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梓創作《半條被子》。
日前,第八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選結果公佈,這是中國工藝美術領域的最高榮譽。其中,廣西工藝美術大師張利梓,喜獲木雕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張利梓。
張利梓是福建閩侯人,2012年被授予“廣西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2015年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行業年度典型人物”,現任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根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木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廣西工藝美術協會副理事長、桂林市工藝美術協會理事長。
從事根雕創作30載,張利梓藝術生涯銳意創新、執著探索,自成一家。作品風格意韻清新,講究形、色、藝和諧統一,尤為擅長對大型歷史文化題材和根包石類根雕的設計。其設計創作的《四大名著》系列、《二十四孝》系列、《十大神話》系列、《成語故事》系列等作品,其中《三十六計》系列根雕全長200多米,《萬里長城》《萬里長征》等超50米。這些作品,不論體量,還是做工,均屬一流,填補了根雕行業空白。
《共鳴》。
《共鳴》以巨型楠木根抱石為材,依材度勢,借助原材料的自然形態和抱石結構,大膽構思,採用立體寫實雕刻手法,展現了一幕人與動物在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動人場景,富藝術感染力。在創作過程中,他善於根據木(根)材的天然紋理,因勢賦形,靈活運用各種技法技巧,並巧妙處理各種矛盾和衝突,把握木語,尊重木性,不期然而然,情思並茂,不僅注重妙趣,也追求意境,且融入時代精神。
《半條被子》。
《半條被子》利用樟木料的特殊肌理,用小品式的佈局,採取立體雕塑手法刻畫了三名紅軍與徐解秀老人道別並贈送半條被子的場景,故事詮釋了中國共産黨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精神,彰顯了中國共産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使命。在他看來,木、根皆源於自然,曾是植物“身體”的一部分,雖粗獷不羈,卻要心存敬畏,以精益求精的匠心,賦予其精、氣、神,力求形神兼備,形意結合,讓一度“終止”的生命,化作永恒。
《鵝趣》。
《鵝趣》利用黃心楠木根包石的特有造型,巧妙設計出“書聖”王羲之戲鵝的經典故事。該作整體利用材料的走勢構圖,刀法流暢,技法嫺熟,靈活運用圓雕、鏤空雕等技法,逼真刻畫,局部清刀配合修飾,淳厚質樸,具有鮮明的特色。人與物情景交融,栩栩如生,相映成趣。(記者 林雪娜 實習生 吳雨奇 本文視頻、圖片資料均由廣西民協和張利梓提供)
(責任編輯:莫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