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北京校長”與興安盟的不解情緣

發佈時間:2024-04-30 14:51:49丨來源:興安日報丨作者:白玉亮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不以山海為遠,心連千里共好。從祖國首都到興安嶺上興安盟的扎賚特旗,1200余公里,在祖國的版圖上,是首都與北疆翠屏的相望。

2022年8月,從北京市豐台區到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穿過華北平原和科爾沁草原,胡小蒙帶著滿腔熱忱,肩負起充滿愛與挑戰的神聖使命,把更多的希望帶到了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這片熱土上,開啟了為期三年的教育幫扶生涯。

使命如磐,重任在肩。作為中組部選派“組團式”教育幫扶成員,現任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音德爾第三中學校長的胡小蒙舍“小家”顧“大家”,將遠在湖北宜昌的父母接到了身邊,一邊照顧年邁的父母,一邊堅守崗位忘我工作,為興安盟廣大幹部群眾樹立了標桿和榜樣。一年多來,他帶領“組團式”幫扶團隊發揮專業引領作用,成為促進北京與扎賚特旗教育領域交往交流交融的橋梁與紐帶,為京蒙教育協同發展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枝葉關情的本色——推動學校教育品質明顯提升

2022年6月,由中組部、教育部派遣赴內蒙古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開展“組團式”幫扶工作的教師人選正在緊張審核當中,包括胡小蒙在內的北京市豐台區5位教師名列其中。

當時的胡小蒙正在北京市第十二中學任教,面對“是否要加入幫扶隊伍?”這個問題,他鄭重表示:“能夠為國家鄉村振興、為幫扶地區的教育事業出份力,是組織的信任,也是作為教育人引以為傲的機遇和使命。”

胡小蒙立即作出了決定,把近20年的教育教學經驗帶到了扎賚特旗音德爾第三中學。來到新環境,胡小蒙發揮專長優勢,與當地教師、學生、家長打成一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引導當地教師改進授課方式,用師德大愛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北京老師”。 

“困境裏往往充滿機遇,找到了短板,便找到了未來工作的發力點。”面對扎賚特旗音德爾第三中學高中部成立不滿四年,存在管理經驗不足、師資緊缺、生源多樣、流動性強等問題,胡小蒙堅定表示,“學校的最大短板在師資,未來發展的希望也在師資。”於是,胡小蒙連續聽評高中部所有教師的“推門課”,在了解了起步階段教師的學科素養及特點之後,經過與當地領導溝通,將現階段幫扶工作的重點定位在“強師興教”上,把“固本提質,聚焦課堂基本功”作為學期教研的主題,並親自擔任班主任,組織成立包含32人的“青年教師論學班”。  

“青年教師論學班”以班級的形式進行組織管理,以教案書寫、教學設計、“共讀一本書”、課例討論、育人案例交流會為載體,開展不同學科教師之間的跨學科研討。論學班成立後,他從“共讀一本書”“共賞幾節課”“共同準備一次家長會”等話題入手展開研討,充分調動教師們的教學熱情,有效提高他們的課堂基本功。

“胡小蒙校長構建了‘5+1’課程理論體系,指導青年教師進行微課題研究,組織聽評課教研活動,傳授教學計劃和教案書寫經驗,對我們青年教師幫助很大。”扎賚特旗音德爾第三中學英語組教師曹雪説。

功夫不負有心人,高中部教師在2022至2023學年度共有3人獲得旗級教學能手,4人獲得旗級學科帶頭人,3名教師在盟市級教學活動中發言,4名教師在旗級教研活動中進行公開課展示,填補了旗縣高中階段教研的空白。

薪火相傳的心願——用真情扛起“造血”重擔

“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隊伍,提升每一堂課的品質,不讓一個學生掉隊”這是胡小蒙心中時刻謹記的奮鬥目標和方向。

為此,胡小蒙提出“向內挖潛、向外引援”的工作思路,秉持著“行勝於言”的職業理念,包括胡小蒙在內的所有幫扶教師都堅守在教學第一線。除任課之外,還擔任備課組長和傳幫帶等工作。“組團式”幫扶教師兼顧培養學生和青年教師的重任,使命艱巨,但看到他們的快速成長,幫扶教師們心裏也多了一份滿足感、獲得感和職業成就感。

胡小蒙非常重視教師的備課環節,提出自主備課、集體備課、實踐展示、總結提升這一連貫的教學提升流程,提高備課效能,提升課堂教學品質。

師徒關係成了胡小蒙和幫扶團隊與當地教師聯繫最為緊密的一環,實行跟班指導與一對一交流,讓大批青年教師在各級大賽中脫穎而出,改變了學校高中部在各級大賽中少有獎項的局面。幫扶教師的徒弟李嬌、杜冰、陳曉艷、王楠楠等均執教了旗級示範課和説課,其中杜冰老師榮獲自治區説課二等獎,併為全旗業務副校長進行説播課講解。18名教師在人教社校本教研項目中進行校際課堂展示。“青年教師論學班”李振華、王麗娟、叢金蓮、郭凱、肖成傑等人參加了盟級教師基本功比賽,分獲一、二等獎。

