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好桂林綠水青山

時間:2022-04-14來源 : 廣西日報作者 : 周家斌

原標題:牢記領袖囑託 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守護好桂林綠水青山

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強調,桂林是一座山水甲天下的旅遊名城。這是大自然賜予中華民族的一塊寶地,一定要呵護好。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指示,賦予了我們保護好漓江、保護好桂林山水的時代之責和歷史使命。桂林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4·27”重要講話精神和對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記囑託,感恩奮進,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積極探索桂林特色的高品質發展之路。

堅決扛起維護生態安全的政治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環境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桂林漓江流域是珠江水系的重要水源涵養地,是我國南方的重要生態屏障,保護好生態環境對維繫區域生態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深刻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保護好漓江、保護好桂林山水是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責任和底線要求。必須胸懷“兩個大局”,把維護桂林生態安全放到全國、全區發展大局中去定位、去謀劃,保持好桂林山水生態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讓這一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持續擦亮中國的“世界名片”,切實當好保護桂林山水的“二郎神”。堅持把保護好漓江、保護好桂林山水,與經濟社會發展一同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作為開展政治監督的重要內容,修訂完善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可持續發展規劃等系列規劃,組織編制《打造桂林世界級旅遊城市規劃綱要》《桂林市生態基礎設施規劃》等專項規劃;出臺保護好漓江、保護好桂林山水專項監督的意見,強化源頭預防、過程監控、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率先在全國建立和完善公安機關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機制,成立市縣公安機關生態環境保護機構,完善市、縣、鄉、村四級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和執法體系,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生態環境保護格局,推動了維護生態安全法治化、規範化、常態化,確保了桂林山更青、水更綠、環境更美麗。

在發展大局中築牢生態安全屏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正確的生態觀、發展觀,敬畏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要堅持系統觀念,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出發,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更加注重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這一重大論斷深刻闡明瞭保護與發展、保護與治理的辯證關係。桂林是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境內分佈著各類自然保護區、世界自然遺産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濕地公園、森林公園、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生態環境十分脆弱,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係尤為重要。我們深刻認識到,保護好桂林生態環境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築牢生態安全屏障為己任,在發展中保安全、在安全中促發展,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始終堅持系統理念保護生態環境,城市建設突出限高退距、增水增綠,突出視廊通透、顯山露水,突出城景交融,突出“山、水、城、文、綠”一體的城市風貌;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修復治理,持續推進漓江幹流治亂、治水、治山、治本“四治”工程,漓江城區段支流“四亂一臟”治理,加快長塘水庫和第二水源工程建設,加強漓江上游五大水庫聯合調度,確保漓江生態流量供給;嚴格實施《桂林市喀斯特景觀資源可持續利用條例》,積極推動漓江風景名勝區核心區建設全線退距300米;實施漓江沿岸綠化花化彩化、水源林保護工程,漓江流域採石場全部關停復綠,完成營造林14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71.97%。全市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100%,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保持100%。2021年,全市主要河流和縣級以上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品質排名全國第三。漓江幹流水質保持Ⅱ類標準,漓江保護經驗做法獲國務院通報表揚。

在綠色發展中增進民生福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低碳迴圈發展,不僅可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動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走出一條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我們深刻認識到,生態環境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有機統一,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以打造世界級旅遊城市為統攬,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風範、廣西特色、桂林經典”總體要求,圍繞落實建設世界級山水旅遊名城、文化旅遊之都、康養休閒勝地、旅遊消費中心“一城一都一地一中心”“四大定位”,全力加快産業振興、鄉村振興、科教振興“三大振興”,努力創造宜業、宜居、宜樂、宜遊的良好環境。立足全域謀劃,突出城鄉規劃、政策機制、基礎設施、産業發展等銜接,形成“三大産業園區、四大工業重點縣、五個生態功能區縣”産業發展新格局,打造了電子資訊、先進裝備製造、醫藥及生物製品、生態食品四大優勢産業,培育發展康養、醫美、時尚設計等新業態新模式,引進華為、格力、深科技、領益、陽天、安科訊、引領科技等一批産值超百億元項目落戶桂林,構建了綠色經濟體系。探索建立漓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試點機制,統籌兼顧縣區和沿岸百姓等各方利益,培育了糧食、柑橘、特色水果、蔬菜、中草藥、優質畜禽6個百億元産業集群,走出了“現代農業+美麗鄉村+三産融合”的鄉村發展新路子,大桂林大景區加速形成,有力提升了綠水青山的“顏值”、彰顯了金山銀山的“價值”。2021年,桂林市城鎮和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40739元、18993元,分別增長6.8%、9.5%,接待國內遊客總人數1.22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總消費1501.79億元,基本恢復至2019年水準,良好生態環境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保護生態環境,功在當代、利在韆鞦。我們將樹牢總體國家安全觀,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堅定走好生態立市、綠色發展之路,為打造桂林世界級旅遊城市、推動高品質發展築牢生態安全屏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作者為桂林市委書記)

(責任編輯:黃秋樺)
文旅活動 Tourism Vllage
文旅東盟 Guangxi & ASEAN
文旅康養 Tourism & Wel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