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沙源如何變為綠屏障?鄭福田建議加強“賀狼缺口”生態廊道建設

發佈時間:2022-03-05 20:12:04丨來源:中國網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全國政協委員鄭福田建議做好綠色産業文章,把風沙災害源頭變為綠色生態屏障,保障國家的生態安全。

中國網3月5日訊(記者 王金梅) 內蒙古是北方生態安全屏障,關係華北、西北、東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在祖國北疆這道“萬里綠色長城”上,有一條長約180公里的自然地理缺口,俗稱“賀狼缺口”。這道“缺口”關聯著一條南北寬約400公里、東西長約800公里的大風通道——“西風輸沙通道”,嚴重影響祖國北疆生態安全。 

3月4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在北京開幕(攝影:新華社記者 鞠鵬)

來自內蒙古,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民進內蒙古區委會主委鄭福田向大會提交了一篇“關於支援‘賀狼缺口’生態廊道建設的提案”,建議做好綠色産業文章,把風沙災害源頭變為綠色生態屏障,保障國家的生態安全。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民進內蒙古區委會主委鄭福田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

大興安嶺、陰山山脈和賀蘭山逶迤相連,在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從東到西構築起了一條天然生態屏障,既是我國400毫米等降水線,也是半濕潤區與半乾旱區、季風區與非季風區、林地與草地的天然分界線。在這條地理生態屏障的賀蘭山北部與陰山山脈尾部的狼山之間,存在一個長約180公里自然地理缺口,俗稱“賀狼缺口”。

該地區氣候乾旱少雨多風,年平均降水量102.9毫米,蒸發量2258.8毫米。由於季風氣流沿新疆、河西走廊東侵,經中央戈壁等低地“狹管效應”加速,沿線沒有高山阻隔,自然形成了一條西起天山走廊東部、東至“賀狼缺口”,南北寬約400公里、東西長約800公里的大風通道,被稱為“西風輸沙通道”。

受風前區域風力減速效應影響,形成了巴丹吉林、騰格裏、烏蘭布和、庫布齊四大沙漠和毛烏素沙地,總面積達15.77萬平方公里,佔內蒙古自治區國土面積的13.3%,且沙漠化呈逐年向東蔓延趨勢,對阿拉善高原以東、以南的河套平原等商品糧基地以及華北平原、京津冀等廣大地區構成了不同程度的風沙危害,嚴重影響祖國北疆生態安全。 

烏蘭布和沙漠

位於“賀狼缺口”的烏蘭布和沙漠,地處西風輸沙通道的核心位置,又是黃河內蒙古段的重要流經區域。一直以來,烏蘭布和沙漠與黃河沙水相連,在風力作用下,以每年8~10米的速度東進南移,沙漠邊緣由黃河西岸的阿拉善盟擴展到東岸的烏海市,每年約有1億噸黃沙侵入黃河,已經成為黃河內蒙古段沙害的源頭,嚴重威脅黃河內蒙古段河道和水利樞紐安全。

築牢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是我們必須肩負起、履行好的重大政治責任。加快實施“賀狼缺口”生態廊道建設和保護工程,對於治理沙漠、保護黃河,構建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內蒙古阿拉善盟群眾在烏蘭布和沙漠種植梭梭

為此,鄭福田委員建議:

首先,國家將“賀狼缺口”地區的生態安全廊道建設列入《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北方防沙帶》專項規劃,啟動實施以推動構建黃河上游沿線生態廊道的建設和保護工程,統籌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連片修復、長期堅持,實現風沙災害源頭變為綠色生態屏障,保障國家的生態安全。

其次,國家以“賀狼缺口”生態安全廊道建設重點工程為抓手,加大項目支援、資金投入,依託林業、草原、水保生態工程,繼續擴大沙漠鎖邊成果,確保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建立生態保護建設多元投入機制,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生態保護建設,鼓勵支援綠色公益組織和農牧民參與植樹造林,做好綠色産業文章,為當地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星空下的光伏電站(攝影:孟和朝魯)

第三,國家加大對“賀狼缺口”地區産業發展政策支援、科技創新支撐力度。一是大力支援因地制宜發展沙生林草産業、特色産品精深加工業、沙漠旅遊業、清潔能源産業和創新服務業等不同的産業類型;二是依靠科技進步推動沙漠産業轉型升級,聚焦以水定産、生態環保、防沙治沙、植被恢復等方面培育和延長産業鏈,大力推進光伏發電與荒漠治理相結合的“光伏治沙”等新技術示範應用,打造科技創新驅動發展試驗區;三是加快沙漠、戈壁地帶大規模新能源開發規劃佈局,充分利用“賀狼缺口”地區土地廣闊、風光熱資源豐富的獨特優勢,建設“億千瓦級”新能源基地,開展電解制氫和氫能儲運,打造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國家級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示範區,實現“賀狼缺口”地區生態安全、産業興旺、人民群眾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