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長達43年的科研長跑。長跑過程中,有人放棄,有人改行,留下來的抱著把“冷板凳”坐穿的堅韌,培育出了中國自主的肉牛品種。
8月9日,第二屆畜禽種業科技創新峰會發佈消息稱:去年12月經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主導培育的“華西牛”獲得了國家畜禽新品種證書,成為我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專門化肉牛新品種。
這是我國種業翻身仗的又一個重大成果。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劉現武説,該品種的育成,打破了當前我國肉牛核心種源依賴進口的局面,提升了我國肉牛種業的國際競爭力,更標誌著我國主導品種自主供種難、只能依賴國外的時代一去不返。
俗話説“十年磨一劍”,許多科學家大都是用30年幹好一件事。而為了選育“華西牛”,我國科學家則整整花費了43年,令人驚嘆。
破解“役用”到“肉用”的難題
牛位於六畜之首,是農耕時代最重要的農耕動力。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如今,耕牛已經退出了農業生産第一線,但牛的肉用價值越來越得到重視。居民的牛肉消費量和肉牛業發展水準成為一個國家經濟和農業生産的重要標誌,因此,如何把牛從過去的“役用”轉變為“肉用”,推動我國養牛業由傳統養殖向現代肉牛産業的跨越,是擺在科學家面前的一道世界級難題。
劉現武説,近年來,我國肉牛生産總體保持增長態勢,生産水準逐步提升。但也要看到,牛肉産量還不能完全滿足消費快速增長需要。原因主要是我國肉牛業起步晚,品種生産性能與國際先進水準有較大差距,養殖機械化程度和生産效率等方面也有待提升。
20世紀80年代,我國的肉牛生産水準低、肉牛良種覆蓋面小、主導肉牛品種種源嚴重依賴進口,這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小餐桌,更影響著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所長、牛遺傳育種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李俊雅説,雖然我國牛品種資源豐富,存欄量大,但産肉性能偏低,遠遠未能發揮出我國肉牛的品種和數量優勢。
他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其主要原因:一是我國肉牛産業形成較晚,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才開始萌芽;二是我國本土黃牛長期的役用性能選擇,導致國內牛品種肉用性能長期受到忽略,産肉性能偏低;三是新中國成立後的自主培育品種多為乳用或乳肉兼用類型,雖然推動了我國牛肉産量提升,但其生産效率與大型的專門化肉牛品種仍有較大差距;四是目前已培育的幾個專門化肉牛品種,還不足以解決整個産業的供種問題。
面對這些問題,2002年-2003年,從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後學成回國的李俊雅研究員,帶領其課題組成員針對我國東北、雲南、湖北、山西和新疆等養牛大省進行了調查。他們經過調研、研究、試驗,將“三高兩廣”——高屠宰率、高凈肉率、高生長速度、適應性廣、分佈廣,作為肉牛新品種的育種目標,許下了“破壟斷局面,興民族品牌,豐百姓餐桌”的願望。
育種核心技術從“跟跑”到“並跑”
在錫林郭勒盟東北邊境烏珠穆沁大草原,有一個名為烏拉蓋的地區,位於烏拉蓋河、斯爾吉河、乃林河流域,那裏水草豐美,適於養牛,是內蒙古自治區烏珠穆沁馬、牛、羊的主要産區之一,歷史上有扎格斯太牛、滿都寶力格牛等地方牛種。
李俊雅團隊綜合考慮到母牛存欄頭數、改良記錄情況及工作配合積極性等多方因素,最終確定內蒙古烏拉蓋地區為“肉用西門塔爾牛”(2018年更名為“華西牛”)新品種培育基地。
他告訴記者,“華西牛”培育工作起始於1978年,其培育過程經歷了雜交探索階段(1978-1993年)、種質創新階段(1994-2003年)和選育提高(2004年-至今)三個階段。經過43年的雜交改良和持續選育,才最終形成了當前體型外貌一致、生産性能突出、遺傳性能穩定的專門化肉用牛新品種——“華西牛”。
烏拉蓋地區的新品種培育基地,記錄了他們在“華西牛”選育提高階段工作的點點滴滴。
2004年,李俊雅團隊開始在那裏組建“華西牛”育種核心群,在群內選擇公牛開展橫交固定,採用核心群、育種群和擴繁群三級繁育體系,將常規育種和基因組選擇技術相結合,利用開放式育種核心群模式開展選育。
