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壯族麼乜製作技藝
類別:傳統技藝
級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批次:第四批
地域:百色·右江區
麼乜是百色市右江上游地區特有的壯族民間吉祥飾物,由艾草、檀香、菖蒲等天然中草藥及棉花填充成內芯,再用各式特色花紋和吉祥圖案的布料和絲線縫製,做成形似人形張開四肢環抱圓球狀的香囊。通常在每年五月初五端午時節,當地人會佩戴或贈送麼乜,以此寄託吉祥平安的祝福。2012年,右江壯族麼乜製作技藝入選第四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麼乜”(讀音mō miē,壯語譯音),是當地人民常在端午時佩戴的安神鎮驚、招百福的香囊,起源於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右江上游一帶的桂西壯族地區,是右江地區傳承歷史最悠久的吉祥飾物。
右江江畔的麼乜香囊。陶潔 攝
“麼乜”一詞,在壯語裏有神和母親的意思,據了解,其名字和造型來源自於一個壯族古老傳説龍與太陽的故事。
相傳龍珠是太陽的火種,太陽靠龍珠的火才能光照大地,龍是負責照看龍珠的守護神。有天龍珠突然失落到右江支系澄碧河畔,龍在壯族青年伯皇的幫助下,曆盡艱辛萬苦,終於在農曆五月初五(即端午節)找回龍珠使太陽重現光芒。後來每到端午時節,人們在右江、鵝江、澄碧河交匯處的三江口建起祭龍臺,並用布製成一個人張開四肢環抱龍珠造型的配飾物,象徵著勇士守護龍珠,並稱之為“麼乜”,來供奉和紀念英雄伯皇,相互饋贈,寓意著守護太陽、擁抱希望,也用於祈求世代平安吉祥,這一習俗流傳至今。
如今的麼乜香囊,有豐富多樣的造型款式。陶潔 攝
因神話傳説衍生而成的麼乜,承載著右江壯族人民的精神嚮往,也在世代的傳承之中不斷發揚與演變,逐漸發展成為兼具民族文化價值與實用保健功能的特色工藝品。
右江壯族麼乜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黃桂珍。陶潔 攝
在百色中華街的老街上,坐落著經營十余載的“五妹”麼乜手工作坊,店裏映入眼簾的是整齊排列的各式麼乜工藝品,以及工作臺上擺滿了製作麼乜的材料:顏色花紋各異的布料、一大籮筐的草藥、針線、中國結等等。右江壯族麼乜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黃桂珍正坐在店門口,一針一線專注地縫製一個個麼乜。
製作麼乜的材料工具。陶潔 攝
麼乜的製作主要包括原料處理、布料裁剪、身軀與龍珠製作、組裝縫合、裝配配飾等步驟。
黃桂珍介紹道:“裁、縫、翻、挑、塞,這些步驟看似簡單,但它需要你有足夠的定力和技巧,將各處細節反覆調整到位,才能達到麼乜各部位最匹配最和諧的狀態。”
裁剪前先畫出布料的大小,而後根據裁出兩塊圓布與一塊方布。李彬華 攝製
裁好的三塊布料,處理好邊緣後備用。陶潔 攝
裁剪出麼乜主體所需的布料,通常製作一個麼乜需要裁出兩塊大小一致的圓形與一塊方形布料,分別作為麼乜的頭部、龍珠以及四肢三大部分。
縫製布料鎖邊。陶潔 攝
裁出三塊布料後便開始進行縫製。“縫製要先縫邊,方形的布對後從兩個中點入針開始縫合,而後翻轉過來,麼乜的四肢就初步成型了。”黃桂珍邊縫製邊説道。
把布翻轉過來後需要將四肢的四個角用粗針挑出來,讓爪子的形狀更尖更細節,這樣也能讓後續填充材料更飽滿。李彬華 陶潔 攝製
圓形布料縫線一圈後,拉緊成球形。陶潔 攝
圓形布料的縫製類似,需要繞著事先勾勒的線縫上一圈,而後拉線收緊,原本扁平的圓布便變成了球形。
填充麼乜用的艾草與檀香。陶潔 攝
初步縫製和翻挑成型後,便到了麼乜製作的一大重要步驟,也是決定麼乜形態的關鍵,便是往麼乜內裏填充中草藥材料。
黃桂珍正在處理艾草,把艾草的梗挑出,只留下柔軟的艾草葉。李彬華 陶潔 攝製
麼乜主要以艾草、檀香、菖蒲等中草藥填充內部,使其具有驅蚊蟲,怯邪去病的作用。麼乜製作對於中草藥的要求也十分講究,以艾草為例,需選擇放置兩到三年後的艾草,使其乾燥充分,才能保證麼乜做好後不會發黴或被蟲蛀。
依次填入棉花、艾草、檀香等材料。陶潔 攝
填充中草藥前,要先鋪滿一層棉花,以免艾草的梗扎出來,也能先固定麼乜的基礎形狀,隨後分別加入艾草和檀香等中草藥。
填塞材料,縫合。李彬華 攝製
“塞草藥的時候一定要舍得用料,也要即使調整填充的位置,最後要塞到捏起來硬但又有彈性的程度,這樣才算是合格的麼乜。”黃桂珍説。
縫合前,要先對齊頭部與四肢的圖案。陶潔 攝
麼乜的頭部、龍珠以及四肢都做好後,便需要將其組裝縫合。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麼乜各部分在縫合前需對齊調整,讓圖案花紋能夠很好地銜接對上,使得整體看上去更一體化。
給麼乜香囊加入挂墜。李彬華 攝製
縫合好後,通常還會給麼乜加上中國結或流蘇等配飾。至此,一個麼乜香囊製作完成。
壯錦花紋製作的麼乜擺件。陶潔 攝
早期的麼乜作為壯族人民在端午節佩戴的香囊,以實用價值為主。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審美觀念的轉變,麼乜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融合了壯族元素的各類麼乜工藝品。陶潔 攝
在“人抱龍珠”的造型基礎上衍生出了更多形態,如採用織錦、蠟染等布料,在背部及珠球部繡以“福、壽、祿”等吉祥的字符或各種花卉動物圖案,甚至是人偶造型上增加了民族頭飾、卡通外形等形象設計。
麼乜耳環。陶潔 攝
同時,使用場景也得到了拓展,不再是單純僅能用於佩戴的香囊,如今更創新出了麼乜耳環、髮簪、箱包挂件等等,融入了現代生活元素,受到了更廣泛的歡迎。
目前,社會各界正有計劃地利用各類節慶活動,到大學、中學、小學、社區開展右江壯族麼乜製作技藝培訓與展示,讓麼乜的技藝及其民族文化根植到更多人心中,煥發出更多新的生機。(陶潔 李彬華 來源:廣西雲非遺傳播團隊)
(責任編輯:莫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