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綠”前行“碳”新路

時間:2023-05-12來源 : 廣西日報作者 : 王春楠 康安 韋璐明 黃達琨

原標題:廣西高標準高品質推進平陸運河綠色生態建設——

逐“綠”前行“碳”新路

5月8日,在平陸運河青年樞紐項目建設現場,挖掘機、裝載車等施工機械有序作業,樞紐雛形已現。離施工現場不遠處的工人産業園原是一塊低窪溝谷,通過利用平陸運河一期建設土方回填,將建起一個可滿足2000人吃住的綠色生態園區,有效提高了土石方綜合使用效率。

今年全國兩會“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海良面對全球媒體鏡頭,點讚廣西平陸運河項目努力用全新設計建設理念打造綠色低碳工程,讓平陸運河通過中國的最高政治平臺,綻放於世人面前。

綠色是廣西最亮麗的底色,加快推進綠色發展邁出新步伐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的重要指示和殷切囑託。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幹工程,平陸運河項目自去年8月底正式開工建設以來,始終以“河暢、水清、魚翔、岸綠、景美、低碳”為目標,深入做好綠色設計、綠色建設和綠色運營,努力打造世界級高水準保護的綠色運河、生態運河。

平陸運河集團工程管理部部長何俊輝介紹,綠色設計是綠色發展的源頭和第一環節,項目堅持資源開發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匹配原則,將“通航、治水、復綠、造景、迴圈”等理念融入項目設計、建設和運營全過程,統籌項目建設用地、用礦、用林、用水、用海,著力提升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準。

“欽州水域有鰻鱺生活,每年冬季12月和早春2月在欽江河口區形成一年一度的鰻苗汛。鰻苗溯河而上,到欽江索餌、肥育、生長,成熟後又進行降河生殖洄遊。”何俊輝介紹,為了讓斑林狸、豹貓、赤腹松鼠、鰻鱺等野生動物“原住民”留得下、住得好、能繁衍,運河利用沿線裁彎取直處原河道佈置36個生態涵養區,設計了魚類增殖站、魚道、陸生動物通道、鳥類棲息區等,並設置生物多樣觀測站,及時調整和優化生態保護的措施。

“在施工過程中,我們始終遵循‘科技是第一生産力’的原則,廣泛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四新’成果,提升工程品質,提高施工效率,控制建設成本。”平陸運河集團廣西平陸運河工程建設指揮部指揮長程耀飛介紹,以土石方資源化利用為例,建設中,按照“分類處置、變廢為寶、一場一策、一地一策”原則,全過程、全方位對土石方進行跟蹤管理,確保運河項目土石方得到高效利用。

“目前,一期工程土石方累計開挖2603萬立方米已經全部實現綜合利用。”程耀飛説,平陸運河在確保工程建設進度前提下,堅持雙管齊下,做好“加減法”,一方面想方設法增加土石方綜合利用所産生的直接經濟效益,如抬填造地、綠色建材等;另一方面通過土石方綜合利用減少佔地,降低土地租用費、復墾費、森林植被恢復費及水土保持措施費,以及為地方政府降低園區建設成本等,實現土石方利用綜合效益。

一河通百業興。平陸運河是打造交通強國、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的世紀工程,必須踐行綠色管理和綠色運營方式。據介紹,平陸運河將著力提升運河船舶能效水準,大力發展和使用清潔能源,推動使用LNG船舶、電動船舶、氫燃料動力船舶,因地制宜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水溫差能等清潔能源。

今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當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國際電視臺記者向宋海良提問“中國在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什麼中國智慧可以與世界分享”時,宋海良著重提到“交能融合”這一融合發展創新模式,並以平陸運河為例,表示“零碳”港口、綠色航道、綠色公路等都是綠色低碳轉型和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新産品。

宋海良表示,中國能建將積極參與平陸運河綠色能源綜合研究課題,以廣義源網荷儲思路推動平陸運河經濟帶交能融合方案實施,實現高起點謀劃平陸運河經濟帶建設、高標準打造運河交能融合方案、高品質支撐平陸運河經濟帶發展、高效率開拓多方合作共贏新局面。(記者 王春楠 康安 通訊員 韋璐明 黃達琨)

(責任編輯:曹洋)
文化旅遊 Cultural Tourism
文旅東盟 Guangxi & AS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