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安暉:讓古老制陶技藝在新時代重生

時間:2022-08-25來源 : 央廣網作者 : 吳良藝 王湘粵

“終此一生,我只想做好‘曜變天目’。”對於青年陶藝家馬安暉來説,制瓷是他孜孜以求的事業。

馬安暉今年36歲,已鑽研陶瓷製作技藝17年。在鑽研傳統制瓷工藝的基礎上不斷創新,2013年,他以成功率只有0.08%的機會尋回了失傳約700年的燒制技藝,以嚴謹的傳承態度,極致的匠人精神讓“曜變天目”重生,成為了高溫“曜變天目”釉技藝復原者和傳承人。

馬安暉在作坊里拉胚。(央廣網記者 吳良藝  攝)

馬安暉給陶瓷噴秞。(央廣網發 韋瑩  攝)

持之以恒 再現“曜變天目”

2006年,馬安暉拜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胡景文為師,學習繪畫,一學就是8年。不甘固守傳統的馬安暉在畫畫之餘,開始研究天目釉。在搜尋資料時,他發現“曜變天目”這種釉色燒制技藝已經失傳約700年。這種瓷器的色彩自然天成,變化莫測,十分珍貴,但配方特殊,燒制困難。這是一個充滿未知和挑戰的過程,他對此産生了極大的興趣,決心要復原“曜變天目”。

雖然找到了創新的方向,但由於手頭幾乎沒有任何資料,馬安暉只能暗中求索,不斷試錯。

馬安暉在手繪陶瓷。(央廣網記者 吳良藝  攝)

研究“曜變天目”的成本極高,馬安暉將手裏的資金幾乎全部投入了這項研究,燒了一窯又一窯,一度因為資金緊張,面臨食不果腹的窘境。皇天不負有心人,如今的馬安暉,已燒制出不少“曜變天目”珍品,但他仍在不斷研究創新制瓷技藝。“燒制‘曜變天目’不可控性還是太強了,所以我現在還在研究。”馬安暉説。

回饋社會 助力鄉村振興

馬安暉的獲獎作品頗多,在他的努力下,家鄉的陶瓷製作技藝成功入選非遺。

2015年,馬安暉從景德鎮回到廣西,去賓陽縣賓州鎮六明村研究當地的陶瓷粘土,他擔心賓陽瓷器製作技藝像“曜變天目”一樣失傳,便下定決心把它再發掘起來。2021年,賓陽瓷器製作技藝成功入選南寧第九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邁出了復興賓陽瓷器製作技藝的第一步。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大力實施,作為黨員的馬安暉意識到,必須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融入家鄉建設發展、融入現代文創産業,提升文化與經濟價值,才能讓非遺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

目前,六明村正在籌備復興賓陽陶瓷相關事宜,開始了建窯、培訓人才等工作。下一步,六明村將打造賓陽陶瓷研學基地,同時利用六明村山清水秀的特點,以陶瓷産業為基礎,大力發展民宿、農家樂、自駕遊等旅遊産業,讓村民們能夠就地就業,讓年輕人回家創業。

馬安暉也計劃著製作一批帶有六明村特色標誌的瓷器,推動六明村陶瓷産業發展。

誨人不倦 守護傳承陶藝文化

曆盡千辛萬苦復原的技藝,不能再次中斷。如何將“曜變天目”這種釉色燒制技藝更好地傳承下去,成了馬安暉一直思考的問題。

馬安暉在書中尋找“曜變天目”的資料。(央廣網發 王湘粵  攝)

“曜變天目”的傳承需要年輕人接棒。除了傳統的師徒傳承,他發現讓陶瓷技藝走進校園能更快地擴大傳承範圍、打破壁壘,讓更多人接觸到陶瓷和了解“曜變天目”,從而能吸納更多的人才,讓“曜變天目”傳播到更多地方。

馬安暉在校園內教授陶瓷製作技藝。(央廣網發 韋瑩  攝)

馬安暉打破傳統各家秘法不外宣的做法,在研究陶瓷製作技藝之餘,穿梭在各個學校,從幼兒園到高校,無論是懵懵懂懂的小娃娃,還是專業的陶瓷學習者,馬安暉都毫無保留地傳授自己掌握的陶瓷製作技藝。

“文化傳承要從娃娃抓起,讓娃娃從小就意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並學會去繼承和創新。”馬安暉道出了自己教學的初衷。少年時期,他便折服在陶瓷文化之下;行至青年,他愈發認識到,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靈魂。

馬安暉在校園內教老師們手繪陶瓷。(央廣網記者 吳良藝  攝)

物以載道,心之所向;縱情於世,寄情于曜;世人眼中再普通不過的泥土,經過匠人之手,在熊熊窯火之中蛻變幻化。而這恰如馬安暉,為了復燒曜變,他遠離喧囂,一燈一窯。十多年寒來暑往,一茶一盞一味禪,一隅喧囂半世雲。馬安暉就是這樣一位甘於寂寞,獨守匠心的人。(記者 吳良藝 實習生 王湘粵)

(責任編輯:覃瑩瑩)
文旅活動 Tourism Vllage
文旅東盟 Guangxi & ASEAN
文旅康養 Tourism & Wel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