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文化自信 凝聚民族之魂 南寶力皋吐遺址博物館讓文物“活”起來

發佈時間:2022-08-25 17:05:42丨來源:通遼日報丨作者:趙彥臻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口徑15.6釐米、腹徑39.2釐米、底徑12.4釐米、高23.5釐米的‘人’形陶壺以360度全息投影展示了典型的女性孕育形象。”記者在內蒙古通遼市南寶力皋吐遺址博物館“打卡”時看到,博物館展廳內除了展示文物外,還利用數字網路多媒體技術,以3D動畫的形式展示了史前人類的生活方式。

“人”形陶壺是南寶力皋吐遺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也是國家一級文物。如果文物會説話,那麼“人”形陶壺一定是最會講故事的那一個。

文物是5000多年中華文明的親歷者、見證者、倖存者,每一件文物都經歷了風霜雨雪而倍顯珍貴。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處文化遺産就包含著中華文化傳承的密碼,一座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一件文物承載的就是一段厚重的歷史。

通遼市地處祖國北疆,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璀璨的紅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發祥地,也是蒙古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在東經121°19’,北緯44°24’,海拔高度220米的通遼市扎魯特旗魯北鎮東南約40公里,有“北國古代先民的安魂之所”之稱的南寶力皋吐遺址正位於此。

南寶力皋吐遺址傳遞出多少史前文化的資訊?

南寶力皋吐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距今約4500~5000年,其發現與挖掘是迄今為止我國東北地區發現的位置最北,獲取材料最為豐富的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型墓葬群。這裡地處松遼分水嶺,北依大興安嶺,南望科爾沁沙地和西遼河平原,東與松嫩平原相通,西及西南與西拉木倫河流域相連,是大興安嶺南麓草原與科爾沁沙地的交會地帶。

南寶力皋吐遺址于2006年始由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通遼市博物館、扎魯特旗文管所聯合進行了考古發掘,至2008年末發掘工作基本結束。此次發掘不但搶救出大量的史前原始墓葬材料,還獲取了一大批非常罕見的珍貴文物,清理墓葬395座,房址18座,出土各類文物1500余件。因此,于2006年——2008年獲得“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提名,2007年榮獲“中國科學院考古學論壇”六大考古新發現。另外,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論壇——2007年中國考古新發現”上做南寶力皋吐遺址發掘成果學術報告時主辦方給予的標題是“古代北方先民的安魂之所”,2009年又獲國家文物局舉辦的“2007年——2008年度中國田野考古三等獎”。

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嚴文明認為,南寶力皋吐遺址所體現的多元文化現象可能與扎魯特旗特殊的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有關。“扎魯特在蒙古語中意為‘驛站’,該地區在史前就可能是交通要道,南寶力皋吐遺存的考古發現恰恰表現了這一狀況。”嚴文明説,根據目前出土的材料來看,南寶力皋吐遺存年代清楚,延伸比較遠,是幾種文化的融合。南寶力皋吐遺存除了與東北的史前遺址有密切聯繫,而且南與山東,西與新疆、甘肅,北與俄羅斯等地存在文化交融現象。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深宮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

6月1日召開的通遼市委常委會會議指出,要依託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加強通遼歷史和西遼河文化研究,堅持用中華文化浸潤民族團結,教育引導廣大幹部群眾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南寶力皋吐遺址的發現對深入探尋通遼地區史前文化交流的真實情況提供了依據,其歷史意義十分深遠。

南寶力皋吐博物館的成立就是在對南寶力皋吐遺址妥善保護的前提下,打造扎魯特旗歷史文化、歷史人文景觀、科普教育、扎魯特旗草原自然風光等於一體的多元素遺址博物館。該博物館于2015年開工建設,2016年建設完成,2017年做館內陳列安裝,總佔地為300畝,博物館建設面積為3800平方米,其以還原史前文明、展示新石器時期文化、宣傳優秀文明成果為宗旨。

隨著“博物館熱”的不斷升溫,考古成果和歷史研究成果的創新傳播吸引著人們重新認識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南寶力皋吐遺址博物館于2017年9月15日舉行開館儀式,截至2018年7月份,共接待機關團體8000余人次。機關團體接待90余次,重要接待20余次。

進入博物館的序廳部分,為了讓人們對史前文化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博物館製作了一個以“文明曙光”為主題的短片。

南寶力皋吐遺存所顯示的農業與採集兩相結合的生産方式,促進了當時的社會發展,而先天的地理環境優勢,又使這裡成為當時的文化交匯中心。遺存中帶有許多周邊考古學文化特點,似乎是在講述幾千年前發生在這裡的關於文明交匯的故事。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文物保護中心主任吉平認為,考古發掘可以延伸歷史軸線、增強歷史信度、豐富歷史內涵、活化歷史場景,揭示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

“凝聚民族之魂,增強國人的骨氣和底氣。”這是文物“活”起來的根本之義。利用現代虛擬技術讓文物“活”起來,讓文物“開口説話”,讓參觀者更直接的接收到文物的相關資訊,激活文物的內在價值,不但讓文物影像動了起來,更實現了文物與參觀者之間的“交流”,從歷史與今天的對話中,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堅定中國人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

(文:趙彥臻,攝影:劉洋、格日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