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黃河源,草木青黃秋意濃。清晨,牧民曲加騎著摩托開始了在黃河源頭扎陵湖畔的巡護工作。
指著遠處的一片草場,曲加告訴記者:“那是我們過去放牧的地方,現在村裏沒人放牧了,每家每戶都有一名像我一樣的生態管護員,每個月有1800元的收入。”
青海省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具代表性的區域之一,這裡每年出境水量超過600億立方米。
當地牧民的生活變化是青海推進國家公園建設、守護中華水塔的成果之一。三江源國家公園成為我國首批設園、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湖國家公園加快推進,目前,青海成為全國唯一一個三個國家公園在建省份。
在三江源國家公園,當地政府部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三江源地區水體與濕地生態系統面積凈增加309平方公里,水源涵養量年均增幅在6%以上,長江、黃河干流、瀾滄江出省境斷面水質保持在Ⅱ類及以上,水源涵養能力和服務功能持續增強。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孫立軍説,從2000年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再到2021年正式設立國家公園,20多年來,三江源的生態保護範圍不斷優化、保護措施不斷完善、保護力度不斷加大,邁向從單純保護生態轉向全面統籌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階段。
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總面積70多萬平方公里的青海因其而得名。
2002年到2023年,青海湖湟魚的資源量增加近46倍。數字變化的背後,是政府與當地牧民的共同努力和守護。
“保護湟魚就是保護青海湖,就是保護環境。”56歲的代煥生來自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泉吉鄉新泉村,1985年起代煥生就跟著村裏的鄉親們開啟了打魚為生的日子。
“下午下網後,第二天早晨我們滿心歡喜等待收網,40米長、1米寬的挂網一次能撈六、七百斤魚。”代煥生説,等到了冬天,他們在結冰的青海湖上鑿開冰洞,用引線機器將“天羅地網”佈置于冰下,再將越冬魚兒一網打盡。
經過多年持續保護,如今青海湖畔再現“半河清水半河魚”的美景。代煥生所在的“捕魚村”也變成了“護魚村”,每當泉吉河出現水斷流、魚擱淺,村民們用木盆裝上魚,把它們放回湖裏。
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副局長久謝説,魚鳥共生是近年來青海湖水域生態環境改善的重要成果之一。目前青海湖水質優良率達100%,草地綜合植被蓋度達60%,濕地保護率達69%,近10年來,青海湖水體面積及水位遞增趨勢明顯。
祁連山是我國重要的冰川和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是連接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重要通道,也是守護“中華水塔”、涵養河西走廊的重要生態屏障。青海湖北岸的青海省海北州是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核心區域。2017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全面啟動。
張麗萍是祁連山國家公園青陽溝管護站的生態管護員,張麗萍説,跋山涉水、直面刺骨寒風,隊員們盡職盡責。如今,祁連山腹地生態修復治理區草木蔥蘢,植被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現在我在自己的管護區域內經常能看到岩羊、黑頸鶴,還有很多我以前沒見過的候鳥。”
當前,大力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示範省建設,是青海促進自然保護地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實踐。
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提供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青海自然保護地總面積為40926.6萬畝,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39.16%,其中國家公園佔全省自然保護地總面積的75.68%,初步形成了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新型自然保護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