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盟唱響草原新牧歌

發佈時間:2024-04-17 16:12:28丨來源:興安日報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伴著春風走進興安盟,廣闊無垠的草原上,一片片收割牧草後的草原被黃裏透著微綠的“地毯”覆蓋,綿延到天邊。不難想像,天氣轉暖後,這裡將呈現出怎樣鬱鬱蔥蔥、充滿生機的景象。

自4月20日起,興安盟草畜平衡區886.12萬畝遼闊草原將陸續進入休牧期,休牧期草畜平衡區將全面禁牧。去年休牧期結束時,據監測數據顯示,全盟天然草原草群平均植被蓋度達53.28%,草群平均高度達10.75釐米,牧草生長狀況良好。

禁牧休牧也是增綠。近年來,興安盟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堅持生態治理與經濟發展並重,通過科學劃定禁牧休牧區域範圍、強化監督指導和巡查力度、加強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執法力度等一系列禁牧休牧措施,探索出一條“草原增綠、牧業增效、百姓增收”的生態迴圈發展之路。

禁牧,為草原增綠

興安盟位於大興安嶺南麓,北緯46度,是羊草、貓尾草最適宜生長的故鄉。近年來,興安盟持續實施草原生態保護獎補制度,嚴格落實“草畜平衡”政策,著力改善草原生態,不斷加大草原生態保護與修復力度,推進退耕還草、舍飼養殖等一系列禁牧措施,換來了一碧千里的草海,也換來了現代草産業的蓬勃發展。

在科右前旗阿力得爾現代草産業加工物流交易園區,一輛輛滿載飼草的運輸車有序地駛入。“依託自然資源以及阿力得爾蘇木的區位優勢,科右前旗政府打造了這個現代草産業集聚區,目前已經引進7家國內草業龍頭企業。”內蒙古雲牧草業生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小永介紹説,該園區總佔地面積1338畝,包括飼草産品加工倉儲物流區、草原食品及道地藥材加工區、牧草超市等功能區,將通過多種方式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切實讓産業成鏈、草原增綠、飼草“生金”。

禁牧休牧是保護生態的關鍵,興安盟在保護好草原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對草原適度開發利用,以利用促保護,讓草産業成為興安盟的新興産業和富民強盟的特色産業,實現了草原畜牧業發展與草原生態環境改善協調互促,走出了一條現代草産業的發展之路。

改良,為牧業增效

禁牧並非簡單的“禁”與“限”,而是通過改變牧民傳統的養殖方式,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重提升。

為了減輕草場壓力,讓草原“喘口氣兒”,興安盟調整養殖結構,唱響了“改羊增牛”的新牧歌。

走進科右前旗滿族屯滿族鄉特門烏拉養殖專業合作社,一頭頭西門塔爾牛體態健碩。“這些都是改良後的西門塔爾牛,每頭牛比本地牛多賣3000元。”合作社負責人韓恩成介紹説,草原上的羊越來越多,把草都啃沒了,作為牧民,他積極響應“改羊增牛”政策,賣掉了家裏的200隻基礎母羊,購進了優質的西門塔爾牛,當起了“草原衛士”。如今,韓恩成的合作社肉牛存欄量由最初的6頭髮展到了200多頭,年收入達80萬元。“和養羊相比,舍飼養牛減少了人工成本,對草場的傷害降低了,收入卻增加了不少。”韓恩成説。

“改羊增牛”改變了興安盟牧民傳統“耗草養殖”的生産方式,激發了草原牧民多産業發展的積極性。興安盟通過發展舍飼育肥、牛産品精深加工、延長牛産業鏈條等措施,全力做好“牛”文章,讓牧民在“草+畜”的産業結構中穩步增收。2023年,全盟肉牛存欄達147.25萬頭、出欄48.22萬頭,牛肉産量達8.6萬噸,全盟肉牛養殖戶達79944戶。

奶業,為百姓增收

禁牧,收穫的不只是綠色,好生態就是“金飯碗”。興安盟位於黃金奶源帶,水質、土壤、空氣優良,牧草資源豐富,1895萬畝黑土地、3918萬畝優質牧場,具有發展奶牛養殖業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興安盟圍繞怎樣解決好草畜矛盾、超載過牧的問題,讓百姓“減畜不減産、減畜不減收”,探索出了“奶食品加工增收”“飼草料中央廚房配送”“劣畜換優畜”等6個典型模式,做好自然保護、綠色發展和百姓增收文章。

走進科右前旗滿族屯滿族鄉阿拉坦敖都嘎查西恩尼根家庭牧場,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奶香,晾曬架上擺滿了奶豆腐、奶皮子、奶渣等奶製品,冰櫃中儲藏著黃油、酸奶。牧民義樂呼熟練掌握奶製品製作技藝,每年通過銷售手工奶製品增收10余萬元,原來30平方米的小作坊變成了現在300余平方米的製作車間。“草原是牧民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要保護好‘母親草原’,發展奶製品産業同樣可以增收。”義樂呼説。

“奶食品加工增收”模式讓過牧戶通過舍飼養殖乳肉兼用牛生産牛奶,增加經濟效益,提升奶産業發展水準;“飼草料中央廚房配送”模式在農牧交錯區培育畜牧業社會化服務機構,為舍飼半舍飼養殖戶提供全面服務,提高養殖效率;“劣畜換優畜”模式引導養殖戶加快品種改良,肉牛産業提質增效,有效緩解了天然草原壓力,實現草畜平衡及草原生態良性迴圈。

禁牧休牧,讓嶺上興安盟綠色愈發厚重。畜牧業從粗放發展轉向規模集約高效,從簡單利用草原轉向生態紅利共用。當綠水青山有了“生態身價”,興安盟人更加珍視這片碧綠、這方蔚藍、這份純凈。如今,興安盟森林覆蓋率達33.44%、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74.14%。

在盛夏時節,你不妨走進這片草原,感受那裏的天高雲淡、草木葳蕤和綠色發展的蓬勃脈動……(文:李燁琳、韓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