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進海南農村數字政務服務建設的建議

來源:海南日報

時間:2024-02-21

作者:宋辰熙

編輯:方喬禾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數字鄉村建設,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村資訊化建設取得長足進展,農村資訊基礎設施加快建設,線上線下融合的現代農業加快推進,農村資訊服務體系加快完善。著力發揮資訊化在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基礎支撐作用,構建鄉村數字治理新體系,成為鄉村振興題中應有之義。

2018年,國家首次提出實施數字鄉村戰略,此後國家又將“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納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工作。海南先後出臺《智慧海南總體方案(2020—2025年)》《海南省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規劃》等政策性文件,不斷優化海南農村政務服務體系,加大應用創新力度,加強基礎能力建設,推進資源開發利用,致力於打造科技、高效、人文的一體化、高水準政務數據平臺。

推進海南農村政務數字化服務,成為海南推動數字鄉村建設的重要著力點,對於鄉村振興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將數字技術融入鄉村治理體系建設,既為提升鄉村治理效能提供了科技支援,也為破解鄉村治理痛點難點帶來了新的方法路徑。

探索海南農村數字政務服務建設的必要性

探索海南農村數字政務服務建設有利於切實提升海南基層組織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技術在鄉村的廣泛運用,不僅深刻影響著農民群眾的生産生活方式,也為鄉村治理現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徑。鄉村數字産業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將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新型數字技術要素逐步滲透到鄉村治理的體系中,有利於在各治理主體之間搭建連接通路,促進多元主體間的有效互動,可破解傳統治理模式中的既有困境,提高基層組織辦事效率,提升基層組織管理水準,加快傳統鄉村向數字鄉村轉變,建立科學有效的治理機制。同時對各類村級組織數據進行整合,避免事務決策的主觀性和經驗性,有利於建立科學有效的決策機制。

探索海南農村數字政務服務建設有利於建立便利暢通的村民民意反饋通道。民意反饋是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依據。暢通的民意反饋機制可以使村“兩委”充分了解轄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情況,進而最大限度體現執政為民的理念。運用數字技術手段建立健全基層民意反饋渠道,可通過對大數據進行分析精準掌握村民對村“兩委”決策的意見和建議,讓更多群眾主體參與到村規民約的制訂以及對村“兩委”班子成員的監督等自治事務中,從而構建起共建、共治、共用的鄉村治理格局。

探索海南農村數字政務服務建設有利於完善鄉村數字化人才體系。基層組織數字化建設需要以數字化人才培養,創新人才振興機製作為基礎。鄉村數字化人才建設可通過推廣資訊化技術,提高村民的數字技能和數字素養,最終為提升農村整體勞動力素質、培養職業化農民、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助力。

推進海南農村數字政務服務建設的有效路徑

技術支援是推進海南農村數字政務服務的前提保障。一要不斷改善升級農村網路基礎設施。構建先進通信網路基礎設施體系,為實現萬物互聯奠定堅實基礎,加快補齊鄉村網路基礎設施短板,不斷提升農村通信基礎設施的供給能力。逐步推進新興5G網路技術向海南鄉村地區延伸覆蓋,加強涉農關鍵資訊基礎設施的安全防護。二要紮實推進各種資源要素的數字化。數據作為一種“無形”要素與傳統要素相比具有虛擬性和排他性等特徵。資源要素數字化的關鍵問題是如何進行數據確權,這影響著數據要素價值的發揮。數據確權需要遵循兩個邏輯,即人格權路徑和財産權路徑。前者聚焦個人數據中涉及可識別個人身份的資訊數據,強調個人資訊的隱私權,後者界定的根本邏輯在於數據由何者勞動産生。通過數據確權實現資源要素的數字化可以充分釋放數據價值,有效保護個人利益。三要以數字技術作為引領實現政務服務多場景智慧應用,深入推進海南自貿港農村數字政務服務建設需要堅持以數據要素為驅動,以數字技術引領實現政務服務多場景的智慧應用,利用GIS(地理資訊系統)、BIM(建築資訊模型)等技術把村落中的時間、空間等資訊進行關聯,形成具有對村落有效要素全覆蓋的智慧場景圖。有效整合村級政務數據。通過內部整合進一步完善數據整合工作,及時完成數據的結構化工作,加強數據的挖掘和分析能力,彌補數據開放後的技術缺陷,逐步拓展原始數據的開放渠道。

平臺建設是推進海南農村數字政務服務的重要載體。在數字化水準有待提升的農村地區,要切實改善農民的生活,有效拉近資訊科技與農民的日常生活的距離,需要在平臺設計上追求人性化、科學化、法治化的理念。一是精準挖掘村民日常需求。服務村民是海南數字化政務平臺建設的基本準繩,應以村民需求為導向,健全村級組織數字平臺,通過實地走訪等方式匯聚村民意見,逐步形成村民線上辦事清單,並以村民需求為導向開發數字平臺功能。二是簡化村民辦事流程。實現村級政務服務“網上辦、掌上辦、指尖辦”的常態化,如借助微信小程式、手機客戶端等開發數字化辦事平臺,針對村民日常事務辦理事項需要提交的材料、操作步驟進行説明,真正讓數字平臺貼近村民日常生活,切實幫助村民解決日常生活的常見問題。三是構建政務數據安全能力體系。政務數據安全是保障數字政務平臺高效便捷不可忽視的因素。目前,數據全生命週期的安全管理機制、數據安全技術防護能力有待加強,因此,需要及時跟進大數據領域新形勢新發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增加各細分領域的細則條例,建立完善與政務數據安全配套的制度。

數字素養是推進海南農村數字政務服務的關鍵要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善於獲取數據、分析數據、運用數據,是領導幹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所謂數字素養是指數字社會公民學習工作生活應具備的數字獲取、製作、使用、評價、交互、分享、創新、安全保障、倫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質與能力的集合。具體來看,數字素養包括:數字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數字社會責任。一方面,村幹部需要自覺增強自身數字素養。通過培訓以及線上學習等方式提升村幹部對數字技術的認知,促使其在掌握數字治理的相關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升數據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推動村幹部隊伍年輕化和專業化,提升村級領導班子的學習接受能力。在村幹部隊伍素養整體提升的基礎上,有效發揮村幹部的帶頭作用和引領作用。另一方面,要帶動村民的數字素質提升。提升鄉村數字治理的宣傳力度,宣傳各級政府有關數字鄉村的法規政策文件,利用線上課堂平臺引導村民轉變思維,鼓勵村民主動了解和使用數字網際網路,提升村民對數字鄉村的發展認知。

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充分彰顯人文之治,體現人文關懷。實現技術與人文的平衡,不僅要通過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智慧化,又要在這一過程中以細心、耐心和巧心不斷提高海南自貿港鄉村治理的精細化水準,繡出具有海南特色的基層治理品牌。村民通過網路平臺表達自身利益訴求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推動著政府治理理念的轉變,如何有效規避重數字化轉型而輕價值關懷成為了現實問題。在推進農村政務數字化服務的進程中,需要探索出一條數字治理與人文治理並進和協同的範式路徑,使人文治理與數字賦能有機結合,立足於鄉村治理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村民的利益訴求,將人文主義的感性認知融入數字治理的理性實踐中,形成人文精神與資訊技術相輔相成、和諧共生的融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