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措施促進生産性服務業發展
會議指出,要更多依靠市場機制和創新驅動,重點發展研發設計、商務服務、市場行銷、售後服務等生産性服務,促進提升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競爭力。
一、加強新材料、新産品、新工藝研發應用,鼓勵設立工業設計企業和服務中心,發展研發設計交易市場。
二、建設物流公共資訊平臺和貨物配載中心,加快標準化設施應用,推進第三方物流與製造業聯動發展。
三、提高資訊技術服務水準,促進工業生産流程再造和優化。加快農村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推廣合同能源管理,積極發展社會化節能環保服務體系。
四、推廣製造施工設備、運輸工具、生産線等融資租賃,創新抵押質押、發行債券等金融服務。發展戰略規劃、行銷策劃、智慧財産權等諮詢服務。
五、鼓勵服務外包,加快發展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大力培養生産性服務業急需的高端人才和創新團隊。
加快發展生産性服務業具有重大意義
加快發展生産性服務業,是向結構調整要動力、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重大措施,既可以有效激發內需潛力、帶動擴大社會就業、持續改善人民生活,也有利於引領産業向價值鏈高端提升,實現服務業與農業、工業等在更高水準上有機融合,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當前,我國仍處在工業化的進程之中,工業化是第三産業高速發展的基礎條件。第三産業,尤其是生産性服務業發展對於支撐製造業創新、升級又起著決定性作用。決策層清醒地認識到,加快發展生産性服務業符合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更是産業結構調整升級的重要抓手。
為生産性服務業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會議指出,要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放寬市場準入,減少前置審批和資質認定項目,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發展生産性服務業。簡化審批程式,提高生産性服務業境外投資便利化程度,提升中國企業競爭力。有序放開建築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等領域外資準入限制。完善財稅、土地、價格等相關政策。研發設計、檢驗檢測認證、節能環保等生産性服務業企業,可申請認定高新技術企業,享受相應所得稅優惠。
儘快將“營改增”試點擴大到服務業全領域。鼓勵金融機構採取多種方式,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有關部門要抓緊制定配套措施,為生産性服務業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打造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新引擎
今後相當長時期內,製造業都將是我國的主要支柱産業。與之配套的生産性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是不爭的事實,但我們更應看到其所面臨的巨大需求和潛在商機。生産性服務屬知識密集型行業,可吸納大量高校畢業生,有效緩解當前勞動力結構失衡難題,促進生産性、生活性服務業的均衡發展。生産性服務業發展本身也將帶動製造業轉型升級,並有力促進轉型期“穩增長、調結構”重大使命的順利達成。
繼續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在抓緊落實健康、養老服務和資訊消費等方面支援政策的同時,圍繞群眾迫切需要,採取有力措施,豐富文化、醫療、旅遊等服務供給,提高服務水準。使生活性、生産性服務業協同並進,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打造新引擎。
根據“微笑曲線”理論,産品價值最豐厚的區域集中在價值鏈的兩端——研發和市場,而生産性服務業恰恰把二者都囊括其中,是中國産業升級最急需的。
如果過於依賴投資擴張提振經濟,會帶來很多後遺症,加劇産能過剩、資源環境問題。所以國家堅持不採取大規模刺激措施,而是大力發展生産性服務業,通過向結構調整要動力來實現穩增長。
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亮點突出,無論是2013年全年,還是2014年一季度,中國第三産業佔比和速度都超過第二産業。無論是從世界經濟發展規律還是從中國經濟發展所處新階段看,未來第三産業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大有文章可做。
生産性服務業技術含量高,比如研發新材料、新産品、新工藝等。加快發展生産性服務業,有利於加快推動工業轉型升級,促進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對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至關重要。 詳細 >>
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情況下,創新宏觀調控思路:不再過於依賴刺激投資和工業,而是通過加快生産性服務業發展,把調結構和穩增長結合起來,既有助於當前穩增長,更有利於長遠提質增效。
加快發展生産性服務業,既服務於生産,比如研發、設計,推動轉型升級;又有利於改善消費環境,比如市場行銷和售後服務,擴大居民消費。把未來穩增長的著力點之一放在生産性服務業有深意。
當前中國生産性服務業發展面臨體制機制障礙,特別是市場準入和行政審批問題。通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才能讓更多社會資本進入生産性服務業,起到加快發展生産性服務業、更好服務轉型升級的作用。國家一方面有針對性地加大鐵路、棚戶區等基建投資,擴大需求;另一方面加快發展生産性服務業,促進供給的結構優化。在需求端和供給端共同施策,會逐步發揮穩增長、調結構的效果,大大提振市場信心。 詳細 >>
中國共産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舉行。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