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實驗宅單品發佈 學術研發成果的全面落地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17-12-15 07:11:23

房子是不是已經限制你對生活的想像力了? 

12月13日,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旭輝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可持續住區研究中心(以下簡稱CSC)向大家提出並解答了這樣一個命題。在這場科技感十足的“重構理想·家 CSC實驗宅一號單品發佈會”上,Ai首次被真正引入到房地産當中,試圖解決房子的負擔和房子如何更懂住戶的問題,也首次讓人們思考人與房子之間的關係。

為未來人居而來

2015年CSC成立,它是旭輝集團與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社科學院、土水學院等相關院係和學科的學術研究團隊,共同成立的聯合研究機構,在可持續的理念指導下,開展了包含居住行為、城市與居住、居住環境、建造技術等多個領域的研究。歷經近三年時間,已完成多項具有很高學術以及應用價值的研究成果,並於今年打造出地産界首個實驗宅。據孔鵬先生介紹,除了在建造技術上實現了突破外,因為人工智慧的引入,一號實驗宅實現了建築由“居住的機器”向“機器人”的進化。

人工智慧時代,正如蘋果與特斯拉所帶來的行業革新,作為打破舊世界的革命者,CSC試圖提出未來人居的主張——讓房子會思考,更懂用戶,從而減輕居住的負擔,讓生活更加舒適與輕鬆。

旭輝一直在思考有沒有機會在更健康的環境下提供更有效的空間,這要求我們定位要精準,比用戶更了解用戶行為。旭輝希望通過數據採集、數據分析,還原居住行為,最終實現好的解決方案。”孔鵬提出變設計師導向為人居行為導向的設計邏輯。

打破現代人居桎梏

這就是CSC平臺成立的契機。2015年,由旭輝集團發起,與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社科學院、土水學院合作構建CSC平臺,集合30多位國內外頂尖專家學者,從用戶行為入手,進行與未來人居相關課題研究,試圖在解決人、城市、資源、環境等一系列人居生活問題中取得成果。

目前國內很多企業開始追隨一些國際健康標準,但這些標準是否真正適合國內的居住環境?這就好比一件定制的服裝,一米六的人穿著很合身,但讓一米八的人來穿這套衣服,就一定是不合身的。問題不在衣服,而在於應用的條件不同。CSC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基於中國的實際環境、居住者的特點出發,定制適合中國人居的健康環境標準。

為了能夠切實的解決這些問題,CSC打造了一號實驗宅,它不僅是CSC在探索居住問題上的的第一份答卷,而且將是多個研究課題的實驗平臺,在此將進行各種基於真實場景的居住實驗,不斷採集多維度的數據、加以分析,探索環境、空間、健康與人居之間的關係,以推動未來人居的不斷迭代升級。

通用型底盤,讓房子能組裝

為提升空間效率,CSC在研發端以居住行為為導向的設計邏輯,給産品注入了更多可能性。首次提出了通用型底盤的概念,通過效能設計、維護體系、統一模數、統一介面來實現。實驗宅實現了將不同的功能空間進行模數化處理,在二次裝修與未來的改造升級時,可以實現模組之間的任意調換,且不會造成裝修污染與結構破壞。同時,將所有的管線調整為橫向管線,就好像一個通用型的底盤插座一樣,不同模組根據需求可調節安插。

除此之外,實驗宅更是重新定義了傳統住宅的管井空間,變成了維護空間。家中一切需要定期維修維護的設備,如衛生間的管道、新風機的主機、熱水器等全部移到戶外公共走廊中,一方面最大化的節約了戶內空間,同時讓維護與維修更為便捷。

基於管井這一設置,實驗宅內獲得了更多的可用空間,而CSC的專家們在此基礎上將空間收納功能最大化呈現。據統計,實驗宅不到四十平方米的面積,共有9個立方米的收納空間。無論是在廚房、樓梯、洗衣空間還是臥榻,都設計了收納空間,確保了房子是以人為中心,而不被各種日常生活中多出的雜物影響居住舒適度及心理健康。

“我們不希望房子捆綁人的生活方式。”作為CSC研究中心的副秘書長,劉曉徵談到,“其實我們給産品注入了各種可能性,在一個空間裏面,大家可以有選擇,根據自己的生活方式選擇,而這種選擇需要改變的並不多,但對未來住戶來講,在不同的居住階段,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選擇。”

一號實驗宅只是CSC研究成果的第一步,未來更多的為健康人居、效能空間服務的研發成果將不斷實現。在一線專家學者的共同努力下,更美好的未來人居環境已向我們走來。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CSC實驗宅單品發佈 學術研發成果的全面落地
來源:中國網地産2017-12-15 07:11:23
12月13日,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旭輝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可持續住區研究中心(以下簡稱CSC)向大家提出並解答了這樣一個命題。在這場科技感十足的“重構理想·家 CSC實驗宅一號單品發佈會”上,Ai首次被真正引入到房地産當中,試圖解決房子的負擔和房子如何更懂住戶的問題,也首次讓人們思考人與房子之間的關係。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