朋輩互促、師帶徒、辦講座、雲授課……“組團式”幫扶致力於培養學校的業務骨幹,幫扶教師們將教學經驗毫無保留、傾囊相授,化“輸血”式幫扶為“造血”式幫扶。

大愛無私的奉獻——用光熱照亮孩子夢想

胡小蒙堅持“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的目標,在做好高中學生發展的頂層設計,明確不同階段重點任務的基礎上,他結合新課程的實施,開展生涯規劃教育活動和心理健康教育。聯合德育部門開展主題班會展示、“德育時刻”“學生論壇”活動,搭建平臺討論時事,傳播正能量,充分鍛鍊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學校還與清華大學未央書院學生社團聯合開展“執光撥雲”項目,通過書信交流、線上講解、線下回訪等形式,清華的學長學姐們與三中的學弟學妹們進行廣泛且入微的交流,讓三中學生獲益匪淺。

在胡小蒙的帶領下,幫扶團隊在規劃統籌上緊抓學校教研,將新課改的理念結合校情加以凝練,先後面向師生和家長開設了《新課改背景下教學的研究與實踐》《教師專業化成長——從規範走向卓越》等共15場專題講座。“從2022年的高一學生開始,內蒙古實行了文理不分科的新高考制度,這對於已經適應了傳統高考的家長來説挑戰不小。”胡小蒙坦言,這正是要面向家長開展講座的原因,“為老師助力,也為家長賦能,才能讓教育資訊對稱,實現全面育人。”

矢志奮鬥的信念——用信心跨越萬里山河

針對學校課程建設不夠豐富以及學生需要開闊視野的現狀,胡小蒙以高考綜合改革為引領,加強與北京市第十二中學、北京航太中學建立“手拉手”合作關係,強化校際交流,利用人教社“京蒙教育協作”智慧平臺的“核心素養導向的新高中校本教研專業提升”專題磨課,統籌各方面教育資源,利用遠端互動教學和可視教研,助推高考綜合改革,推進學校教育品質提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胡小蒙還積極為青年教師“牽線搭橋”,組織他們學習外界先進的教育理念。2023年,學校先後派駐26名幹部教師赴北京市第十二中學開展幫扶工作深度對接和跟崗學習,並開展觀看天安門升旗儀式、參觀抗日紀念館、故宮博物院等綜合實踐活動,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提升了文化底蘊。2023年7月,音三中迎來了來自北京市第十二中學的“專家天團”,由各學科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和骨幹教師組成團隊,參與現場聽課説課,與音三中教職工集中交流,為音三中教研注入了新動力。

由胡小蒙帶領的“組團式”幫扶團隊將北京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和人才隊伍帶到扎賚特旗,強管理、建制度、抓隊伍,破繭成蝶創奇跡。在2023年學校高中部的首屆高考中,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獲得了“全盟旗縣理科最高分”“全員本科”等多項榮譽,在社會中贏得了優良口碑。

“北京水準、三中樣子,這就是‘組團式’幫扶團隊的專業引領與勤奮好學的師生們形成的奇妙的‘化學反應’,創造了旗縣教育的奇跡。”扎賚特旗音德爾第三中學黨支部書記王東升説,“胡小蒙校長不僅為高中部的所有學生制定了學習生涯規劃,還組織了‘3+1+2’選課走班專題家長會,加強對學生和家長的指導。在他的推動下,我們與北京名校進行了同步雲教研,現在我們正在與北京市第十二中學進行同步活動,線上互學互鑒,線下互訪,胡校長做了大量的工作。”

成績的背後,不能忘記胡小蒙奮鬥的艱辛。他帶領團隊與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留守扎賚特旗就地過年,他用辛勤的汗水,澆灌著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胡小蒙剛到音三中的時候,女兒剛上初中,也需要陪伴和輔導,他教育了扎賚特旗的孩子,卻把這份父親和丈夫的責任都留給了在北京的妻子。他每天早上第一個來到學校,晚上最後一個離開校園!深夜,如果有一間辦公室的燈亮著,那是胡小蒙校長在精心備課,制定高中部教育教學發展規劃。

巍巍神山,見證艱苦奮鬥擔當作為的日日夜夜。

千里草原,訴説血肉相連親如一家的深情厚誼。

心懷國之大者,引領育人創新。胡小蒙竭盡所能為幫扶地區教育事業嘔心瀝血,書寫了京蒙東西部協作教育篇章中的動人一頁。辦好老百姓家門口“北京水準”的優質高中,是京蒙兩地教育人的共同心願。為實現這個美好願景,眾多像胡小蒙一樣的幫扶成員與扎賚特旗各族群眾同甘共苦、攜手奮進,如盞盞燭光,點亮各族師生的人生夢想。(文:白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