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村子美得像公園,我們還能在家門口就業!”對於村子的變化,崇左市寧明縣峙浪鄉派臺村新汪江屯村民羅龍昌言語中透出自豪感。
走進新汪江屯,旋轉的水車帶動潺潺流水,錯落有致的石頭路蜿蜒向前。前來觀光打卡、溪谷抓魚、賞花踏青的遊客絡繹不絕,帶動了新汪江屯農業增效、村民增收。
派臺村位於寧明縣峙浪鄉南端,距縣城48公里,與越南邊境直線距離11公里。整座村子被大山環繞包圍,曾是中越邊境線上一個深度貧困村。
在上級黨委、政府以及定點幫扶單位自治區民宗委的支援下,駐村工作隊與派臺村幹部群眾團結協作,依託當地山多林廣的資源優勢,“靠山吃山”大力發展三林經濟、鄉村旅遊等特色産業,積極開展黨建、文娛活動,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中草藥砂仁、花生、松樹、甘蔗是派臺村的主要經濟作物。村裏種植松樹2萬多畝、砂仁面積5000多畝,素有“春砂仁之鄉”稱號。“我們村堅果種植已經大規模鋪開,達1200多畝。村民日子越過越紅火,村集體經濟收入也日益增長,2021年達到16萬餘元。”派臺村黨支部書記農愛勤介紹。
“派臺村林地資源十分豐富,家家戶戶都種植松樹和八角樹,村民經濟收入總體可觀。”駐村第一書記莫洋洋説。
鬱鬱蔥蔥的樹林同時也吹活了鄉村旅遊經濟。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大力整合派臺村原生態風光資源,聚焦生態農業和民族特色打造集生態觀光、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觀光旅遊線路。
村民們錢包鼓起來,精神也要富起來。派臺村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陣地建設,先後修建了4個民族團結文化廣場,設置球場、舞臺、民族文化宣傳欄等設施,完善黨員教育、民族政策宣傳、科學普及、體育健身、老年人文化活動等功能,並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記者 何明華 通訊員 李曉璇)
(責任編輯: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