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專家暢談共用數字平等 呼籲建設包容的老齡社會
來源:中國新聞網2022-01-16 15:23:20
大字

【專家暢談共用數字平等】中國網民數量已超10億,但仍有相當一部分老年人不會上網。如何扶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共用網際網路大國的“數字紅利”,成為社會熱門話題。在近日舉行的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齡傳播分會年會上,專家學者們建言獻策,呼籲建設包容的老齡社會,消除數字技能的障礙,使得人人共用數字平等。

發展老年傳播助力智慧康養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會長劉維林説,我國面臨著老齡化帶來的嚴峻挑戰。“十四五”時期,特別是從2022年開始,第二次老年人口增長高峰到來。據預測,“十四五”時期,60歲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增長1200萬人;到“十四五”末,全國老年人口將新增6000萬,總數超過3億。按照聯合國關於老齡社會劃分的標準,我國即將進入中度老年化階段,即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0%以上、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4%以上。

中國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去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經突破10億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71.6%。對此,劉維林指出,智慧化、數字化讓社會的運轉更高效,但也使老年人面臨“數字鴻溝”的更多障礙。發展老年傳播、助力智慧康養,恰逢其時。

消除偏見和歧視人人共用數字平等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副會長杜鵬認為,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從乘坐公交到醫院看病,大量數字技術應用到基本的社會公共服務中,大大提高了社會精細化治理的效能,但也使得老年人數字融入成為突出的問題。

“我們的目標是要人人都會用網際網路嗎?會用網際網路的目的是什麼?”杜鵬表示,老年人學會上網,確實有助於獲取新聞資訊、豐富個人生活;但更重要的,是幫助老年人能夠通過網際網路擴大社會交往、參與社會發展,特別是平等地享受公共服務,提高生活品質。

他呼籲,建設包容的老齡社會,減少數字技能的障礙,消除與數字化應用相關的偏見和歧視,使得人人共用數字平等,為社會上所有年齡群體的人提供跨領域、以人為本地使用數字技術的權利。

中國人民大學資訊學院副院長、智慧養老研究所所長左美雲指出,截至2021年6月,60歲以上的網民約1.23億人,佔我國老年人口總數的47%,換言之,還有一半以上的老年人不會上網。但是,隨著“60”後逐年步入老齡行列,老年網民的佔比會逐步提高,這也是如今的網際網路企業更加關注老年市場的原因。

他提到幾個運用技術解決老年人生活困難的場景:全國超過一半的省市用身份證可以核驗健康碼,而非必須使用智慧手機;鐵路部門一些站點為老年人開設人工優先售票窗口;手機客戶端應用界面更多地使用適老化、色彩鮮明的大字體……

左美雲認為,數字化技術可以賦能60-75歲的低齡老年人實現第二次人口紅利,讓他更願意融入到數字社會中,享受數字社會的紅利,甚至通過數字化平臺煥發第二青春、實現再就業。但他同時指出,上世紀40、50、60年代出生的人,學會上網尚有可能;但讓30年代出生的老人學上網就很難,“我們一定要為那些老人留一扇窗,他們有拒絕使用數字化設備的權利”。

重慶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健康傳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成波認為,健康素養是一種能力,即搜尋、獲取、理解、運用、辨別健康資訊的能力。當前,受教育水準、收入差異等影響,老年人面臨的健康素養問題,主要體現在數字鴻溝上。

他指出,中國正處在從傳統社會到現代社會、從熟人社會到陌生人社會的轉型階段。政府、學界、媒體都應加強健康資訊品質建設,加強健康資訊發佈的把關。相關的平臺企業要進一步創新技術,監測、預警、遮罩不健康、不規範、不準確的資訊。同時,應加大線下的人際和社區健康知識傳播,與線上傳播有機結合,使智慧康養成為現實。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