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供暖糾紛那些事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18-01-10 07:46:51

供暖作為一項社會公共事業,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一年一度的供暖季如約而至,供熱單位與採暖用戶之間的供暖糾紛也開始增多。供暖糾紛有哪些常見問題,採暖用戶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福利供暖體制走向終結供暖費誰來交納

2010年4月1日實施的《北京市供熱採暖管理辦法》確定了在無特別約定下採取“誰用暖誰繳費”的原則。這一辦法的實施意味著實行了幾十年的傳統“單位包費、福利供熱”的供暖體制走向終結。

受原來福利供暖政策的影響,一些老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員工習慣了單位支付供暖費,加上單位改制、職工離職等原因,許多企業已經不再為員工交納供暖費,許多用戶因不能享受單位福利供暖待遇産生心理落差,拒絕與供暖單位簽訂供暖協議,並以此為由拒絕交納供暖費。

【説法】

《北京市供熱採暖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供熱單位與用戶訂立供熱採暖合同應當符合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未簽訂書面供熱採暖合同,供熱單位已經向用戶供熱一個或者一個以上採暖期的,用戶與供熱單位之間視為存在事實供熱採暖合同關係。”第十七條規定,“用戶與供熱單位簽訂合同的,由合同約定的交費人支付採暖費。未簽訂合同的,由房屋所有權人或者承租政府規定租金標準公有住房的承租人按照規定支付採暖費。”

供暖體制改變後,單位福利供暖的情況就很少了,除非單位同意為職工支付供暖費。即使沒有簽訂供暖協議,如果實際上享受了供暖服務,形成實際上的供用熱力合同關係,也應當支付費用。因此,建議採暖用戶積極轉變供暖觀念,與供暖單位簽訂供暖協議。否則,一旦産生糾紛也不利於保護採暖用戶的切身利益。

供暖不達標採暖用戶如何舉證

供暖溫度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標準,是絕大多數採暖用戶拒絕交納供暖費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在訴訟中拒絕交納供暖費的一個抗辯理由。

但是在訴訟中,大部分供暖用戶因對政策和法律不了解,無法提供充足有效的證據。一些用戶會提交自己用溫度計測溫的照片及報修單,但用戶單方面的測溫照片因拍攝的時間、地點和真實性無法確認,往往無法得到供暖單位的認可,而報修記錄又不能直接充分證明供暖溫度不達標的事實,最終導致敗訴。

【説法】

採暖用戶與供暖單位要對供暖標準、溫度、違約責任等在供熱合同中進行明確的約定。

採暖用戶在供暖溫度不達標的情況下,要第一時間向供暖單位反映,並要求供暖單位到府測溫,雙方在測溫記錄上簽字,用戶可以要求複製保留測溫記錄作為將來訴訟的證據。對溫度有爭議的可以拒絕在記錄上簽字,並記錄自己的意見,必要時要求第三方機構在雙方都在場的情況下進行檢測並保存好檢測報告,以便在訴訟中證明自己的主張。

供暖服務不到位能否拒交供暖費

供暖糾紛案件中,供暖單位服務意識差,沒有很好地履行檢查和檢測及對供暖設備進行維修和維護的義務,出現問題後沒有及時解決或工作方式生硬,從而引起用戶的不滿,這是採暖用戶拒絕交納供暖費的另一個常見抗辯理由。因對供暖單位的服務不滿意,一些採暖用戶任性地選擇拖欠供暖費的方式來“懲罰”供暖單位,並認為這是合理的維護自己權利的方式。

【説法】

供暖單位服務存在瑕疵,採暖用戶應向供暖單位或當地供暖主管部門及時反映,尋求解決辦法,不要採用消極的拖欠供暖費的辦法。拖欠供暖費不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可能會因此産生大額的滯納金,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當然,供暖單位也應提高服務品質,重視服務意識,設立服務熱線,用戶反映供暖問題及時解決,對設備老化問題及時投入財力物力解決,避免設備老化影響供暖效果,供暖季開始前採用溫馨提示的方式提醒用戶交納供暖費,改進自己的工作方式。

冬季採暖是城鄉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供熱事業是直接關係公眾利益的基礎性公共事業。供熱單位應當按照國家相關標準、規範,向用戶提供安全、穩定、品質合格的供熱服務,採暖用戶也應積極轉變供暖觀念,在享受溫暖的同時及時交納供暖費。少一些糾紛多一些和諧,安全溫暖度過冬季。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如何避免供暖糾紛那些事
來源:經濟參考報2018-01-10 07:46:51
供暖作為一項社會公共事業,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一年一度的供暖季如約而至,供熱單位與採暖用戶之間的供暖糾紛也開始增多。供暖糾紛有哪些常見問題,採暖用戶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