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飯碗添“興安”好糧

發佈時間:2024-10-17 16:44:30丨來源:實踐融媒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稻花香裏説豐年”絕不是秀美江南才有的景象,在內蒙古東北部的興安盟,水稻種植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興安盟地處北緯46度,屬於寒地水稻黃金帶,享有“中國草原生態稻米之都”的美譽,所産的稻米猶如明珠般晶瑩剔透,承載著大自然的恩賜,見證著人們的辛勤耕耘,講述著鄉村振興的“興安”故事。

育好種子種好稻


走進烏蘭浩特市義勒力特鎮勝利嘎查敖包山興安稻海“看禾選種”示範平臺,放眼望去,集中連片的水稻盪漾著豐收的味道。

俗話説“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説的就是秧苗和種子對農業生産的重要性,對水稻來説更是如此。“看禾選種”平臺作為自治區落實種業振興行動的一項具體措施,旨在為廣大農民遴選推介優質高産品種,幫助企業通過“看禾選種”實現“看禾訂種”。“我們將篩選推介優質高産品種,增強種業的發展活力,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烏蘭浩特市農牧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吳海濤如是説。

種子被稱作現代農業的“晶片”,也是科技較量的新賽道。自2018年興安盟袁隆平水稻院士專家工作站與興安盟結下“糧”緣後,便努力為“中國碗”裏的“塞外糧”裝上一顆優質高産水稻的“興安芯”。

近年來,興安盟與袁隆平院士專家團隊的合作成果豐碩,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興安盟分中心、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興安盟分中心及試驗基地相繼落戶,先後實施了“北方寒地水稻及區域耐鹽鹼水稻提質增效關鍵技術研究與整合”等科研項目,累計推廣新品種、新品係、新技術13項,推廣面積近60萬畝,幫助7.5萬名稻農年每人平均增收3000多元。

探索致富新“稻”路

在扎賚特旗綽勒銀珠米業有限公司的加工車間,生産線運轉流暢,經過精細的加工程式,一袋袋大米走出生産線。

“今年公司種植水稻2萬畝,帶動周邊各族群眾發展水稻面積近5萬畝。我們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與稻農利益聯結,統一品種、統一供秧、統一栽培技術、統一供肥、統一加工、統一銷售,既保證了原糧品質,又提高了生産效率。”扎賚特旗綽勒銀珠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樸哲君説,公司通過“訂單種植模式”,引導農戶在自家的農田種植優質水稻,從産品種植、加工生産到銷售,提供産前、産中、産後的全方位服務,讓水稻坐家不愁賣、質優價更高。

通過京蒙協作落地科右前旗的家禾米業有限公司,積極探索傳統種植産業和旅遊行業的發展融合,建設稻米科技館、帳篷酒店,引入萌寵親子樂園、越野山地車、野外露營等文旅業態,舉辦插秧節、音樂節、豐收節、稻米論壇等文旅活動,不僅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也讓科右前旗成為遊客眼中的“詩和遠方”。截至目前,家禾米業接待遊客8萬人次,旅遊收入突破1000萬元。

興安盟以水稻為依託,通過訂單農業、代耕管理、認領認養、私人訂制、發展休閒旅遊等一系列措施,促進水稻特色經濟融合發展,提升大米及延伸産業鏈附加值,讓田園變公園、農區變景區、民房變民宿,實現水稻每畝支撐綜合産值萬元目標。

從“好大米”到“名大米”

大米要種得好、産得好,更要賣得好、賣得俏,這離不開品牌的打造。

今年2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潮鬧元宵暨國貨潮品館”揭幕活動隆重舉行,“興安盟大米”品牌作為內蒙古首批受邀“國貨潮品”品牌入駐“國貨潮品館”,並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媒體矩陣直播的方式推介給全國消費者。

自2015年2月14日“興安盟大米”成功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以來,其品牌影響力持續攀升。2020年入選第一批中國農業品牌目錄。至2023年,“興安盟大米”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已達262.87億元。“興安盟大米”作為興安盟名特優農産品中的“頂梁柱”,知名度和品牌價值持續大幅度提升。

“我們採用統一的綠色水稻種植標準,把好品質源頭關,讓綠色水稻借助扎賚特‘味’稻的品牌效應‘身價倍增’。”扎賚特旗魏佳米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魏建明説,源於“興安盟大米”的“金字招牌”,讓興安盟水稻在市場上頗有名氣,不愁銷路。

如今,凝聚著無數汗水的興安盟大米,已陸續從田間地頭來到全國百姓的餐桌,為稻農鼓足了信心。

在北京市的興安盟生態農産品直營店內,一排排貨架上整齊擺放著包裝精美的興安盟大米等特色農畜産品。這些來自興安盟的綠色佳品,吸引了眾多北京市民的駐足試吃和選購,逐漸在首都聲名遠揚,並暢銷于全國各地。

為進一步打通興安盟大米推廣渠道,興安盟大米公司先後籌建餐超一體化的北京市、呼和浩特市興安盟大米館,打造3小時配送圈,同時在天貓、抖音、快手等網上平臺開通店舖,打通山姆會員店、盒馬X會員店等渠道,推進“線上+線下”聯動行銷。

興安盟堅持把水稻産業作為調優農業結構、實現産業振興、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優勢支柱産業,未來將繼續擴大水稻種植面積、延伸稻米加工産業鏈、拓寬銷售渠道,讓生態綠色有機的“興安盟大米”享譽中國、香飄萬里。

(記者:李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