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頂蒙古包 傾盡半生情——“非遺在青海”系列報道之三

發佈時間:2024-05-17 14:54:09丨來源:青海日報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5月10日下午,記者來到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誇多家裏,近距離感受流傳于河曲草原,富有地域特色的蒙古包製作技藝,聽他講述如何從日復一日看護牛羊的地道牧人成為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故事。

誇多的家位於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西郊一處定居點,沿定居點的小巷連續拐過幾道彎就到了他家那座二層小院,小院一層大廳的一角堆放著搭建蒙古包的木龍骨。跟著誇多穿過這間大廳來到展示廳,推開門,一頂嶄新的蒙古包映入眼簾,這是誇多用於展示這項非遺技藝的小天地。

“這頂蒙古包中等型號,能住八九個人。”誇多説著推開蒙古包的木門邀請大家進去。雖然是用來展示的,蒙古包裏卻一應盡有:牧區傳統土灶,裝酥油的櫃子,儲存米麵和茶葉的牛皮袋子以及挂在一側的打狗棒、烏爾朵(拋石繩:牧民驅使牲畜的工具)……每一樣精緻的物件,乃至整個氈房裏考究的陳設,都透著濃濃的遊牧文化氣息。

眼前的這頂蒙古包直徑約7米,用了80多根架桿。製作這樣一頂蒙古包,如果6個人分工協作,需要25天時間。而誇多製作的最大的一頂蒙古包超過100根拱架架桿。

“我們用心製作和佈置這個蒙古包,一來是為了讓客戶更加信任我們的手藝,二來為了讓人們尤其讓本地的年輕後輩更深入了解這項技藝和這裡獨特的遊牧文化。”誇多説,作為一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要心繫這項技藝的興衰,為它的傳承和保護傾盡全力。

河南縣那達慕大會上的蒙古包搭建比賽(河南縣委宣傳部供圖)

年過花甲的誇多生長于河南縣優幹寧鎮參美村美麗的草原上,和所有生長于草原的孩子一樣,他打小就是父親放牧牛羊的好幫手。和其他孩子不一樣的是,誇多在耳濡目染中對搭建蒙古包這件“大人的事情”産生了濃厚興趣。

誇多的父親是草原上有名的手藝人,誇多記得在自己很小的時候,河曲草原的牧人就經常邀請父親去家裏幫忙製作蒙古包。

也許是父親有意為之,每次去牧人家裏製作蒙古包,都帶著誇多,還總是耐心地給他講述製作搭建蒙古包的每一個步驟。久而久之,誇多不僅掌握了這門手藝,也跟父親一樣,成為了一名手藝人。

蒙古包是由架木、苫氈、繩帶組合搭蓋而成的一種建築,有著易拆裝、便於搬遷的特點,適用於牧業生産和遊牧生活。而流行于河南縣的蒙古包以其不同於其他蒙古族聚居區的鮮明特色而別具一格。拿誇多家展廳裏的這頂蒙古包來説,它最鮮明的特點在於整個氈房的下沿部分約10釐米寬的一圈黑色牛毛褐子,這一圈牛毛褐子緊緊連接著白色羊毛氈製作成氈墻,而氈墻連著白色穹頂,既渾然一體又與眾不同。

“這是河南縣獨有的特色,製作這樣的蒙古包,不僅要會撘架桿、會搟氈,還要會織褐子,所以我的學員得掌握好幾項技藝呢。”誇多笑著説。

從20歲入行到如今花甲之年,憑著蒙古包製作技藝,誇多從一名地道的牧人成長為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獲得了州級工藝美術大師稱號,也由此將這項技藝傳授給更多的牧人,得以傳承和發揚。

如今,河南縣蒙古包營造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延續傳統文化根脈,河南縣加大對傳統文化企業的政策扶持,誇多經營的金毯子蒙古包傳統手工藝製作有限責任公司由此被認定為非遺傳習中心,在他的20多名徒弟中,有來自村裏村外的脫貧戶,也有自己的親人——就像誇多年少時跟著父親學習技藝一樣,他的三個兒子也在潛移默化中成為製作蒙古包的手藝人。

“以現在的力量,我們一年大概能做三四十頂氈房,加上給牧民改造舊氈房,一年到頭閒不下來,學員們雖然忙,但都掌握了一技之長,也掙得了一份收入。”誇多説,蒙古包營造技藝入選國家級非遺文化,獲得了政府的政策支援,我們做的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事業,所以一定要把這項技藝好好傳下去,延續蒙旗文化根脈。(記者:公保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