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廣西桂林興安縣境內的靈渠是世界最古老的人工運河之一,它與都江堰、鄭國渠並稱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歲月悠悠,斗轉星移,如今的靈渠,青山綠樹,流水潺潺,至今仍發揮著灌溉、泄洪的作用,潤澤兩岸6.5萬多畝農田,覆蓋興安縣的5個鄉鎮、186個自然村,受益人口5.9萬多人。
靈渠“復航”後,遊客紛紛前來打卡。記者 賓陽 攝
多年以來,桂林一直把靈渠的保護提升作為呵護靈渠的“頭號工程”。去年3月,覆蓋靈渠南、北渠部分河段,累計長約6.5千米的靈渠清淤工程如期竣工。據相關部門介紹,此次清淤對靈渠上游乃至靈渠水系的水環境將産生積極影響。
在過去2000多年的歷史當中,航運是靈渠另一重要功能。但上世紀60年代,隨著鐵路、公路等交通建設事業突飛猛進,靈渠航運按下了“停止符”。靈渠的“沉寂”牽動著許許多多專家學者的心。進入21世紀,在經過仔細調研後,桂林全市上下達成了“靈渠是活態文物,運轉則生,停運則亡”的共識。經過一系列修繕和整治工程之後,為世人矚目已久的靈渠終於2018年復航,再度重現了昔日浮舟過嶺的景象。
靈渠博物院的建成開放是桂林講好靈渠故事的又一舉措。
去年4月12日,靈渠博物院正式揭牌開放,全面、真實地反映靈渠的燦爛文化,以及靈渠在促進中原與嶺南政治、經濟、文化交融以及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地位和獨特貢獻。“我們要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靈渠故事,就是為了將靈渠歷史文化講解好、普及好、傳承好。”中國水利史研究會委員、靈渠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劉建新説。
“靈渠保護提升,是桂林打造世界級旅遊城市的重要工作之一。”桂林市委書記周家斌對靈渠保護提升做出指示,要重點推進靈渠的保護提升利用、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建設靈渠文化博物館、綜合整治靈渠周邊生態環境等一系列工作。如今的靈渠已經建設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五湖四海的遊客絡繹不絕。
為了“活態”重現靈渠昔日風采,當地還先後實施了保護、修繕、文化展示等九大工程和靈渠補水、靈渠公園等改造提升工程,還在靈渠沿線打造“尋秦訪古”歷史旅遊業態。搖一隻小船,隨波盪漾靈渠南渠,兩岸風景優美、水清如鏡、古樹參天,文物古跡眾多,尤其水街的亭臺樓榭、小橋流水、市井風情都鮮活地再現了千年曆史文化,成為桂林著名旅遊勝地。
為了豐富靈渠遊覽內容,靈渠景區將靈渠人文歷史與現代化的出遊方式相結合,相繼推出了歡樂遊靈渠、帳篷營地、草地迷你音樂會、文創市集、親子趣味真人遊戲、遊園燈會等多種形式的遊覽體驗。“靈渠景區比以前要更漂亮好玩。”南寧遊客龍女士第三次來到靈渠景區參觀遊覽,她將在靈渠體驗帳篷露營的經歷分享到朋友圈,獲得滿滿點讚和好評。
“古嚴關、千年靈渠……週末來興安自駕遊,我們把第一站選在了嚴關。”在嚴關鎮,謝女士一行不僅遊得暢快,還吃到了美味的農家菜,非常開心。
毗鄰靈渠的嚴關鎮是廣西歷史文化名鎮。2021年,嚴關鎮還結合靈渠保護利用,推出靈渠人家·陸關水陡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向遊客展示別樣的“靈渠美”。“未來,我們將以靈渠沿岸人文風光、地域物産網紅直播活動為載體的文化旅遊窗口鎮,全力以赴擦亮‘廣西第一關’金字招牌。”嚴關鎮黨委書記俸勇如是説。
桂林市委、市政府召開的靈渠保護提升工作專題會提出,要以世界文化遺産、國家5A級景區來規劃、設計、建設靈渠景區,這意味著將以更高站位、更高標準、更嚴要求對靈渠進行旅遊開發。為此,不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專家學者紛紛發表關於靈渠的“幸福暢想”:“大力發展靈渠經濟,打造世界一流生態旅遊示範帶,把靈渠打造成一條文化與農業、旅遊相融合的産業經濟帶。”“強調村鎮與靈渠的共生發展,把靈渠兩岸有代表性古村落打造成為世界最美的鄉村振興示範區。”
當下,桂林正加快建設世界級旅遊名城的腳步,靈渠也以此為契機,積極融入全域旅遊發展,煥發新時代的魅力。大力發展靈渠經濟,打造世界一流“生態旅遊示範帶”的構想已經“提上日程”。興安縣圍繞靈渠探索“旅遊+水利”和“旅遊+農業”的融合發展模式,對漓江上游流域沿岸72個村屯進行了改造和提升,打造了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現代農業示範區。靈渠南渠國家級田園綜合體、靈渠北渠幸福花田鄉村休閒旅遊區等項目也在穩步推進,靈渠文旅品牌越做越強。(記者 郭凱倩)
(責任編輯: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