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鑄牢共同體中華一家親”主題採訪團走進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看到,沙區內黃綠交錯,無數個一米見方的草方格順著廣袤沙丘的起伏通向遠方。方格內綠色濃郁,檸條在風的吹拂下搖曳……這裡雖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卻一片綠意盎然。
“寧願治沙累死,也不讓沙欺負死”“全身曬得黢黑,手上全是繭子,嘴裏、鼻子裏全是沙子”“一季造林、成活靠天”……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原黨委書記、局長,“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王有德回憶起當年的治沙情景他記憶猶新,“不能等靠要,什麼事都向國家伸手,多年來,我們廣大職工發揚寧肯掉下十斤肉,不讓生態落了後的治沙精神,將這片荒漠變成綠洲的。”70多歲的王有德説。
“我是第四代治沙人,老一輩的人研究出來的草方格治沙技術我們一直在用,但我們林區現在更多采用科技助力治沙,我們會跟高校、研究院等科研單位合作,還有氣象部門合作,氣象部門會為我們提供精準的氣象服務,這樣植物的成活率大大提高……”楊偉是白芨灘林區的第四代治沙人,他告訴記者,現在治沙的自然環境沒有老一輩那麼苦,但“寧可掉下10斤肉、不讓生態落了後”的白芨灘精神,在這一代從未改變。
登上定沙城的觀景臺眺望,原本黃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如今已經是一片綠色的海洋,抬眼西眺,數公里外的黃河清晰可見,轉頭東顧,曾經肆虐的毛烏素沙丘已被固定,鎖縛黃龍。
60多年來,四代白芨灘治沙人紮根一線,一心撲在防沙治沙上。從最初“一季造林、成活靠天”的被動治沙模式,到如今的草方格固沙、三季造林的綜合治理措施,白芨灘保護區每年的治沙面積從起初的幾百畝,增至數千畝、上萬畝,再到如今的兩萬畝以上,治沙成效實現質的飛躍。
通過幾十年的實踐,白芨灘保護區逐步構建起前沿沙生灌木林、近生活區喬灌混交林、經果林與養殖業、種植業、生態旅遊“六位一體”治沙模式,不僅實現了治沙與致富同步發展,“六位一體”治沙模式還被國務院確定為促進寧夏經濟發展重點推廣模式。白芨灘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記者:別培輝、徐寧,參與采寫:紀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