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面積將達10萬畝 螞蟻森林連續6年支援興安盟科右中旗種樹治沙

發佈時間:2024-04-17 16:06:57丨來源:嶺上興安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這是一個個普通國人以“螞蟻”之力在茫茫沙地植下的蔥蔥綠色。

春風拂過,新綠正生。

在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高力板鎮花道卜、沙木嘎嘎查科爾沁沙地殲滅戰治理區,新栽種的文冠果和樟子松樹苗整齊排列,迎風挺立。這是一個個普通國人以“螞蟻”之力在茫茫沙地植下的蔥蔥綠色。旁邊醒目的“螞蟻森林項目區”石碑是科右中旗25萬幹部群眾無聲的“酬謝”。

醒目的“螞蟻森林項目區”石碑

從2018年種下第一棵樹至今,螞蟻森林攜手眾多網友,在科右中旗種植檸條、沙棘、山杏、榆樹、樟子松超780萬棵,造林面積超7萬畝。

4月15日,在科爾沁沙地殲滅戰興安盟科右中旗“南三蘇木”治理區防沙治沙工程建設現場,螞蟻集團資深副總裁、首席可持續發展官、螞蟻森林基金會副理事長彭翼捷介紹,2024年,螞蟻集團將通過“螞蟻森林”防沙治沙項目,繼續支援科右中旗打好科爾沁沙地殲滅戰,年內將在科右中旗再種植檸條、山杏、榆樹、槭樹、文冠果等樹種超230萬株,累計造林面積突破10萬畝。

螞蟻森林用戶將樟子松樹苗植入樹坑

“過去,我僅僅通過手機螢幕‘呵護’著一棵棵樹苗的成長,而現在,能夠和大家一同親手栽下樟子松和文冠果的樹苗,我深感榮幸。”來自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的“螞蟻用戶”陳聖森分享道。這是他與隊友們首次踏足科右中旗,他們熱切期待著這些親手種下的樹苗能夠茁壯成長,為抵禦風沙、綠化環境貢獻一份力量。

科右中旗位於科爾沁沙地最北端,肩負著阻止科爾沁沙地邊緣區域向外擴張的重任。2018年,作為科右中旗的定點幫扶單位,中宣部推動“螞蟻森林”防沙治沙項目落戶科右中旗。當年,2萬畝檸條、8500畝沙棘在全旗7個蘇木鎮、3個國有林場安了家。

興安盟青年志願者加入植樹隊伍

在科右中旗杜爾基鎮“螞蟻森林”防沙治沙項目區,護林員佟玉山每天騎著摩托車巡視每寸沃土,從茫茫沙地到片片綠洲,見證點滴變化。“過去,風吹沙起,一夜之間莊稼地就成了沙窩。自從種上檸條以後,漫山遍野的沙地都綠了,雨水也多了,不毛之地變成沃土良田。”對比往昔,佟玉山感慨萬千。

同樣感受到巨大變化的,還有科右中旗高力板鎮賽罕道卜嘎查黨支部書記王雙柱。

“只要睜開眼,窗縫中、頭髮上、鼻孔裏,到處都是沙子。”談及過往,王雙柱仍心有餘悸。得益於2019年“螞蟻森林”防沙治沙項目的實施,當年在風口沙地上種植的3780畝檸條,成了村裏的“防風防沙墻”,昔日黃沙漫天的景象一去不復返。

“環境好了,老百姓的生態意識也提高了,現在生態好、空氣好、雨水也大。我們以後還是要走綠色發展的路子,還是要多種樹。”王雙柱説。

在今年3月12日植樹節活動中,科右中旗文冠果上線為螞蟻森林環保項目樹種,網友通過手機收能量種樹,支援科右中旗生態建設,僅用兩天的時間,70萬株文冠果被兌換一空。

來自山東省臨沂市的螞蟻森林用戶樊淑琪和愛人種下“愛情樹”

“我和愛人就是通過螞蟻森林線上種樹結緣的,很開心能在科右中旗將第18棵‘愛情樹’深植黃沙之中,我還想去看看我們去年在科右中旗一起合種的榆樹,今後我也要繼續為守護生態做出自己的貢獻。”來自山東省臨沂市的螞蟻森林用戶樊淑琪説。

來自全國各地的螞蟻森林用戶到興安盟科右中旗植樹留念

如今,中宣部正積極協調各方力量,共同投身於科右中旗的生態建設之中。在螞蟻森林等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援下,科右中旗通過一系列富有成效的造林護綠“組合拳”,使得“綠色版圖”持續擴展。截至2023年底,科右中旗森林覆蓋率和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分別從2017年的17.64%和35.17%提高到18.54%和76.77%。沙化土地面積由611萬畝減少至498萬畝。

矢志向綠行,敢於荒漠繪丹青。在這場科爾沁沙地殲滅戰中,螞蟻森林從未止步,綠染大漠的畫卷不斷鋪展……

(文:刁博禹、高敏娜,圖:刁博禹、王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