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樹市聚焦“三個度”推進文化旅遊業高品質發展

發佈時間:2023-06-02 15:30:00丨來源:丨作者:丨責任編輯:

青海省玉樹市緊扣“玉樹三江源地區中心城市”的發展定位,圍繞全市文旅發展薄弱環節,大力開展玉樹州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首選區三年行動,取得初步成效。據統計,2023年1-5月,全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8.04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223.14萬元,同比增長46%。 

優化頂層設計 推進文旅工作有高度

一是突出規劃引領作用。以構建“一核三廊三板塊”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為引領,搶抓“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首選區”建設,召開玉樹市2023年文化旅遊發展大會,對標州上文旅業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和相關配套文件,結合市情實際和發展現狀,印發《玉樹市2023年文化旅遊業高品質發展重點工作任務分解表》,將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的總體佈局和重點任務細化成4大項、36項具體措施,涉及部門20余家,動員全市上下凝聚共識,提振信心,搶抓機遇,推動文化旅遊業高品質發展。同時高規格建立市委書記、市長任主任的市文化旅遊發展委員會,及時協調解決文化旅遊高品質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二是強化文化監管執法。強化安全生産責任制,與網吧、KTV、景區等經營單位簽訂安全生産責任書,明確企業安全生産主體責任。開展安全生産大排查、平安建設行動,加強校園周邊環境專項整治,檢查KTV、網吧、校園周邊文化用品店、商店、印刷店等場所90家次,出動執法人員180人次,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三是挖掘民族文化內核。樹立博物館小鎮建設理念,有效整合政府、寺廟、民間博物館文物資源,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復活、傳承等工作,以各類博物館為主導,探索打造古墓葬、古壁畫、古岩畫、古建築研學旅遊線路。結合高原精神文化展示區建設,串聯地震遺址紀念館、災後重建展覽館、禪古村黨性教育基地、當代山觀景臺等資源,發展研學旅遊、紅色旅遊。以玉樹“傳統賽馬節”為龍頭,深度挖掘和培育地方特色品牌節慶活動,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強化實踐創新 推進文旅工作有質度

通過靜態展示、動態視頻,線上線下結合,市內市外互動,從傳統媒體到對接新媒體資源,充分挖掘、提煉和展示玉樹市文化旅遊資源,提高玉樹市文旅資源的知名度。一是聚焦宣傳激發新活力。統籌運用推介、宣傳、活動等手段,拓展客源市場,帶動文旅消費。辦好“2023年玉樹市文化旅遊推介會”“結古十景精品一日遊”等一系列活動,彰顯城市魅力,提升文化內核。特別是將五一作為“加長版黃金周”,舉辦“結古十景”體驗遊系列活動,僅玉樹微視發佈的《“結古十景”精品一日遊專線發車儀式》一文閱讀量就達到20.3萬,人氣火爆。二是聚焦項目培植新動能。發揮重大項目“壓艙石”作用,投資2.9億,實施36個重點文旅項目,截止目前,項目完成率達39%,其中玉樹市南環路道路整治工程、玉樹市區兩河沿線綠化景觀提升項目,玉樹市區國省道沿線綠化景觀提升項目,玉樹市扎西科街道西同社區巷道整治工程、玉樹市新寨嘉那嘛呢風情小鎮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三是聚焦鄉村盤活新資源。繼續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充分挖掘各村鎮自然稟賦、民俗文化、特色農産品等旅遊資源,完成了相古村旅遊景區景點分佈圖、總導覽圖、指示牌等更新設計,初步編寫了相古村旅遊講解詞。並同青海省旅行社協會完成2鄉1鎮鄉村旅遊環線設計和首推線路工作,與格爾木市文旅局推出玉格環線,完成A級旅遊景區講解詞,正在申報國家文化産業和旅遊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區。四是聚焦企業實現新作為。積極向文旅單位聯點企業宣講政府有關紓困政策,認真聽取企業訴求,掌握企業運作狀況,主動梳理和協調解決企業提出的困難問題7件,協調相關部門幫助企業實現惠企政策應享盡享,切實幫助文旅企業紓困解難復工復産。

深化公共文化服務 推進文旅工作有新度

一是舉辦主題活動。玉樹市始終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為方向,扛起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文化擔當,努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成為“精神富有”的最靚底色。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舉辦“藏曆新年”“我們的節日文化進萬家”“全民閱讀”“文化旅遊高品質發展”等系列活動。同時,利用“三區”人才、文藝輕騎兵等,大力扶持發展壯大文藝隊伍,推動“送文化”向“種文化”轉變,“三下鄉”向“常下鄉”轉變。二是打響非遺文化知名度。聚焦非遺創新性傳承、多樣化融入,以“唐蕃重鎮·魅力結古”為核心口號,聯合北京密雲開展非遺推介會,選送非遺演出節目12個,選派6名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展示玉樹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7項,展出非遺産品800余件,累計參觀人數近3萬人,發揮微信、微視頻、抖音等新媒體傳播作用,積極探索製作和錄播文旅宣傳作品,加大玉樹非遺文化宣傳報道力度,打響玉樹非遺知名度。三是加強非遺保護和傳承。健全非遺保護傳承體系,編制申報第五批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40名;完善玉樹(藏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四級名錄建檔立案;編制完成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名錄;投資420萬元對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習所進行提升改造。同時,深入鄉村、中小學校開展非遺進鄉村、進校園等活動共計89場次,推進非遺文化在基層傳播、普及和傳承發展,實現優秀文化成果與廣大農牧民群眾共用,進一步增強廣大群眾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來源:玉樹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