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嶺上楓葉紅民族團結情意濃

發佈時間:2024-05-29 14:35:00丨來源:丨作者:丨責任編輯:

“丹楓”國通語小課堂活動在農村牧區廣泛開展,“連心菜園”由各族幹部群眾共同種植,“組團式”幫扶助力教育資源在各中小學校流動共用,文化大集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景區、博物館內各類沉浸式體驗活動促進人心相通…… 早在2016年,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就被命名為“全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旗”。

近年來,科右中旗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將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作為推動新時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抓手,深入推進各民族共居共學、共建共用、共事共樂。25萬各族人民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共同奏響“團結曲”,開出“團結花”。  

同題共答擦亮“丹楓”統戰品牌

“‘丹’就是紅色,代表黨的領導,‘楓’代表著咱們的五角楓,‘丹楓’象徵著全旗25萬各族群眾緊緊圍繞在黨中央周圍……”在科右中旗“民族政策宣傳月”“民族法治宣傳周”啟動現場,“丹楓”理論宣講隊隊員于偉鵬正向過往群眾介紹“丹楓”統戰品牌的內涵意義。  

創新實施科右中旗民族團結進步“丹楓”潤心工作法,成立旗、蘇木鎮、嘎查三級共207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會,圍繞理論宣講、文化文藝、法治宣傳、校園文化、典型引領、國通語推廣六大主題開展活動,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群眾日常生活。 

探索“‘丹楓’國通語10+5”工作載體。組建一支由100名志願者構成的“丹楓”國通語推普隊,在機關、社區、景區、窗口、宗教場所、企業、學校、部隊、網路、農村牧區等10個領域開展推普工作,通過機制、載體和形式創新,壯大專業隊伍、創新教學模式、檢驗學習成果,助力各族群眾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取得紮實成效,累計開展各類主題活動200余場次,惠及群眾9萬餘人。  

近年來,科右中旗積極探索“1246”工作法,圍繞1條主線、2個機制、4個陣地、6支隊伍,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活動,積極引導各族黨員幹部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推動民族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形成“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良好局面,並先後獲得“實績突出單位”“第四批全盟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單位”等榮譽。 

一片“丹”心永向黨,赤誠“楓”情望北疆。截至目前,科右中旗涌現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1個、模範個人1名,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7個、模範個人8名;“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自治區級8家、盟級28家;全盟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18個、模範個人38名;全盟“石榴籽家園”18個、“最美石榴籽家庭”180戶。   

凝心鑄魂做好傳承融合文章

“文旅小鎮”代欽塔拉嘎查,“牛産業鏈主”華陽肉牛,“文化講堂”中華文化符號展廳,“工匠榜樣”刺繡産業園,“北疆藍”先鋒消防救援大隊,“國防綠”代表巴彥呼舒第七小學,國通語推廣重點學校巴彥呼舒第四小學,“石榴籽家園”罕烏拉社區,“全國民族團結模範集體”巴彥敖包嘎查,“振興引擎”京科發電有限公司,“文旅融合先行區”五角楓生態旅遊景區……科右中旗將各地各部門的宣傳教育陣地“串珠成鏈”,逐步完善共居共學、共建共用、共事共樂的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讓“石榴籽同心築夢”主題活動更加有聲有色、多姿多彩,走出了一條“傳承經典+融合特色”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之路。 

在科右中旗博物館“禮頌中華——我們共同的家園”主題展廳內,精美的圖片、豐富的互動體驗讓遊客和群眾進一步增強了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更加有形有感。   

“此次展覽主要以經典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為載體,面向全社會常態化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作為旗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點,在中華文化符號展廳舉辦的‘禮頌中華’主題展也是我旗中華文化大家學活動的縮影。”科右中旗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宗教事務局局長包珍珠介紹。   

為了持續推動“三個離不開”和“五個認同”深入人心,科右中旗在全旗範圍內培樹盟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基地3家、實踐創新基地6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點15處。截至目前,已開展各類觀摩活動400余場,受眾達7.9萬人次。   

“楓”景獨好落筆民生繪就藍圖

“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這是我們的家鄉。”在科右中旗巴彥呼舒公園,伴隨著百餘名群眾的深情歌唱,又一場“石榴籽”鄰里文化大集熱鬧開場。各族幹部群眾沉浸在吟詩作賦、非遺展示、政策宣傳等文化活動中。歌舞翩躚中,民族團結之花在盛放。  

如今的科右中旗,各民族親如一家、抱在一起,共同繁榮發展,處處上演著“石榴花開吐‘丹’心,籽籽同心綻‘楓’情”的生動實踐。   

在科右中旗新佳木蘇木界仁達壩嘎查現代化蛋雞場,科爾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黨員幹部現場認購約1500斤的“愛心雞蛋”。界仁達壩嘎查黨支部書記張冬林説:“此次包聯單位購買我們嘎查蛋雞場的雞蛋,極大減輕了雞蛋銷售壓力,增強了嘎查村民的養殖信心。”   

科右中旗積極開展“三結對同心築夢、心連心共建家園”活動,以産業強村帶産業弱村結對發展産業,以黨員帶群眾、群眾帶群眾模式引導各族群眾積極參與到鄉村振興産業中,結對發展共同致富。   

“能參與到科爾沁沙地的治理,我們是最高興的人。植樹務工每人每天能有150元到200元的收入,對村民來説是一件實實在在雙贏的事兒。”以工代賑、以獎代補、先建後補、集體治沙……今年以來,科右中旗先後有144個嘎查參與到402萬畝的沙地治理任務中,附近的農牧民有設備的出設備、有力氣的出力氣,在防沙治沙的同時,實現治沙致富。

好“楓”憑藉力,京蒙一家親。自中宣部開展定點幫扶以來,科右中旗引入了涉及鄉村振興、産業合作、人才培訓、消費幫扶等幫扶項目16個,開展教育、醫療系統“組團式”幫扶,先後選派土家族、滿族、漢族3名幹部到巴彥茫哈蘇木哈吐布其嘎查任駐村第一書記,北京市和海澱區選派4名黨政幹部人才赴科右中旗挂職,帶領各族幹部群眾團結奮進,駛入鄉村振興快車道,繪就民族團結“同心圓”。   

動人的故事,亮眼的數據,珍貴的榮譽,讓科右中旗成為興安盟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中最亮麗的一抹“楓葉紅”。

(文:娜荷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