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古道越千年

發佈時間:2024-05-08 10:05:20丨來源:《瞭望》新聞週刊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玉樹位於青藏高原腹地,1300多年前就因地處唐蕃古道重要樞紐而商賈雲集。如今的玉樹,霓虹下的喧鬧點亮著高原。時間將多少古道淹沒在黃沙塵土之下,這座古道重鎮依然保持著繁華與喧囂。

初到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感覺這座高原小城是個奇跡。

從西寧出發,歷經近十小時車程,當奇偉的雪峰、開闊的原野也變得單調乏味時,一連串路燈撕開了山谷的幽暗,開闊的馬路、喧鬧的廣場漸漸出現在眼前……這裡是玉樹,令人在空曠的荒野中偶遇繁華,在靜謐的自然中邂逅喧囂。

玉樹位於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1300多年前就因地處唐蕃古道重要樞紐而商賈雲集。

跨越千年,如今的玉樹,霓虹下的喧鬧點亮著高原。在歷史長河中,時間將多少古道淹沒在黃沙塵土之下,這座古道重鎮依然保持著繁華與喧囂。

當地群眾在玉樹藏族自治州成立 70 週年慶祝大會上表演傳統賽馬(2021 年 8 月 4 日攝,吳剛攝 / 本刊)

玉樹千年 唐蕃古道

玉樹市政府所在地東南部的貝納溝,陡峭崖壁下,文成公主廟依山勢而建。院內香煙繚繞,院外流水潺潺。歷經1300多年,這裡依然香火不斷。一旁的山腰上,漢藏雙語書寫的“玉樹千年唐蕃古道”清晰醒目。

西元641年,文成公主從長安出發由唐蕃古道入藏,經過貝納溝休整時,令隨從工匠在懸崖上雕刻九尊佛像,留下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60多年後,金城公主入藏,看到崖壁上的浮雕佛像,便在佛像外建起一座殿堂以避風遮雨。

自古以來,玉樹就是唐蕃古道的重要樞紐。

唐蕃古道是我國著名的三大古道之一,有著“絲綢南路”之稱。古道起自唐王朝國都長安(今陜西西安),終點為吐蕃都城邏些(今西藏拉薩),全長3000余公里,跨越陜西、甘肅、青海、四川、西藏五省(區),其中一半以上路線在青海境內,是唐代中原地區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爾、印度等國的重要通道。

《新唐書·吐蕃傳》記載:“度悉結羅嶺,鑿石通車,逆(迎)金城公主道也。”由此可見,吐蕃非常重視對唐蕃古道的經營和維護,以便利於同中原地區往來交流。

回望歷史,這條古道因商貿交往而繁盛——

“金玉綺繡,問遺往來,道路相望,歡好不絕。”描寫了文成公主入藏後,唐蕃古道上雙方使節、商人等頻繁奔波於此路的繁榮場景。據記載,自唐太宗貞觀八年(西元634年)吐蕃首次遣使入唐開始,到9世紀中葉,200多年間唐和吐蕃雙方使臣往來200余次,包括和親、修好、議盟、封贈、朝貢、慰問等。

明清以來,茶馬貿易成為唐蕃古道青海段商貿文化中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各種商貿活動的發展興盛,沿線涌現出丹噶爾、多巴、西寧、結古等眾多貿易城鎮。玉樹市結古鎮(現結古街道),就是由此興起的貿易重鎮。直至近代,這個高原古鎮仍是青、藏、川之間民族貿易的匯集之地。

古道見證著漢藏民族文化的交融——

學者認為,唐蕃古道青海段承擔著傳播技術、文化、思想等功能,發揮各民族間交流思想、交接情感、交融血脈的特殊作用。

相傳,一千多年前,文成公主將紡織和刺繡技術、藥材、工藝品、茶葉、穀物、生産工具、書籍通過唐蕃古道帶到吐蕃,架起漢藏文化交流的橋梁。唐蕃古道青海段所經地區多民族聚居,先後有羌、戎、匈奴、鮮卑、吐蕃、蒙古等20多個民族繁衍生息,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共同托起了唐蕃古道青海段的重要歷史文化地位。

青海省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孫發平表示,唐蕃古道是唐王朝和吐蕃王朝之間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也是我國一項重要的大型線性文化遺産。“這條古道既是漢藏民族文化交融的橋梁和紐帶,也拓展了中國與南亞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民族文化交流,是一條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走廊。”孫發平説。

古道的傳説穿越千年依然壯美悽婉——

文成公主廟,悠悠千載香火不斷,酥油燈盞晝夜長明,這是漢藏兩族群眾對文成、金城兩位公主共同的紀念。她們遠嫁吐蕃,串起民族團結的紐帶,少小離家再無歸期,留下悽婉動人的傳説。

相傳,文成公主走至赤嶺摔碎皇后賜予的寶鏡,化為今天的日月山;遙望東方,思鄉淚水流成了如今的倒淌河……銅鏡不會摔碎,倒淌河也並非思鄉的淚水,然而時至今日,這些古老動人的傳説仍在口口相傳。

站在文成公主廟前幽僻的小路眺望,人們仿佛還能看到千年前那浩浩蕩蕩的送親隊伍中,有兩位少女不時轉頭,回望家的方向。

悠悠千載 繁華依舊

絢爛的霓虹點亮了玉樹的夜晚,往來的商旅攪動著街角的深巷,咖啡廳、酒吧、餐館、小賣店密集排列在街路兩旁,幾乎都要營業至深夜。

跨越千年,玉樹以不一樣的景象,展現著唐蕃古道的今日繁華。

如今,地處青海、四川和西藏三省區交界地帶的玉樹市,仍是三地間的重要通衢和貿易集散地。由於交通便利、公共服務水準較高,四川石渠和西藏昌都的群眾習慣於到玉樹市看病。一些成都人到石渠出差工作,也會選擇坐飛機到玉樹市,再從玉樹市出發前往石渠。大量來自四川甘孜和西藏昌都的外來人口,活躍著這個縣級市的本地經濟。

