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原上工作我很幸福”:劉鐘齡和他的草原生態學

發佈時間:2018-08-20 14:57:41丨來源:內蒙古日報丨作者:施佳麗丨責任編輯:阿藝思

在正藍旗桑根達來蘇木,一片長勢喜人的苜蓿田顯得格外醒目,劉鐘齡老人正不知疲倦地穿梭在這片綠意蔥蘢中。“還記得我第一次見到草原,好震撼呀。這麼完整的一片草原不就是我們發展生態科學的最好陣地嗎?我感覺我在草原上工作很幸福!” 劉鐘齡笑著表示,自己也分不清是草原選擇了他,還是他選擇了草原,就這樣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一輩子也不願意離開這裡了。

驅車從錫林浩特出發南行約150公里,就進入了渾善達克沙地腹地。在正藍旗桑根達來蘇木,一片長勢喜人的苜蓿田顯得格外醒目,劉鐘齡老人正不知疲倦地穿梭在這片綠意蔥蘢中。

“這是黃花苜蓿,上個月開花的時候漂亮著呢,現在正在結籽。”他面帶著笑容、聲音宏亮,已説起草原就滔滔不絕。“我們去年從蒙古國引進黃花苜蓿試種成功了!黃花苜蓿的耐寒性比紫花苜蓿強,在這裡它可以越冬,而且能連續8年不用再種,每年收割3~4次,是很好的飼草料。”

劉鐘齡是著名的草原生態學家,長期從事蒙古高原及其周邊地區植被生態學、植物區係地理及植被歷史的考察研究,今年已經88歲。他是河北省南皮縣人,1958年隨我國生態學開創者李繼侗支邊來到剛剛建成的內蒙古大學,在草原生態學領域從事教學、研究和生態學專業建設工作。

上世紀80年代,草原生態問題開始顯現。劉鐘齡以他敏銳的學者風範,帶領一些年輕教師和研究生在錫林郭勒草原上開始了草原生態學的動態研究,特別是對草原退化和可恢復問題進行了大量艱苦細緻的科研普查工作,力圖摸清草原退化恢復的機理,明確提出了“建立北方草原生態安全體系是可持續發展根本大計”的思考。

60多年來,劉鐘齡一直堅持在做草原生態學的耕耘者,獲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並獲得自治區重大科研成果獎,獲得獎金100萬元。按規定,獎金的60%用於科研,40%用於生活,他卻把自己的全部獎金都拿出去用於本次黃花苜蓿的項目研究。他説,我年紀大了,平時也沒什麼愛好,就想一門心思把這個項目做起來,要建立全國第一個黃花苜蓿“種子田”。

“他總説,研究草原不能脫離一線。如今已經是耄耋之年,還是如此親力親為,這種精神我很佩服!”內蒙古防沙治沙協會會長潘秀峰感慨地説,“記得有一次到錫盟,沒買上火車票,老人不顧長途跋涉的苦累,不顧自己年高體弱的艱辛,坐著兒子駕駛的跨鬥摩托車,行程幾百公里到達錫林浩特,第二天天不亮又坐著摩托車趕路到幾百公里外的另一個點……”

劉鐘齡回憶起這些事情只是淡淡一笑:“早年在草原上工作,沒有旅店,只能去小學教室把課桌拼起來當床舖,或者去牧民家借宿;沒有水,需要自己馱上水,也沒有電,晚上都是點煤油燈的。這些都是常事,現在條件可好多了。”

如今,劉鐘齡仍保持著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耕耘之心。從1981年至今,他堅持每年9次對草原進行動態監測,並學會了用電腦梳理數據和整理資料。同時,創辦了《乾旱區資源與環境》雜誌,先後主持編著和參編了《內蒙古植被》、《內蒙古自然保護綱要》,《內蒙古植物志》、《內蒙古通史》等學術著作2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130余篇。

“還記得我第一次見到草原,好震撼呀。這麼完整的一片草原不就是我們發展生態科學的最好陣地嗎?我感覺我在草原上工作很幸福!” 劉鐘齡笑著表示,自己也分不清是草原選擇了他,還是他選擇了草原,就這樣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一輩子也不願意離開這裡了。