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沙娜在北京建築大學做講座
文化進步,中華民族的文脈必須保留
“現在流行追求洋的,
不行,不能這樣。
我們有自己的傳統,
五千年的傳統,
歷史在發展、在承前啟後。”
這些話表明,文脈不能丟,是常沙娜在藝術設計方面的底線。
曾經從裏到外都“洋”過一遍的她,在面對“洋”的東西時,非常地客觀冷靜。在她看來,中國人的藝術就要有自己的顏色。比如發色,要根據中國人的面貌外觀來設計,不要盲目染成紅的、綠的、黃的,畢竟黑色才是我們的本色。
她説:“無論如何,都不要忘了我們的根,我們的文脈”。
我們的談話進行了一個多小時,順利、愉快而難忘。快結束時,她耐心點評了我們的一些設計作品。一個長者,又是頂級大師,卻毫無架子地給予諄諄教誨。突然想起,1982年她調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領導班子時,依然堅持給學生上課的故事。即使到了現在,即使退休多年,她依舊不忘將自己的知識經驗、對傳統文化的深情厚誼傳播給更多的人。
結束時,她微笑著送我們出門,眼神真誠純凈。感動的同時,我們每個人的心底,其實都收穫了一片“幸運草”。
的確,我們也是幸運的,能有幸聆聽到中國工藝美術設計界頂級大師的人生教誨,能有幸擁有數千年璀璨的中華傳統文化,能有幸能做自己喜歡的佛教藝術事業……
突然想起2008年常先生被診斷患有乳腺癌,她毫不猶豫地走進手術室,放療、化療……之後成功戰勝病魔,身體恢復得很好。她説,這場病讓她看到生命的堅韌,更感受到時間的緊迫,因此必須珍惜時間,“老驥揚鞭自奮蹄”。她希望能繼續採到“幸運草”,為祖國、黨、人生做完自己做的事,沒有遺憾地走完今生幸運的路。
如今,這位87歲的“敦煌少女”,仍然在為傳承敦煌藝術、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而不停奔走效勞。而年輕的我們,更應當珍惜時光、不畏坎坷。在通往佛教藝術殿堂的幸運之路上,熱情執著、不斷前行。(文字:李芳 圖片:劉迪 仵楠)
永遠的“敦煌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