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開“高端鹽”營養陷阱 選擇時看清氯化鈉含量
發佈時間: 2015-04-21 10:10:45 | 來源: 京華時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玫瑰鹽沒宣稱的那麼“健康”
近日,有媒體將井鹽、竹鹽、玫瑰鹽3個樣本,送到某權威檢測機構,測定了鈉、鎂、鋁、硅、硫、氯、鉀、鈣、鐵等元素的含量。
該媒體公佈的測試結果顯示,玫瑰鹽中只能夠檢出11種元素,與商家宣傳的84種元素相差甚遠。而在這11種元素中,只有溴與鍶兩種元素是深井鹽與竹鹽中不具有的。但這兩種元素在玫瑰鹽中的含量也非常少,分別只有萬分之一與十萬分之四。玫瑰鹽中的鎂含量和鈣含量的確高於深井鹽與竹鹽,但是鈉含量卻高達45.4%。這個數值不但高於普通的低鈉鹽,而且要高於普通食鹽的理論鈉含量39.36%,可見玫瑰鹽並不像它宣稱的那麼“健康”。
食品與營養資訊交流中心專家阮光鋒表示,商家宣傳的84種微量元素是一種邏輯陷阱。現代食品檢測技術發展到現在,只要進行檢測,幾乎所有的食物都可能檢測出84種營養物質(微量元素)。但是,營養素種類多,並不一定更有營養。評價一個食物的營養,除了看種類多少,還要看每種營養素的含量有多少、是否均衡。所以,有的玫瑰鹽商戶號稱自己的産品有84種元素不奇怪,但這是邏輯陷阱,它並不表示玫瑰鹽有營養。它最多的元素還是氯化鈉。
阮光鋒説,雖然玫瑰鹽中的某些元素的確會比普通鹽高一些。比如,玫瑰鹽中的硅元素相對較高,它可能對骨骼健康産生作用,每天6克鹽中的硅含量有11.46毫克。但目前硅是否是必需元素尚有爭議,我國也未制定硅攝入量的標準,能否發揮益處不能確定。玫瑰鹽中鐵等元素的含量也會高一些,但是,一天只推薦吃6克鹽,大約只能獲得2毫克鐵,和女性一天所需的20毫克鐵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不能作為膳食補鐵的主要來源。
“即使玫瑰鹽中的某些礦物質元素比其他鹽含量高,但是,營養指南一般推薦每天吃鹽的量不超過6克,這點鹽對於補充礦物質或其他微量元素的作用非常小,希望獲得這些微量元素,靠均衡的膳食才是最好的途徑。”阮光鋒説。
高價鹽營養價值未必高
在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看來,食物營養價值的高低並不一定與價格高低直接掛鉤。范志紅表示,其實,人們沒必要指望僅僅依靠食用玫瑰鹽來達到補鎂補鈣的效果,因為相比之下,青菜和滷水豆腐都是補充鎂和鈣的上好食品。
“就像有的食品相對便宜,但是營養價值很高;也有的食品價格很高,但是營養價值並不太高。食品價格是由成本和供求關係決定的,高價格並不是某些鹽必然高營養價值的理由,稀罕和炒概念才是它昂貴的原因。”范志紅説。
阮光鋒也同樣認為,食物的價格跟它的營養沒有直接關係,價格高的食鹽也不一定營養價值更高。無論什麼“豪華”鹽,它始終還是鹽,主要成分還是氯化鈉,而目前的研究認為,膳食鈉攝入量過高會增加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不能放開了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