隨著育種工作的深入,育種群規模不斷擴大,先後有湖北荊門、內蒙古通遼、內蒙古赤峰、河南鄭州、雲南昆明、吉林長春、新疆等地區、場站加入“華西牛”育種體系,實施統一登記制度,開展全國範圍的聯合育種。
在“華西牛”的培育之路上,李俊雅團隊遇上的第一個難題是,由於肉牛世代間隔長、繁殖效率低,且生産模式複雜、育種數據收集難度大,導致肉牛育種遺傳進展緩慢。
為此,團隊建立了我國第一個“華西牛”基因組選擇參考群,率先將基因組選擇技術應用到肉牛育種工作實踐中,大幅提升了育種效率,最終實現了肉牛育種核心技術的“跟跑”到“並跑”。
從2007年參考群組建至今,該團隊測定了生長髮育、育肥、屠宰、胴體、肉質、繁殖等共6類87個重要經濟性狀,目前參考群體規模已達3920頭,創建了肉牛全基因組選擇分子育種技術體系,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引領了我國肉牛育種方向。
育種初步成功後,李俊雅的團隊又迎來了新的推廣難題,即“華西牛”的育種群規模較小,嚴重制約了育種效率和育種進展。
怎麼樣才能在短期內迅速擴大育種群體規模?團隊經過集思廣益,最終創新性地把解決方案定為聯合育種。
從2003年起,團隊與烏拉蓋地區合作意願強、群體穩定、育種基礎好的15戶養殖戶建立了合作。2018年,他們又在烏拉蓋管理區成立了有22戶成員的博昊良種肉牛繁育專業合作社,負責“華西牛”基礎母牛群和核心牛群的管理,到2022年,全國“華西牛”核心場戶達41家,聯合育種企業總數達60余家,形成了“華西牛”聯合育種模式。
如今,“華西牛”既適應我國牧區、農區及北方農牧交錯帶,也適應南方草山草坡地區。李俊雅介紹,成年公牛體重達900公斤,成年母牛550公斤以上,屠宰率62.39%,凈肉率53.95%,平均育肥期日增重達1.36公斤,主要生産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育種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肉牛育種是一個極其漫長且艱苦的過程,僅在選育提高階段“華西牛”就經歷了4個世代的選擇,而每個世代需要3-5年時間,在這一期間又要不斷進行測定和選育,才將最優秀的生産性能固定下來。
從40年前選定了研究方向,到20年前走出實驗室,常駐草原深處的烏拉蓋基地,這個團隊對自己的選擇從來不悔。面對荊棘,這個團隊也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向前攻堅。
在烏拉蓋基地的20年間,李俊雅及其團隊是烏拉蓋牧民的朋友,是老師,也是學生。
“最開始的時候,他們是來向我們學的。”一位60多歲的老牧民一想起20年前研究團隊初來的情形,依舊曆歷在目,“學怎麼選牛,怎麼養牛,後來,又教我們怎麼選牛,怎麼養牛。”
研究團隊在了解了烏拉蓋的環境後,就從當地牧戶生産問題實際出發,從表型測定和係譜記錄等基礎工作入手,應用分子育種等先進的育種手段,專攻肉牛生長速度慢、繁殖效率低、表型數據收集難度大、持續週期長等一系列育種薄弱環節,最終育成“三高兩廣”的專門化肉牛新品種。
在烏拉蓋,李俊雅團隊不僅培育出了優質的“華西牛”,更鍛鍊出了一支吃苦耐勞,能打勝仗,敢打硬仗的專門化育種人才隊伍,他們秉承老一輩育種人攻堅克難、篤定不悔的科學精神,如今也依舊堅守在烏拉蓋,依舊把“華西牛”培育工作作為畢生所向。
“‘華西牛’是大家畜育種的一個重大代表性成果。”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二級巡視員謝焱説,在種群性能上,具有生長速度快、適應性強的優勢;在核心技術上,實現了全基因組選擇技術的突破;在組織機制上,成立了育種聯合會並以實體形式運作,有機整合了育種企業、科研機構等優勢單位力量。
李俊雅給出一組數據:“華西牛”品種驗收通過後,預計到2025年,“華西牛”每年可提供進站採精公牛400頭左右,我國肉牛自主供種率提升到70%。到2027年,每年提供優秀種公牛將達到500頭以上,自主供種率將達到80%,實現核心種源自主可控。
他同時提到,新品種的審定通過,僅僅是種源自立自強艱巨任務的第一步。下一步,“華西牛”育種聯合體將持續開展選育工作,對標世界主流品種,對“華西牛”進行持續選育提升,完善技術體系及相關標準;開展國際聯合遺傳評估;完善後續育種機制與市場對接;建設“華西牛”種公牛站和國家級核心育種場,打造國際一流水準的肉牛育種技術平臺。
李俊雅推算,“華西牛”再經過5到10年選育提升,其生長速度、産肉性能和屠宰性能等主要肉用指標將媲美美國、澳洲等發達國家優秀肉用西門塔爾牛群體。“華西牛”優秀個體凍精可以對外出口,直接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育種這條路,道阻且長,但他們選擇繼續走下去。李俊雅説,“育種工作,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