與千年前相同,天南地北的商販、南來北往的遊客,密集的人流支撐起玉樹繁榮的商貿。

接近淩晨,喧鬧的人流雖已散去,大街上依舊可以看見三三兩兩的行人。一些小店還在等待遲歸的客人。

“這裡雖處於高原,但人流密集,生意好做。”玉樹市民主路上,經營一家玉樹特産店的老闆操著一口江浙口音,他以前店後廠的形式進行著牛肉乾加工與銷售,收入不菲。

與這家店臨近的奶茶店裏,兩位“90後”年輕員工正準備收工回家。他們分別來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五湖四海的人們在玉樹聚集,消費能力強,今天的奶茶營業額就超過萬元。”來自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小夥子説,他們每天都要經營到深夜。

玉樹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企業科科長更松白瑪介紹,玉樹市經營主體超1萬家,其中個體工商戶7000多家,企業2000多家。雖然單體規模不大,但整體數量多、活躍度高。

與千年前不同,如今支撐玉樹商貿的不再是物流不暢條件下的物資交換需要,而是人們對文化和旅遊資源的強烈需求。

從玉樹市出發,沿國道前行2個多小時,便能抵達玉樹市安衝鄉結拉村。清澈的河水從這座古村落邊流過,傳統藏式石砌房屋錯落有致,吸引著遊客到這裡體驗鄉村文化旅遊。

2019年,外出打工的本地人才卓瑪帶著大半輩子的積蓄回到結拉村。她走訪考察,全力修繕、保護傳統的藏式建築。2022年,傳統村落鄉村民宿——益曲卡山莊正式營業,村集體也投入資金入股。

有賴於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文化元素,許多遊客喜歡到山莊裏休養、冥想,體驗牧場生活。山莊吸納了很多鄉村工匠,非物質文化遺産安衝藏刀、擦擦、牦牛絨製品都受到遊客喜愛。2023年,山莊接待遊客近3000人,為村集體分紅20多萬元,吸納了十幾位本村村民就業。

玉樹市文化資源豐富,擁有全國文保單位5家,省級文保單位14家。“每到旅遊旺季,玉樹市一房難求。”玉樹州文體旅遊廣電局副局長葛立維説,打卡文化遺跡正逐漸成為玉樹旅遊的主角。2023年,玉樹市累計接待國內外遊客90.6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8億元,同比增長20%。

古道新生 時代坐標

在歷史長河中回望,伴隨政治經濟中心不斷東移,唐蕃古道曾一度沉寂。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從西部大開發到東西部協作,國家不斷加大對西部地區的建設投入,唐蕃古道以全新形象煥發新生。

近年來,玉樹州依託地震災後重建的交通路網,形成以結古為中心,以國道214為主骨架,以縣鄉公路為輻射的立體公路交通網路。

翻越雪山,征服凍土,唐蕃古道不斷開闢新徑。2024年1月5日,國道345青海玉樹雜多連接國道317西藏巴青段公路竣工通車。青藏中線(唐蕃古道)進藏自駕旅遊線路隨之重磅推出。

距文成公主廟約10公里,一座並不起眼的機場,飛機起降不斷。玉樹機場建在海拔約3950米的高原地區,徹底改變了這裡陸路進出的單一交通格局。“如今,玉樹機場已開通至北京、成都、西寧、西安的航班,最多時每日有11個航班,22個起降架次。”青海機場公司玉樹機場分公司總經理李寶寶介紹。

網際網路上,一條虛擬商道正在延展。風乾肉、全脂牦牛奶粉、果醬酸奶、蕨麻、藏式糕點、青稞面……在玉樹市藏族女孩代青永措的直播間裏,多平臺粉絲總量已經過萬,一些土特産品供不應求。

這位27歲的藏族姑娘,家住玉樹市巴塘鄉相古村。2019年大學畢業後,她選擇回鄉接手家中瀕臨倒閉的農特産品店舖。2022年,她嘗試直播帶貨,如今已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網紅”,實體店舖也開到了拉薩和西寧,2023年銷售額近300萬元。

時代的前行讓古老的唐蕃古道四通八達、立體展開。而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前所未有的保護力度更賦予唐蕃古道全新的發展底色,推動玉樹成為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

出玉樹市西行200余公里,來到玉樹州雜多縣昂賽峽谷。瀾滄江從深谷中奔流而出,山坡上草密林深、奇石聳峻,白唇鹿、雪豹、藏狐等高原生靈隱匿其中。久居這裡的牧戶,散放在山坡的牧群,星星點點分佈著,一切都是那樣和諧而安寧。

這裡便是三江源國家公園核心區所在地。2021年10月,我國宣佈正式設立第一批國家公園,三江源國家公園位列其中。“國家公園的設立,讓唐蕃古道有了新的時代意義。”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瀾滄江源園區管委會規劃財務部部長牟永紅説,國家公園的首要功能是生態保護。而相比于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的特殊之處在於向公眾開放,為公眾提供親近自然、體驗自然、了解自然以及作為國民福利的遊憩機會,提供一定的社會服務功能。

通天河渡口,河水滾滾而下;星星海、苦海岸邊,碧波微起,隨風盪漾;巴顏喀拉山口,雪峰聳立,直抵雲霄……穿過自然的靜謐,遇到城市的喧囂,現實與傳説、當下與歷史在這裡交錯,穿越千年的唐蕃古道以全新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

(文:陳凱、汪偉、柳澤興、白瑪央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