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8月北京房地産市場各項數據全面下滑 未來市場有望觸底回升

來源:中國網·地産中國 2017-09-19 13:56:43

北京市統計局近日公佈了《1-8月北京市房地産市場運作情況》,數據顯示,2017年1-8月北京商品房市場較2016年全線下滑,各項數據都出現了明顯的同比下降:

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積為11337.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4%。其中,住宅施工面積為4830.8萬平方米,下降12.4%;

全市商品房新開工面積為1246.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6.3%。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為555.8萬平方米,下降24.1%; 

全市商品房竣工面積為599.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7.2%。其中,住宅竣工面積為257.6萬平方米,下降51.3%。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分析表示,2017年前8月北京商品房,尤其是北京住宅施工、開工、竣工面積的大幅下滑,源頭來自於2016年北京土地供應節奏的大幅減緩。據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數據統計,2015年北京全年共供應土地114宗,平均每月供應9.5宗,到2016年時,全年土地供應僅43宗,下降幅度達到了52.3%,月均供應僅3.6宗,減少了6宗。在土地供應本身就大幅下降的情況下,今年前8月的施工、開工、竣工面積自然也會出現下滑趨勢。

此外,2017年北京317新政之後,樓市調控政策持續從嚴從緊,樓市大幅降溫,量價齊跌,市場預期的改變,深刻影響著開發企業的施工節奏,這也是導致今年前8個月北京房地産市場各方面數據同比下滑的重要原因。

不過,2017年起,北京重新加大了土地供應力度,前8月供應了70宗,月均8.8宗,環比2016年上漲了144.2%。而住宅供應的力度更大,根據2017年上半公佈的《北京市2017-2021年及2017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未來5年北京計劃供應住宅用地6000公頃、年均1200公頃,以保障150萬套住房建設需求。在這樣的供應力度下,未來北京的商品房,尤其是住宅的施工、開工、竣工面積還會逐步擴大。

除卻具體的施工、開工、竣工面積,在資金層面北京商品房市場也開始回落。今年前8月,北京完成房地産開發投資2217.8億元,同比下降3.3%,其中,住宅投資完成1051.1億元,同比下降6.5%;全市房地産開發企業項目到位資金為4123.9億元,同比下降12.8%,其中國內貸款為1102.9億元,下降17.1%。

胡景暉表示,去年“930新政”以來,北京全面收緊了樓市調控政策,意圖為樓市降溫,穩定房價。在貨幣政策上,雖然央行並沒有調整利率,控制流動性,但各種防止資金流入樓市的政策則是層出不窮,如銀監會要求銀行理財資金不得違規進入房地産市場,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要求私募資産管理計劃不得投資于熱點城市普通住宅地産項目等等。加上一年來北京樓市調控政策緊縮,市場下行壓力大,投資者本身也會更為謹慎,綜合因素下,今年北京商品房市場在資金層面出現了萎縮。

而在銷售上,今年1-8月北京商品房銷售面積為526.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4.8%。其中,住宅銷售面積為344.6萬平方米,下降39%。

北京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速(%)

 3.jpg

胡景暉表示,從去年的“930新政“到今年的“317”系列新政,北京今年的樓市調控政策已是史上最嚴,各種限購限貸政策門檻很高,貸款利率提升。在這樣的調控下,北京商品房銷售情況自然低迷,與去年形成了天壤之別。從北京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速走勢可以看出,進入2017年後北京商品房銷售面積一直在同比下滑,降幅也在不斷擴大,這正是政策效力逐步顯現,樓市不斷降溫的體現。

目前,雖然北京樓市調控持續從緊,短期內並無鬆動可能,但房價的回落,使得部分受政策影響延緩入市的購房需求開始逐步結束觀望,隨著“金九銀十”傳統購房旺季的到來,雖然交易的大幅增加不會出現,但需求的逐步釋放,供應的逐步增加,九十月份的成交量有望走出二三季度以來的低谷。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前8月北京房地産市場各項數據全面下滑 未來市場有望觸底回升
來源:中國網·地産中國2017-09-19 13:56:43
北京市統計局近日公佈了《1-8月北京市房地産市場運作情況》,數據顯示,2017年1-8月北京商品房市場較2016年全線下滑,各項數據都出現了明顯的同比下降。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