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交出三北工程攻堅戰“高分答卷”

發佈時間:2024-02-08 16:04:07丨來源:中國綠色時報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內蒙古自治區橫跨三北地區,是我國北方面積最大、種類最全的生態功能區之一,同時也是我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為集中、危害最為嚴重的省區之一。三北工程三大標誌性戰役主體在內蒙古。

2023年6月6日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勇擔重任、堅定自覺,當主力、打主攻,提交了一份日均造林1.7萬畝、種草8.8萬畝、防沙治沙4.3萬畝的“高分答卷”。

防沙治沙內蒙古很拼

內蒙古始終把綠色作為最亮的發展底色,一代又一代治沙人以其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以驚人的毅力和決心,譜寫了築牢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的壯麗史詩。

從1978年三北工程啟動以來,內蒙古累計實施了五期工程,完成建設任務1.19億畝、約佔全國的1/4,在三北工程涉及的13個省區中居首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累計營造林1.31億畝、種草3.18億畝、防沙治沙1.38億畝,規模均居全國第一,森林覆蓋率和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實現“雙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實現“雙減少”。

內蒙古有8個地區被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5個城市被評為國家森林城市。“中國綠肺”大興安嶺林區是我國森林集中連片面積最大、保存最好的重點國有林區之一。庫布其沙漠治理作為中國防沙治沙的成功實踐,被寫入190多個國家代表共同起草的聯合國宣言。在2021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第十五次會議上,錫林郭勒退化草原修復項目是唯一一個中國向世界推薦的草原生態修復典型案例。

這一份份令人矚目的綠色成績單,奠定了打好打贏內蒙古三北工程攻堅戰的堅實基礎,並預示著新一輪綠色奇跡的到來。

分類施策佈局十二大關鍵戰役

內蒙古堅持分類施策,在三北工程三大標誌性戰役片區佈局十二大關鍵戰役,規劃到2030年完成沙化土地綜合治理任務佔全國總任務的一半左右。

在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片區,以防風固沙、減少黃河輸沙量為主攻方向,佈局黃河安全保衛戰、賀蘭山生態廊道護衛戰、控沙斬源攻堅戰、塞外明珠保衛戰“四大戰役”。

在科爾沁和渾善達克兩大沙地殲滅戰片區,以阻斷沙塵入京和防治風沙危害為主攻方向,佈局首都沙源殲滅戰、沙源分割包圍戰、增綠提質護衛戰“三大戰役”。

在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阻擊戰片區,以建設巴丹吉林和騰格裏沙漠鎖邊林草帶、阻止沙漠東侵南移為主攻方向,佈局阻沙匯合阻擊戰、河西走廊綠洲保衛戰、阻沙進城陣地戰、阻沙護路攻堅戰、軍事基地護衛戰“五大戰役”。

有序行動創新探索多項機制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相繼召開4場三大標誌性戰役現場推進會,動員指導各地搶抓有利時機,抓緊開工建設,2023年完成造林556萬畝、種草1817萬畝、防沙治沙950萬畝,分別為年度計劃的149%、140%、151%。

探索建立以國家投入為主、地方配套為輔、企業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推動各盟市設立專項資金,積極動員央企、國企、本地企業參與防沙治沙,開展公益性治沙,多方式切實解決資金的問題。

探索推廣以工代賑、先建後補、以獎代補等方式,引導更多農牧民直接參與防沙治沙。建立央企與地方常態化協同工作機制,在渾善達克-科爾沁沙地南緣與三峽集團、中林集團共同建設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加強區域聯防聯治,與甘肅、陜西、寧夏等地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構建協同治沙、管沙、用沙的工作格局。

科技驅動堅持科學防沙治沙

長期以來,內蒙古自治區積極探索並形成了一條以科技為支撐、産業為靈魂、政策為推手、典型為引領的獨具特色的防沙治沙新路子。

為助力打贏三大攻堅戰,內蒙古不斷強化科技支撐,實施科技“突圍”工程,啟動三北工程科技創新重大示範項目,通過“揭榜挂帥”開展防沙治沙關鍵技術攻關,並在三大標誌性戰役片區建設一批科技創新示範區。

積極推動在內蒙古設立三北工程研究院,與中國林科院攜手打造磴口防沙治沙示範區、新華示範林場等8個三北工程科技高地。實施種苗振興三年行動,建成草種繁育、林木育苗基地66.5萬畝,為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提供苗木支撐。

內蒙古自治區全面總結梳理各地防沙治沙典型模式,創新治理模式,大力推廣“庫布其模式”“磴口模式”,鼓勵各地對光伏治沙、以路治沙、低覆蓋度治沙等已有和新創成功模式進行總結推廣運用,並引導各地進一步挖掘行之有效的“微創新”和“土辦法”,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和並行多贏。

防沙治沙,馳而不息、久久為功。打好打贏三北工程三大攻堅戰,內蒙古一直在路上。(文:張欣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