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越來越多的珍稀生物活躍在中國大地上。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以自然生靈為主要欣賞對象、以保護生態環境為重要前提、旨在實現保護與發展雙贏的生態旅遊正由“小眾”走向“大眾”。在首個全國生態日即將到來之際,我們邀請生態旅遊領域的推動者、從業者和體驗者,講述他們在自然山川中的精彩故事。
親歷國家公園感受生態之美
講述人: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國家公園項目負責人秦璇
【一線講述】
三江源國家公園2021年正式設立,是我國第一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三江源區域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生態系統,隨處可見狼、白唇鹿、岩羊等野生動物。
出於對大自然的嚮往和對野生動物的喜愛,我讀大學本科時選擇了生物專業,研究生時轉向更宏觀的環境保護和恢復方向。2020年夏天,我第一次來到三江源,巴塘草原環繞的群山、星星點點的藏式帳篷似夢境般美好,給從小生活在城市的我帶來了不小的震撼。漸漸地,高海拔的景觀和生物,熱情友好的藏族居民,充滿挑戰的保護工作……讓我的心態從最初的“試一試”變成了“留下來”。
我們在當地開展了社區監測、自然體驗、人獸衝突緩解等工作,探索兼顧生態保護和社區發展的可持續路徑,也為國家公園建設提供實踐經驗。昂賽“大貓谷”自然體驗項目就是其中一個嘗試,由當地牧民擔任自然體驗嚮導、司機和接待家庭,帶領自然體驗者在玉樹州雜多縣昂賽鄉境內開展觀察雪豹、觀賞自然和文化景觀、體驗牧區生活等活動。我們協助合作社建立“大貓谷”預約網站,設計了雪豹尋蹤、觀鳥之旅、徒步探秘、牧民生活體驗、幽谷觀星等體驗內容,形成《自然體驗導覽手冊》,還和社區共同討論制定了《接待家庭守則》等一系列規章制度。
該項目並不是單純的旅遊,更是一種自然體驗。體驗者要全程入住當地牧民家中,牧民們會拿出酸奶、酥油茶、牦牛肉乾等特色食物招待客人。一位學生體驗者在為期四天三晚的體驗後向招待家庭寫信致謝:“我在義西叔叔的指引下很幸運地看到了馬麝……昂賽之行的另一份幸運就是遇見了你們!”
截至2023年5月,項目已選拔出22戶牧民接待家庭,共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的213支自然體驗團隊,共計590人次,為當地社區帶來200多萬元收益。全部收益的45%為接待家庭所得,45%納入社區基金,10%用於昂賽區域生態保護工作。
昂賽自然體驗項目真正實現了讓當地人從保護中受益,從而激勵他們長期參與自然保護工作。牧民桑周選擇成為接待家庭。接待結束後,我去他家做評估,桑周向我展示客人們的寄語和感謝信,特別開心地説:“好多客人是我幾年前接待的,我們現在還發微信呢。”
國家公園建設,保護了中國生態系統中最為完整和原真、自然稟賦最好、自然遺傳價值最高的區域。希望更多人能親歷三江源國家公園,親身感受自然蓬勃之力、生物多樣性之美,成為中國生態文明的“衛士”。
與鯨類共用蔚藍大海
講述人:廣西科學院廣西北部灣海洋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默
【一線講述】
中國擁有遼闊的海洋國土,生活著中華白海豚、布氏鯨、綠海龜等旗艦物種,分佈有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等重要的濱海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了難以估量的生態服務價值。而我,因為《動物世界》和海洋主題郵票産生了對大自然特別是鯨類動物的興趣,逐步走上了研究與保護海洋哺乳動物的道路。
鯨,地球上現存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很長一段時間,除了長江江豚、東亞江豚等小型齒鯨類外,體型龐大、常與傳説相伴的須鯨類極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直到2018年,廣西北海市政府對外發佈了重磅消息:潿洲島海域發現了中國大陸首例近海岸分佈的大型鯨類生活群體——布氏鯨群。在消息公開之前,我已在這片海域追尋了它們3年。
在茫茫大海上尋找鯨魚並不容易。當最初的興奮勁過去,眼中只剩下單調的天空和大海,時間仿佛停滯了,但我和隊友仍緊抓著望遠鏡和相機,生怕錯過一絲一毫的機會。突然,船左側海面沸騰起來,這是布氏鯨在釋放氣泡驅逐魚群!隨即,身後傳來巨物擊破海水的聲音,我們趕緊轉身,只見一座黑色“小山”升出水面,然後裂成了“Y”形,這是布氏鯨在張嘴捕食魚群!十多秒後,布氏鯨緩緩合攏嘴巴,再次潛入大海。我們在甲板上興奮地歡呼:“找到布氏鯨了!”
