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展商李鴻明花了3800元(人民幣,下同),從草原景泰藍畫師達來的展臺購買了一幅景泰藍畫作《駿馬圖》。“這幅畫完美融合了宮廷風與草原文化,極具收藏價值。”李鴻明説。
8月29日—9月2日,第八屆內蒙古自治區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在呼和浩特市舉辦,來自2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500余家展商齊來打卡。宮廷樣式的精美糕點、點綴大片契丹禦繡的真絲旗袍、被稱為“草原樂高”的蒙古包拼接積木……諸多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正在以精美的文創形式“圈粉”。
傳統“衣美”解鎖新風尚
軟軟細細的布條在呼和浩特市盤扣非遺傳承人孫亞傑的手中彎彎繞繞幾下,或成為點綴素衣的胸針,或成為搖曳耳上的耳墜,或成為裝幀白墻的挂飾。
盤扣,因其由手工盤制而得名,是中國特有的工藝飾品,在清朝初期成型。在中國傳統的旗袍、馬褂上,盤扣起固定衣襟之用,除具備扣子的功能外,更能裝飾服裝。
而新時代的盤扣,從衣襟之中走向更廣闊的文化天地。
2019年起,孫亞傑的盤扣胸針系列成功大賣。如今,她共推出胸針、耳飾、書籤、裝飾畫等200多個系列、400多種款的盤扣。
在孫亞傑看來,高端手工追求的就是品質,每一個工序都不能糊弄。“不然,我們製作的盤扣就不足以匹配它的價位。”
草原珍饈“出圈”文博界
“有一種蟲草和冬蟲夏草齊名,有著‘不老草’的美譽,它就是蛹蟲草,別名為‘北冬蟲夏草’。”福建人薛珠同在內蒙古興安盟展區向遊客介紹著自己的精品。
興安盟突泉縣是蛹蟲草的黃金種植帶,前不久,突泉蛹蟲草成功申報中國生態原産地保護産品。
薛珠同告訴記者,品相好的蛹蟲草每盆能賣到7元左右。“雖然價位不低,但依舊吸引來不少顧客,再加上産品的包裝將當地的‘春州文化’元素加入進來,更受歡迎。”
國潮手作詮釋“高級感”
這幾天,來自科右前旗的草原景泰藍畫師達來忙得不可開交,一邊現場製作畫作,一邊不時起身為遊客介紹挂在展區的畫作。
承載著800年宮廷記憶,達來通過制胎、掐絲、點藍、燒藍、打磨等多個步驟,在畫紙上創作出一幅幅精美畫作。
“這些畫作至少需要一週完成,大一點的需要半年之久。”達來的景泰藍畫作從幾百元到上萬元都有,即使價格不菲,也有不少遊客將其收入囊中。
此次文博會的網路熱度也頗高。錫林郭勒盟展廳中的一款需要自己動手搭建的微縮倣真蒙古包熱度頗高,以此為內容的多條短視頻點讚破千。
光滑細直的烏尼桿,片片細木條拼接而成的哈那墻,點綴有傳統藍色雲紋的手工氈布……一頂傳統蒙古包所需要的所有零部件都等比例微縮,匯聚在一個約14英寸大的精美包裝盒中,售價千元。
“我這幾天微信加了好多人,大家都很喜歡這種形式。”“80後”蘇德格日樂是這款被網友愛稱為“草原樂高”的創作者。他的父親和爺爺都是錫林郭勒草原上遠近聞名的蒙古包製作手藝人,如今他也成為蒙古包製作技藝的非遺傳承人。“相較于祖輩的蒙古包,如今的蒙古包不僅是生活居所,更是一種草原文化的體現和象徵。”
“人們之所以喜歡,因為形式新穎、純手工製作,更重要的是,人們願意為文創作品中蘊含的文化價值買單。”蘇德格日樂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