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崑崙,皚皚雪山,萬里長江從這裡出發。
6300余公里長江,發源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在這片神奇美麗的土地上,氣勢磅薄的通天河穿行于唐古拉山脈和崑崙山脈的寬谷之中,珍禽異獸歡聚在天然美麗富饒的草原之上……江河之源、名山之宗,山水之間,是美輪美奐的生態高地,是萬物生靈的生命搖籃。
從歐亞水獺的重現到“江源之窗”的科技守護,從古今詩詞的對話到通天河岩畫的文明印記,玉樹正書寫新時代的長江之歌。
長江正源——格拉丹東
生命長江水獺重現見證一方生態復興
位於玉樹市中心的康巴風情街,一向是人流如織、商鋪林立的繁華地段。自2021年以來,一群稀有的“萌寶”——歐亞水獺頻頻出現在鬧市,引來當地居民和外來遊客的駐足觀賞。
“歐亞水獺驚現玉樹鬧市區”的消息常常霸屏市民朋友圈。記者聞訊而動,連續兩天清晨5時蹲守水獺可能出現的水域。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康巴風情街河道旁“捕捉”到了和睦的“一家三口”——三隻體格健壯的歐亞水獺在水中嬉戲,時而游動,時而爬上河邊石頭抖落身上的水珠,隨後又歡快地撲入水中。
在附近長期經營餐廳的市民索南多傑表示:“以前只是聽老一輩提起水獺,自己從未見過。但近幾年,我經常能在康巴風情街河道看到它們。去年見過幾次,今年已經遇到四五次了,每次看見都能讓人心情愉悅。”
歐亞水獺作為瀕危物種和淡水生態系統的頂級掠食者,被稱為“淡水生態系統中的大熊貓”,其存在直接反映了河流的健康程度。
不僅是水獺,玉樹的雪豹等其他野生動物種群也在不斷壯大。天更藍了,草更綠了,水更清了,玉樹的長江源頭生態保護正在結出豐碩的成果。
碧水長江科技賦能確保一江碧水向東流
通天河,作為長江源頭的幹流河段,橫貫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它發源於長江正源當曲與西源沱沱河的匯合點,流經玉樹州治多縣、曲麻萊縣、稱多縣、玉樹市四個縣市,最終匯入長江。這條孕育生命的河流,如今有了科技的守護。
黑頸鶴在濕地中戲水、棲息,在碧水映襯下化作一道道美麗的弧線;在通天河北岸,200余只岩羊正在峭壁和山坡上奔跑、漫步……坐在電腦桌前,滑鼠輕輕一點,長江源頭生態狀況就能通過視頻觀測系統,實時呈現在螢幕上。這套被稱為“江源之窗”的系統正為長江源頭水資源保護裝上“眼睛”。
玉樹州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張波表示:“江源之窗”的投用,大大提升了自然保護區監管和物種多樣性監測的效率,為源頭地區的水生態保護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援。
目前,玉樹州域內已有40個觀測點位,實現了對典型區域生態類型、自然景觀及野生動物的全方位實時高清視頻觀測。這一“天空地一體”的生態環境監測網路體系,極大地提高了長江源頭水資源保護的精準度。
近年來,玉樹州切實扛起源頭責任,不斷加強科技力量的持續投入,實現了玉樹州主要斷面水質的可視化、數字化監管,長江源水生態持續向好,境內水質長期保持在二類及以上,真正做到了“一江清水向東流”。
詩意長江古今對話再吟一首長江之歌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李之儀的這首《卜算子·我住長江頭》,道出了千百年來中國人對長江的深厚情感。如今,當我們的目光投向長江的源頭——玉樹,又會激發出怎樣的詩意呢?
1978年1月13日,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宣佈,長江源頭位於唐古拉山脈格拉丹東雪山西南的沱沱河,這一發現將長江全長修正為6300余公里。玉樹,這片神秘而聖潔的土地,成為了長江的起點。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照耀在長江源頭的冰川之上,整個世界仿佛被喚醒。這裡,遠離塵世喧囂,只有大自然的寧靜與純凈。
若李之儀能穿越時空,目睹此景,他或許會提筆寫下:“玉樹江源冷且清,雪山巍峨入雲庭。長江萬里由此起,奔騰不息向天行。”
玉樹一隅
玉樹,位於青藏高原腹地,因其地理位置特殊,歷史上鮮少有文人墨客前來遊歷吟咏。然而,這並不妨礙它成為自然之美的極致展現,成為無數人心中的嚮往之地。
玉樹州文聯主席土登君乃説:“如今,熱愛自然、勇於探索的現代旅者們正用他們的腳步和鏡頭,記錄著這片土地的美麗與神秘。他們的作品雖非傳統詩詞歌賦,卻同樣充滿了對長江的熱愛與敬畏,對生命的思考與感悟。”
在玉樹,每一滴水都承載著歷史的記憶,每一座山都訴説著古老的故事。我們只需靜靜聆聽,便能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鳴。
文物長江大河之書鐫刻一部文明史詩
在長江源頭,一卷無字天書靜默鋪展——通天河岩畫。這部“大河之書”不僅鐫刻于峭壁之巔,更深植于華夏民族的歷史長河。
通天河如一條銀龍,自雪域高原奔騰而下,穿梭于玉樹以東的峽谷之間。沿江兩岸,岩畫斑駁,形態萬千,記錄著遠古先民的生活軌跡,反映著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的古老智慧。
古岩畫
玉樹地區的岩畫,如同散落在長江源頭的歷史碎片,每一幅都承載著厚重的文化資訊和生態理念。這些岩畫大多分佈于沿江的曲麻萊縣、治多縣、稱多縣及玉樹市等地,是先民們對長江這一自然恩賜崇敬與依賴的見證。
岩畫中,既有對狩獵、放牧等生活場景的生動描繪,也有對動物、植物等自然元素的細膩刻畫。這些圖像不僅展示了遠古先民們的生活方式,更透露出他們對自然環境的敬畏之心。在長江的滋養下,這片土地上的先民們學會了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他們的生存智慧與長江的奔騰不息相互映襯,共同編織了一幅幅生態和諧的美麗畫卷。
在玉樹州博物館,通過精細的複製技術,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産被完整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岩畫上的人物栩栩如生,仿佛能聽見遠古的呼喚,看見獵人手持長矛,身披獸皮,在原野上追逐獵物的矯健身姿;又似見牛羊成群,于藍天白雲下悠然自得。
通天河岩畫中的線條與圖案,簡約而不失深邃,蘊含著古人無盡的智慧與深情。它們既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軌跡的真實記錄,也是人類對自然敬畏之心的深刻體現。在文字尚未誕生的時代,古人以岩為紙,以石為筆,將生活的點滴鐫刻其上,讓後世得以窺見那個遙遠而真實的遠古文明。
這些岩畫不僅是長江流域的文化瑰寶,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永恒傳承。它們告誡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珍惜自然、尊重生命、傳承文化的信念都不可動搖。讓我們攜手共護這份珍貴的遺産,讓通天河岩畫的故事在現代化建設的浪潮中繼續傳唱。
“長江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在這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上,通天河岩畫這朵文明之花,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春風中更加絢麗綻放。它不僅見證了玉樹文化的源遠流長,更將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展現出更加彭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