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劇種”在民間傳承

時間:2022-02-23來源 : 人民網-廣西頻道作者 : 陳燕 李妙齡 陽海翔 黃義程

彩調劇是廣泛流傳于廣西城鄉的主要劇種之一,又稱“調子”“採茶”和“嗬嗨戲”,劇目內容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人們喜歡稱它為“快樂的劇種”“充滿泥土芬芳的地方劇種”。

這個形式活潑、通俗易懂的“快樂的劇種”,一直都是群眾喜聞樂道的一種娛樂方式。

廣西桂林永福縣,是彩調劇的發源地。隨著時代的變遷,加之老一輩彩調劇演員的去世,彩調劇傳承面臨著“生於草根,死於廟堂”的窘境。

潘玉芳(右)耐心指導學員唱彩調。陽海翔  攝

為傳承當地傳統文化,59歲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永福彩調)代表性傳承人潘玉芳在2013年退休之後,仍然堅持在彩調的厚土中耕耘,讓這個“快樂的劇種”快樂地持續。

潘玉芳是永福縣堡裏鎮人,她父親是一名資深的彩調愛好者。幼時,父親常常帶潘玉芳去看戲,她打小便受到彩調藝術的熏陶。耳濡目染下,年幼的她對快樂的彩調藝術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1978年,潘玉芳成功考入永福縣彩調團,師從永福彩調名家秦強。進入永福縣彩調團後,她刻苦鑽研,虛心向老師請教業務,在彩調的表演、唱腔、基本功等技巧上下功夫,很快成為了年輕一輩彩調演員中的拔尖人才。

潘玉芳的表演細膩,唱腔具有甜、亮的顯著特色。在她漫長的職業生涯中,先後塑造了很多深受觀眾喜愛的角色,也收穫了許多忠實的彩調迷。

潘玉芳(左)耐心指導學員唱彩調。陽海翔  攝

2013年,潘玉芳到了退休年齡,但她做了一個決定:退而不休,繼續把彩調弘揚傳承下去。

“還是喜歡彩調,愛彩調愛進了骨髓裏面。”潘玉芳説,退休以後加入了“三區”人才文化志願者隊伍,堅持長期下鄉輔導,帶學生帶徒弟,一心一意就想把這個彩調弘揚傳承下去。

由潘玉芳輔導的羅錦鎮林村村桐山屯彩調隊是一支年輕的隊伍,至今成立未滿五年。但在她的悉心輔導下,該隊在永福每年舉行的“茅江之夏”農村彩調大賽中屢屢獲獎。從此,該彩調隊就開始活躍在全縣的各大活動中。

更令人驚喜的是,羅錦鎮林村村桐山屯彩調隊作為唯一一支農村業餘彩調隊伍,已經連續兩年帶著由潘玉芳精心編排的劇目登上廣西基層群眾文藝會演的舞臺。在其他專業隊伍面前,這支農村業餘隊伍的表現毫不遜色,他們不僅代表了永福,更代表了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的草根藝人們。

潘玉芳(右)耐心指導學員唱彩調。陽海翔  攝

“從第一年參加‘茅江之夏’到這兩年參加全區基層文藝匯演,潘老師為帶我們這個隊付出了很多。我們現在能夠自然的在舞臺上表演,全部是她的功勞。”提起潘老師,羅錦鎮林村村桐山屯彩調隊隊長林海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潘老師教我們的時候非常有耐心,每一個動作都是手把手教,直到我們學會為止。我現在跟潘老師學彩調,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並加入這個行業,一起把彩調傳承下去。”潘玉芳徒弟榮本先説。

多年來,潘玉芳走遍了永福縣的每一個角落,將彩調文化代代傳承下去。很多時候,她都是自掏腰包去幫助彩調愛好者們編排節目,提升表演技能,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積累的彩調表演技巧、人物刻畫心得教給他們。

潘玉芳耐心指導學員唱彩調。陽海翔  攝

“我認為彩調藝術的傳承必須有新鮮血液的注入,只要讓年輕人參與進來,我們的彩調藝術才能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潘玉芳感慨道,“一個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一群人的力量勢必可以讓彩調走得更遠。所以不管是哪一個,只要他願意學,我都願意教。”(陳燕 李妙齡 陽海翔 黃義程)

(責任編輯:韋青咪)
文旅活動 Tourism Vllage
文旅東盟 Guangxi & ASEAN
文旅康養 Tourism & Wel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