布氏鯨的發現,讓潿洲島成為全國唯一可以穩定觀察到大型鯨類的旅遊目的地。5年間,世界各地鯨豚愛好者紛至遝來。在北海市政府積極引導下,觀鯨産業日漸規範。
觀鯨也為島上的旅遊業帶來了新面貌。以往,每年春節後到4月是潿洲島的旅遊淡季。而布氏鯨在潿洲島海域主要停留時間是12月底到4月初,這讓過去的淡季成了重要的旅遊節點。
觀鯨不是把船開到鯨的身邊就行了,而是有一整套科學規範的規則。不規範的觀鯨旅遊,有可能造成鯨類受傷,或影響它們的捕食和繁育,因此需要對船隻數量、行船方式、與鯨類距離、遊客行為準則等作出詳細規定。
數十年的世界觀鯨史告訴我們,開展觀鯨,促進海洋生態與瀕危生物保護是一條可行之路。我和團隊成員在開展布氏鯨調查與研究的同時,也一直致力於推廣海洋教育,推動可持續的友好型“趕海”,推進科學、規範的觀鯨旅遊。我相信,隨著我國近海海洋生態環境越來越好,觀鯨旅遊目的地也會越來越多。
從城市到深山我把觀鳥做成職業
講述人:雲南盈江觀鳥協會理事長曾祥樂
【一線講述】
我畢業後去了北京,在朋友的邀請下偶然接觸了觀鳥活動,從此就迷上了。每逢週末,我便拿起望遠鏡和相機,開始探索城市裏的飛羽之美。2014年底,我決定來雲南,來中國鳥類最豐富的地方體驗一番。在原始森林中,壯觀的“鳥浪”讓我大呼過癮,有了一種“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的奇妙感應。我開始思考,能否留在雲南,尋找人生的全新可能呢?
當時,我從西雙版納沿著邊境線一路來到盈江縣,當地正準備舉辦觀鳥節,我就報名成了一名志願者。在盈江觀鳥的日子裏,我發現了大灰啄木鳥、棕腹林鴝、栗鸮等珍稀鳥類,並把這些影像發佈在社交媒體上。之後就有人來問:這些鳥在哪兒,能不能帶我去看看?我想,憑藉我對鳥類的熱情和尋找物種的天賦,領人觀鳥,和鳥獸蟲木打交道,這不正是與自然相伴的理想職業嗎?於是,我決定留下來。
我或許是盈江第一位帶領遊客尋找物種的職業嚮導。當我帶領自然愛好者們走進村寨,和當地村民聊起觀鳥時,他們都一臉疑惑,“觀鳥?鳥有什麼好觀的?”
