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消防大隊大隊長芒來夫從警十年來,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嘉獎3次,被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評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被內蒙古自治區團委評為“北疆草原亮麗消防兵”、被內蒙古自治區消防總隊評為全區“十大優秀基層指揮員”,兩次獲評總隊“優秀共産黨員”。
芒來夫被選為十四冬火炬手(資料圖片)
激情燃燒的警營歲月
芒來夫是典型的蒙古漢子,出生在巴林草原,長在蒙古包裏。他6歲就開始撿牛糞燒火,12歲就學會了騎馬。艱苦的環境和簡單的生活,讓他更早學會了自立、自強,也培養了他堅韌、樸實的品格。
大學畢業後,芒來夫毅然選擇走進警營,回到草原。
初到扎賚特旗消防中隊任指導員,新兵陳宏體能技能樣樣不及格,動不動就哭鼻子,辦法用盡了,依然沒進步。芒來夫看在眼裏、記在心上,他認真分析陳宏的體能到底差在哪兒。
芒來夫發現,陳宏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弱,並且耐力也不足。芒來夫為陳宏私人定制了一套“體能提高練習法”。每天,芒來夫在訓練場上拉著陳宏堅持跑三千米,並鼓勵他“今天非常好,其實你還能再快點”。因為經常拉著陳宏跑,芒來夫用力不慎,腰間盤突出症更嚴重了,腰上痛的跟針扎一樣。但他沒有放棄,就這麼拉著陳宏跑了半年,再加上手把手地教,他的體能技能成績竟然奇跡般全部合格了。
芒來夫用他的韌勁、狠勁,感染著身邊的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嚴管就是厚愛”的真理,他帶的兵沒有一個是“慫蛋”,戰友們開玩笑叫他消防“巴圖魯(蒙古語,勇士)”。久而久之,他的這個“名頭”就傳開了。
群眾的守護神
2013年8月2日,興安盟扎賚特旗連續的暴雨引發山洪。五家戶鄉解放村附近的一條河流暴漲,兩名六旬老人因為放牧被困在河對岸,無法回家。
面對湍急的水流,冒著被河水沖走的危險,芒來夫和戰友們一次又一次地嘗試營救。湍急的河水,幾次把衝鋒舟衝到下游幾十米處。芒來夫的手,雖然戴著手套,還是被繩子磨得血肉模糊。他們始終沒有氣餒,經過3個多小時的緊急救援,兩位老人成功脫險。
事後很多戰友問芒來夫,你這麼“犯傻”值得嗎?芒來夫卻撓撓頭笑著説,他是草原的孩子,不知道什麼是犯傻,只知道這是自己應該做的事兒。
從警十年,芒來夫始終沒有離開過火場和救援現場,沒有離開過草原上的群眾。他參與撲救的火災不下幾百起,參與的救援達上千次,切實擔負起了各族群眾生命財産守護神的責任,被群眾親切地稱為馬背上的“逆行者”。
幫危扶困不計得失
一場風雪,見證了消防官兵的錚錚誓言。2010年12月23日晚,科右中旗一名待産孕婦在前往醫院的途中,汽車被暴風雪困住動彈不得。
時任副中隊長的芒來夫,帶領中隊官兵在趕赴救援現場途中,發現了被困風雪中3個小時的包寶石一家。
他們頂著9級大風,用血肉之軀硬是把車扛出了雪坑,將包水花及時送到了醫院。為了永遠記住消防官兵的救命之恩,包水花給孩子起名叫“包格日勒圖(光明)”,小名“包消防”。
從此,這個牧民家庭,就與消防官兵們結下了不解的情緣。
芒來夫在得知包水花患有多種疾病、老父親也患病多年、小“包消防”上學面臨困難這一消息後,主動與她們一家結成了幫扶對子。芒來夫為包水花家爭取扶持政策,購買種羊,邀請專家教授養殖方法。他還用自己的軍貼資助“包消防”上學,幫助輔導學習,定期為孩子送去衣物和學習用品。
幾年下來,包水花一家不僅還清了債務,還有了積蓄。
社會消防的“輕騎兵”
農牧區火災多發易發,一直是消防工作的一個難點。芒來夫經過摸索,結合科右中旗是少數民族聚居旗的特點,他發動旗老年民族藝術團組織成立全區第一支“好來寶”義務消防宣傳隊。他帶領隊員們手持四胡,走社區、入廠礦、進農牧民家,將消防安全知識等內容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彈奏唱出來。很多農牧民群眾跟著宣傳隊一起唱、一起跳,將消防知識傳播到草原各處。
有了宣傳隊,還得有工作隊、滅火隊、巡邏隊,這是破解農牧區消防工作難題的關鍵一招。芒來夫組織當地糧食收儲加工企業職工和農牧民建立了“草原消防聯防隊”,後又聯合當地馬業公司建立了“馬背消防隊”,組織群眾成立了“紅袖標巡邏隊”,徹底結束了科右中旗農牧區“遇到火災端盆滅”的歷史。
這些隊伍成立四年來,先後參與火災撲救和搶險救援200余起,參與消防宣傳300余次,組織防火巡邏1000余次。“電話一響,全民消防”的社會化消防工作格局,在科右中旗建立起來,極大地改善了當地消防工作面貌。
芒來夫紮根草原,牢記囑託,履職盡責,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奮不顧身地出現在最危急的關頭,戰鬥在最危險的地方;在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受到威脅的時候,他爭分奪秒搶救生命,用犧牲和奉獻書寫了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消防為人民”的錚錚誓言。
(作者:楊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