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地區地域面積廣袤,地貌類型多樣,森林、草原、濕地、荒漠、農田生態系統交錯分佈。每一個生態系統的退化或缺失,都必然引起其他生態系統的連鎖反應,甚至可能導致某個生態系統的毀滅和難以修復。生態系統治理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
“三北”工程實施以來,三北地區綠色屏障不斷鞏固、風沙危害不斷減輕、綠色經濟不斷發展。“三北”工程構建了一道抵禦風沙、保持水土、護農促牧的萬里綠色屏障,被譽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標誌性工程、全球生態治理的典範。然而,三北地區分佈著我國84%的沙化土地,以及我國沙化土地面積大、分佈廣、程度重、治理難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變,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形勢依然嚴峻的事實,警醒著我們必須充分認識防沙治沙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反覆性和不確定性,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打好打贏“三北”工程攻堅戰。特別是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堅持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分類施策,堅持部門統籌協調、區域聯防聯治,著力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新典範,把“三北”工程建設成為功能完備、牢不可破的北疆綠色長城、生態安全屏障。
打好打贏“三北”工程攻堅戰,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兼顧、協調推進,加強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種樹的只管種樹、治水的只管治水、護田的單純護田,很容易顧此失彼,最終造成生態的系統性破壞”。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和三北地區各地在“三北”工程攻堅戰中,統籌考慮各方面各要素情況,實行全方位管理、全要素協調,全面綜合治理。統籌佈局一批綜合治理項目,採取綜合措施,實行治沙、治水、治山相結合。統籌推進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生態保護修復,著力培育健康穩定、功能完備的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生態系統。遼寧省阜新市堅持系統觀念推進攻堅戰,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系統治理。一年來,該市完成營造林37萬畝、退化草原修復13萬畝、村屯綠化3.1萬畝、沙化耕地治理34萬畝,高品質完成畝玉米單産提升工程50萬畝、稻田濕地改造0.63萬畝、保護性耕作5萬畝,實現了科爾沁沙地殲滅戰首戰告捷。
打好打贏“三北”工程攻堅戰,必須堅持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分類施策,全面提升生態系統的品質和穩定性。這就要求三北地區各地根據自身實際,將工程固沙與生物固沙相結合,將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相結合,將新植新造擴綠補綠與更新改造提質提效相結合。按照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宜濕則濕、宜荒則荒的原則,合理配置和科學恢復植被。抓好農田防護林網、沙漠鎖邊林草帶和固沙林帶建設,抓好草原和濕地保護修復,逐步建設起喬灌草、帶片網相結合,多林種、多效益的防護林體系。內蒙古自治區磴口縣位於河套平原的源頭,東依黃河,北靠陰山,西鄰烏蘭布和沙漠。在推進荒漠化綜合治理工作中,該縣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因需施策,根據不同地理條件,採取不同治理方式。沿沙造林種草,保護沙區植被,營造防沙林帶。沿河築堤開渠,遏制水患,營造黃河護岸林帶。沙中發展光伏産業,打造烏蘭布和沙漠千萬千瓦級光伏能源基地。這種因需施策、系統治理的“磴口模式”,被列為防沙治沙的典型案例。
打好打贏“三北”工程攻堅戰,必須堅持全局性謀劃、戰略性佈局、整體性推進,實行區域聯防聯治、工程聯動聯建。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和三北地區各地,牢牢樹立一盤棋思想,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一體謀劃、統籌部署、協同推進。打破行政區域界限,開展區域聯防聯治,協同推進沙漠邊緣和腹地、上風口和下風口、沙源區和路徑區一體化治理。統籌防治任務和各項生態工程,統一規劃、統一佈局、統一行動,推進工程聯動聯建,實行工程項目清單管理。嚴格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控,優化農林牧土地利用結構,留足必要的生態空間。整體推進荒山荒沙綠化、草原保護修復、濕地保護恢復、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森林品質提升等工作。2023年10月,甘肅慶陽、陜西榆林、寧夏石嘴山和吳忠、內蒙古鄂爾多斯4省(區)5市共同簽署毛烏素沙地聯防聯治框架合作協議,構建了協同治理格局。
只有認識到位,才會自覺行動。打好打贏“三北”工程攻堅戰,要求我們要提高政治站位,統一思想認識,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要明確思路、目標、方向和重點,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防沙治沙為主攻方向,以築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為根本目標,以三大標誌性戰役為重點。要突出治理重點,創新治理模式,打造治理樣板,為中國防沙治沙創造新鮮經驗,為全球生態治理提供中國方案。(中國綠色時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