令人欣慰的是,隨著越來越多觀鳥愛好者走進盈江,當地政府開始意識到,鳥類也是一張獨特的名片。後來幾年,盈江政府投入了不少力量,開始發展觀鳥旅遊。以石梯村為代表,不少村民開始建設鳥類觀測點,吸引了很多珍稀鳥類現身。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和當地鳥友成立了盈江觀鳥協會。我們為當地村寨提供從鳥類識別到旅遊服務等多方面的指導,幫助不少村民轉型成了“鳥導”,增加了收入。當生態旅遊能夠帶來不菲收益時,保護生態也就成了村民們自發的選擇。2018年,有位外地男子在村寨附近捕鳥,被當地村民當場擒獲交給派出所。過去的“打鳥人”,今天儼然成了“護鳥人”。
紮根西南的這些年,我拍攝了大量生物影像。2021年,我的作品《風雪飛舞》獲得了中國野生生物影像大賽鳥類組冠軍。畫面中,不畏嚴寒的大紫胸鸚鵡們在世界屋脊翩然起舞,令人心生敬佩。我相信,自然影像可以讓公眾更加直觀地了解這些美麗生靈,激發全社會共同的保護意識。
在曠野中與自然生靈不期而遇
講述人:自然攝影師于海童
【一線講述】
“雪豹,是雪豹啊!”今年四月的青海昂賽鄉,當我和兩位隊友順著嚮導指引,把鏡頭對準遙遠山脊上的小點時,大家都難掩激動之情驚呼起來。
過去十幾年,我一直在一線城市求學工作,這讓我親近自然的渴望無比強烈。在清華大學讀書時,我與同學利用課餘時光自駕遠離城市,在沒有光污染的野外欣賞星空,拍攝的作品屢獲國際星空攝影大獎。出門旅行時,我也會特意拍攝當地有代表性的生物。
在諸多攝影門類中,動物攝影是變數最多、最不可預料的題材之一。我曾千里迢迢前往高原蹲守雪豹數日卻一無所獲,也有過在城市公園偶然發現深圳鳥類新紀錄的驚喜。拍攝對象的難以預測,讓我對每次旅途都充滿期待。即使是觀察過很多次的常見動物,也經常能發現新的有趣行為,更何況有太多自己不熟悉的動物、植物、菌類,存在無數美妙邂逅的可能性。我曾在廣西潿洲島的春季等候布氏鯨露出水面,在盛夏的熱帶雨林看蝶舞翩躚,在呼倫貝爾的秋雪中尋找烏林鸮,在深圳灣的冬天等待水鳥歸來……行程清單裏總有數不完的“種草”目的地,等待著去解鎖。
近年來,我國對生態旅行重視度大幅提升,我們的拍攝更加便利了。幾年前,我還經常苦惱各式“旅遊小鎮”晚上的燈光遮蔽了純凈的夜空。就在今年4月,我得知一個可喜的消息,深圳“西涌國際暗夜社區”正式授牌。在每晚十點後,該區域內的非必要照明都將關閉,居民和遊客能欣賞到更燦爛的夜空。
如今,許多旅行項目都融入了生態相關內容,這些旅行項目常常依賴熟悉環境的本地居民完成,這不僅增加了當地收入,也讓遊客與本地居民共同建立起生態保護意識。
我的第一次生態旅遊是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進行夜間物種觀察,由當地村寨受過培訓的傣族嚮導帶領。在夜色中,嚮導像變魔術一樣從樹葉裏找出擬態極好的竹節蟲,各式神奇物種層出不窮,把我們驚得合不攏嘴。行程的最後,我們看到了夏夜裏千萬隻螢火蟲的光點舞蹈。在這次經歷前,我也曾全家在雲南跟團遊,對西雙版納的印象停留在潮濕高溫的氣候與人流熙攘的夜市。這次夜觀刷新了我對西雙版納的印象。
生態旅行讓我感受到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和諧放鬆。即使是尋雪豹不遇,也是值得回憶的美妙經歷:我們跟著當地牧民徒步在三江源山間,高原上的野花正在盛放,鮮艷的高海拔雀類在灌木叢中啼鳴……就如《雪豹》作者彼得·麥特森被問及他在某次穿越喜馬拉雅的旅途中是否見到了雪豹,他的回答是:“沒有,但不也很棒嗎?”
(項目團隊:本報記者周夢爽、王美瑩、王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