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地處科爾沁沙地腹地,沙地面積4104萬畝,佔科爾沁沙地總面積的1/2以上。
歷經46年的不懈努力,全市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實現“雙縮減”,2066萬畝嚴重沙化土地已得到有效治理。森林覆蓋率從8.9%提升到19.49%,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64.86%,初步構建起喬灌草、帶網片相結合,功能完備的生態防護體系,改寫了昔日“沙進人退”的歷史,實現了“綠進沙退”。
2003年,中國科學院沙漠化土地空間分佈遙感監測,在全國四大沙地中,通遼市範圍內的科爾沁沙地唯一實現了治理大於沙化的總體良性逆轉。
扛起責任,當主力衝先鋒打主攻
通遼市深刻認識到,當前防沙治沙工作正處在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滾石上山、不堅持將前功盡棄的新階段。
“三北”工程攻堅戰三大標誌性戰役全面打響以來,通遼市作為科爾沁沙地殲滅戰的主戰場、主攻手,聞令而動,主動擔負起光榮歷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責任,嚴格落實黨政同責。
市旗兩級均成立了由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為雙組長的領導小組,壓實市旗蘇木村及各相關部門責任,全面摸清全市4000多萬畝沙地、55多萬個圖斑的實地現狀,認真研究相應的治理措施和方式方法,制定殲滅戰時間表、路線圖,舉全市之力堅決打好打贏科爾沁沙地殲滅戰。
規劃引領,以工程帶動生態建設
通遼市防沙治沙取得階段性勝利,源於廣大幹部群眾大膽創新、敢於擔當,探索出既符合通遼生態生産生活實際、又具有地區鮮明特色的生態建設之路。
通過工程帶動,通遼市防沙治沙實現了由數量擴張型向品質效益型轉變、由單純的擴綠向擴綠興綠護綠並舉轉變、由粗放經營向高品質發展轉變。
新時代、新征程,通遼市秉承大工程帶動大發展戰略,2020年、2021年爭取並啟動實施了總投資近100億元的歐投行貸款科爾沁沙地綜合治理項目、科爾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打響科爾沁沙地殲滅戰兩大“前哨戰”。
2023年6月以來,市委、市政府認真組織謀劃,按照“北保護、中節水、南治沙”的思路進行佈局,制定印發了《關於推進“三北”工程打好科爾沁沙地殲滅戰的實施意見》,分三個戰區進行佈局,將依託“三北”工程、風電光伏治沙一體化工程等國家和自治區重大工程。從2023開始利用8年時間,組織實施“五個千萬”工程。
2023年,依託歐投行項目、山水工程完成沙地綜合治理110萬畝,林草品質鞏固提升300萬畝。2024年,計劃完成科爾沁沙地殲滅戰生態修復400萬畝,目前已完成245萬畝,10月底前將全面完成年度建設任務。
到2030年,將如期打贏科爾沁沙地殲滅戰,實現五大生態治理目標,即90%以上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林草覆蓋率達到54.68%、森林覆蓋率達到24%、沙化土地綜合植被蓋度達到48%,沙區耕地節水改造提升達到100%,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穩定在90%以上,沙區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
創新機制,匯聚合力打殲滅戰
打好打贏科爾沁沙地殲滅戰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政府是主導角色,謀篇佈局、定目標任務、協調爭取項目和資金,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從而有效發動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凝聚合力打好打贏殲滅戰。
通遼市結合深化農村牧區“三變”改革,在蘇木鄉鎮、嘎查村基層黨組織的指導下,組建集體經濟組織。通過合作等形式,將分散的沙地經營權向嘎查村集體或集體經濟組織集中。林草部門組織統一規劃,嘎查村集體經濟或國有企業統一組織實施防沙治沙,農牧民通過合作、參與勞務獲得收益。
扎魯特旗實施的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採取“合作社+企業+農牧戶”的模式,成立合作社。與企業合作實施防沙治沙項目,通過以工代賑鼓勵當地農牧民群眾參與,並獲得勞務報酬。
通遼市引導支援社會組織和個人開展公益性治沙活動,動員鼓勵資源開發企業參與防沙治沙。科左後旗100兆瓦光伏治沙儲能項目區採用太陽能發電+生態治理+儲能系統相結合的牧光複合項目,完成綜合治沙0.5萬畝,實現了“給一片沙地、還一片綠洲”的目標。
通遼市還積極發動基層黨組織、螞蟻森林等公益組織參與進來,發佈了《履行植樹義務助力科爾沁沙地殲滅戰倡議書》。廣大黨員幹部、公益組織、農牧民群眾通過勞動、捐資等形式參與防沙治沙近百萬人次,完成沙地治理面積1.2萬畝。
科學施策,構建生態防護體系
在推進防沙治沙進程中,科學精準施策,致力於恢復疏林草原原生系統。
堅持分類施策,在沙地風沙危害最嚴重的地區,營造防風固沙林網、林帶、鎖邊林。在沿河兩岸和平緩沙地,營造以速生豐産林為主的商品用材林。在立地條件較好、沙化不嚴重區域,適度發展經濟林果産業。針對沙化耕地問題,推廣以淺埋滴灌為主的高效節水灌溉。採取秸稈覆蓋、施農家肥、免耕播種等保護性耕作措施,逐步改善沙化耕地品質。
同時,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創新,並將創新成果轉化為防沙治沙的生産力。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通遼市開創了穿沙公路治沙模式,形成了近自然林、窄林頻寬草帶等12種治沙模式,以及沙地機械開溝抗旱造林、控根造林、淺埋深栽等10余項治沙技術。
針對當前沙地點多面廣、地類碎片化嚴重、人口密度大、林草濕荒耕交錯、群眾生態生産生活融合的特徵,在積極推廣應用現有科技成果的同時,不斷探索創新生態修復治理模式和技術。
科左後旗位於遼蒙邊界省際協同治理項目區,通過採取近自然模式,使喬灌草形成近自然搭配,並創新“深栽淺埋”節水造林技術,造林成活率從不足50%提高到90%以上。奈曼旗圍繞老哈河、教來河沿岸沙帶,堅持以穿沙公路為軸線,植樹種草種灌,使綠色不斷向公路兩側沙漠推進,不僅有效治理了流動沙丘,而且使公路沿線2.4萬農牧民群眾年每人平均增收1000元,成為一條充滿活力的經濟帶。
合理利用,推進生態産品價值實現
多年來,通遼市堅持走生態建設産業化、産業發展生態化之路,合理利用沙區獨特資源,重點發展林藥、“風電光伏+治沙”、硅砂、生態旅遊、林草碳匯等五大特色産業。
目前,全市“塞外紅”蘋果栽植面積達32萬畝,年産值6億元,形成了以“塞外紅”蘋果為主的特色林果和以文冠果、榛子、仁用杏為主的木本糧油基地。同時,充分利用林間發展林藥、林菌和養禽等特色林下經濟,全市林間中蒙藥材基地已達30多萬畝。
大力實施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按照新能源開發項目相對集中原則,在2個旗縣建設11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在5個旗縣實施風電光伏異地治沙30萬畝。
依託硅砂儲量全國第一的資源優勢,將硅基新材料産業確定為全市重點産業。圍繞硅基礦砂材料、玻璃材料、冶金材料、化工材料4個領域重點發力,打造硅基新材料産業集群,點沙成金、變廢為寶。
依託沙漠公園、濕地公園、森林公園、草原公園等特有自然景觀,圍繞科爾沁500公里文化旅遊風景大道,重點打造了4條特色生態旅遊線路,推動沙區生態旅遊産業化。(文:李向峰、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