亦不必諱疾忌醫,要將其視作一種理清土地關係的機會,通過調解、仲裁、訴訟等經濟和法律手段來解決。這是現階段農村土地糾紛處理中最普遍、農民最能接受的方式。處理土地工作要用“尺子量”,不能“快刀切”。尤其是對於歷史遺留問題的處理,方式方法很重要,不能簡單地下發一紙通知就收回村民投工投勞開荒耕種了幾十年且有權證的土地。更重要的是,在解決土地糾紛過程中,要全力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合法合理地解決糾紛,提高農民滿意度。

不久前,自然資源部掛牌成立,其職能之一就是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把全民所有自然資源統籌起來。草原、森林、濕地等確權登記將納入統一管理,有利於自然資源産權明晰、責權到位。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農村土地産權制度將加快建立,平等保護各市場主體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土地權屬糾紛不能“快刀切”
來源:中國經濟網2018-05-07 14:45:41
無論是耕地或者林地,明晰的産權制度可以保證土地使用高效、流轉順暢,使得經營者能夠安心投入。處理土地工作要用“尺子量”,不能“快刀切”。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