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古發佈《蒙醫藥智慧財産權保護現狀分析》報告,啟動蒙醫藥專利池計劃,將進一步加強蒙醫藥智慧財産權保護和執行力度,引起業內和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蒙醫藥是蒙古民族的重要文化遺産,是蒙古族人民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它吸收藏醫、中醫以及印度醫學的理論精華,形成了一整套獨特、完整的理論體系。長期的臨床實踐表明,蒙醫藥對於很多疑難雜症具有獨特療效。
然而,在公眾的印象中,蒙醫藥可謂是“墻裏開花墻外香”,正骨、拔罐、火針、放血、震腦術、酸馬奶療法……一批獨特而神奇的療法聲名遠揚,但卻缺少諸如“金訶”“奇正”這樣叫得響、立得住的品牌。正如報告分析顯示,蒙醫藥産業自身智慧財産權保護狀況不容樂觀,專利保護意識不強、缺乏品牌戰略思想、專利申請量低位徘徊、只會使用而不懂保護等普遍存在的問題,已經嚴重制約了蒙醫藥的技術創新和産業發展。在此背景下,實施蒙醫藥專利池計劃,擎起智慧財産權保護之盾,統一進行蒙醫藥智慧財産權保護和專利運營勢在必行。
蒙醫藥專利池的建成,可以加快我區蒙醫藥相關專利的許可、轉讓,促進蒙醫藥技術産業化、市場化。同時,通過加大蒙醫藥品牌的建設與培育力度,可以進一步激發蒙醫藥企業發展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從而將蒙醫藥專利變得更有“價”有“質”,讓技術轉移轉化交易變得更有序。
近年來,我區將蒙醫藥作為戰略性新興産業之一大力推進,不斷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蒙醫藥産業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然而繁榮景象的背後,卻暗藏著蒙醫藥企業智慧財産權競爭力不足、只賣産品不樹品牌等問題。從縱向看,內蒙古蒙藥産業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期,年銷售額正在不斷遞增。但橫向比較看,蒙醫藥與其他民族醫藥産業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據統計,內蒙古蒙藥的年産值為10億元,而青海藏藥的年産值約為其3倍,貴州苗藥的年産值至少是其15倍,雲南省僅一家雲南白藥廠的年産值就達300多億元,是其30倍還多。
究其原因,在於蒙醫藥産業的發展明顯存在著散、小、弱的劣勢。生産企業規模小、研發能力不足,宣傳力度和行銷意識不強、市場的開拓創新能力不夠,産值相對較低,未形成有影響力的品牌和産業集群。不僅如此,有專家指出,一些長期制約蒙醫藥産業發展的瓶頸也亟待突破。比如,蒙藥産品標準建設緩慢,無論是蒙藥材還是蒙成藥的標準,都存在滯後甚至缺失問題。配套支援還需加強,相關數據支援、藥學基礎研究、職業人才培養、文化市場推廣都是蒙醫藥産業的薄弱環節,還有很大上升空間。
千年蒙醫,草原瑰寶。從馬背醫生的“一根針、一把草”發展到“簡、便、靈、廉”的特色醫療,蒙醫藥之花歷經風雨,如今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專利池計劃已經啟動,但就此激活蒙醫藥産業的“一池春水”,後續還需大量紮實工作跟進。
發揚光大民族醫藥,市場化、産業化是必由之路,而民族醫藥走向市場、形成規模,離不開政策扶持、資金支援和生産企業的自身努力。相關部門應以專利池平臺建設為抓手,進一步整合“醫校研企”高端資源,孵育和培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蒙醫藥産業集群;企業要加強自主創新,獲取更多的自主智慧財産權,打造過硬品牌,以增強在技術標準和市場競爭中的話語權。惟有如此,蒙醫藥産業才能做大做強,走上高品質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