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甘薯”帶來的“互利模式”

發佈時間:2020-11-11 09:04:59丨來源:內蒙古日報丨作者:郭洪申 侯顯峰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在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互利村,種植甘薯讓全村1000多口人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在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互利村,種植甘薯讓全村1000多口人走上了脫貧致富路。從最初的果腹之糧到今天的薯業興旺,互利村探索出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互利模式”,以“一個甘薯”拔掉了“窮根子” 。

今年秋季,互利村民王洪岩通過為村辦企業銷售甘薯,一個月賺了8000多元錢,這讓他頗感自豪。今年49歲的王洪岩曾是村裏的貧困戶,早在2018年9月,互利村23戶貧困戶集體宣佈脫貧時,王洪岩就是其中之一。他的脫貧與甘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2016年9月,靠15畝地和做小生意過活的王洪岩因妻子腦出血,一下陷入人生低谷,成了因病致貧的貧困戶。一年多的住院治療加後續的康復,他家花費近20萬元,儘管合作醫療給報銷了10萬元,但家底還是被掏空了。2017年因為要照顧住院的妻子,王洪岩沒時間打理地裏的莊稼,到了秋天幾乎沒有收入。

這一年,村裏在甘薯種植合作社的基礎上成立了內蒙古沃合農産品加工有限公司,引導村民以土地入股,實行公司經營。當年11月,王洪岩加入公司,以自家15畝土地入股,並且被公司聘為長期工,負責公司甘薯基地從種到收直至加工的管理工作,月工資約4000元。2018年,王洪岩以土地租金、年底分紅、務工收入3項,年進賬4萬多元,讓這個困苦的家庭一下子脫了貧。

“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算富。”這個想法,互利村黨支部書記、公司法人代表付永久時刻銘記於心。這個面龐黝黑也不算魁梧的山區漢子,用一種近乎執拗的勁頭,硬是帶著這個小山村闖出了一條致富路。

“種地瓜能致富?”“老輩子以來,沒聽説種地瓜能發家!”最初大面積種植甘薯和建廠時,很多人心存疑慮和不解。

2012年,付永久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後,經外出考察,9月份自己投資7萬多元建設甘薯加工廠,10月投産做手工粉條,當年銷售收入10萬元,扣除投入成本,純利潤近3萬元,這更加堅定了付永久發展甘薯産業的信心。

“我就想幹給群眾看!”付永久説。此後,付永久于2013年組織5位村民成立合作社,做示範引導。2015年,有26戶加入合作社,村民開始在合作社帶動下大面積種植甘薯。2017年,全村有貧困戶23戶,全部入股合作社;當年,就有2200畝土地入股合作社。村裏甘薯産業發展得到國家扶貧項目支援,村裏在合作社基礎上成立了公司,業務規模和經營範圍再次擴大,越來越多的村民像王洪岩一樣,將土地入股公司,當起了“甩手掌櫃”。

村民將土地入股的同時,還到公司打工掙工資。55歲的貧困戶李茂文把13畝地入了股,農忙時,他會到公司打工,參與插秧、除草、澆水等田間管理工作,一年務工收入也有1萬多元。此外,他憑藉漏粉這一技術專長,成為公司的粉匠。10月下旬,李茂文最為忙碌的季節開始了,公司從加工澱粉到粉條入庫,至少需要兩個月時間,這期間靠漏粉能收入7000多元。“一年下來,收入2萬多元不成問題。”李茂文笑言。

“2017年我投入20畝地和10萬元入股,每年收入加起來9萬多元。”村民李景良既是村裏的報賬員,也是公司大股東之一。他介紹,村裏的甘薯産業通過土地入股、公司經營的發展模式已經走上正軌,農民和企業的利益聯結機制已經建立,農民的收入構成基本是“租金+分紅+務工”三部分。村集體每年按佔股的8%核算,納入村集體經濟賬戶,年收入在20余萬元,這部分收入主要用於村民醫療補助和教育補助。

“今年,公司有5100畝土地入股,收入預計能達350萬元左右。”付永久介紹,“過去種甘薯是為了填飽肚子,現在成為興村富民的産業了。”

付永久説:“我們堅持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原則,推動土地集約化、種植專業化、産銷一體化,最終實現産業共融、發展共用、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